<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在对比中美教育的一篇文章里写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以至于我们的历史系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观点不就是孔子的“君子不器”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因斯坦也说过:“<b>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能成君子固然好,成不了君子能成器也不错。中国不是有句骂人的狠话么:不成器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能把学生培养成君子或塑造成器都是非常好的,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怕的是不出君子也不成器,</span>最可怕的是制造饭桶——这是犯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所大学都在培养君子,也在让学生成器,同时也在制造饭桶,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好大学培养出的君子多,成的器多,制造的饭桶少。反之亦然。这是大学和大学的重要区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一名成人高校教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成器,让别人成器、成君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君子不器,但谁敢说孔子不成器?大器是为不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总统是器,饭桶也是一种器——我就是这种器;饭桶也分大小老少,我是大饭桶、老饭桶。不过,我<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怪母校和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想说一句:有些总统也是饭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4.7</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