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岁月留痕》首发式的前前后后

陌上花开

<h3> 二0二一年正月十五一过,我又忙碌了起来,奔波了起来。</h3> <h3>  庚子严冬,我的双侧疝气手术复查时间到了,牙也隐隐约约地疼痛起来,双脚大拇指骨关节炎似乎又再发作,且有一天天加重的趋势。疫情急,春节至,动弹不得,默默忍受。</h3> <h3>  2月27日,大理州医院和大附院的预约挂号系统仍然关闭着。情急之下,只能试用电话预约。巧得好,约得3月3日上午大理州医院赵文化主任处看牙,下午大附院刘仁贵主任室复查。</h3> <h3> 3月1日,怀着沉重的心情,只身乖客车抵下关。心里老是想,如果双脚大拇指骨关节炎急性发作,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如果疝气手术复查结果不妙,要二次手术,怎么办?心事重重,前景茫茫,好不凄凉!……</h3> <h3>  幸运得很,自己最担心出现的情况都没有出现。3月3日上午,不到一小时,牙齿都被赵主任给诊治好了;下午,经大附院刘主任复查,说是没大碍,生活中多注意点儿就行。 谢天谢地,心情顿时轻松了起来。</h3> <h3> 3月4日,文清孙儿上哈尔滨念书,从兰坪抵下关,进门便对我说:“阿爷,你的书巜岁月留痕》今天到家了,一共30件。”久久盼望的巜岁月留痕》到家了,悬在心中的石头落地了,太阳出来了,喜上加喜,归心似箭!</h3> <h3>  3月6日,送别了孙子,微了下关回兰坪的夜车票,6:30启程,10:30至兰坪,行时4小时。一进家门,迫不急待清点长女查收的《岁月留痕》,果然30件,一大推。不甚欢喜!</h3> <h3> 3月8日,我微县文联蜂石铨主席:“侄儿,巜岁月留痕》已经到玉屏南家里了,为了首发式,我也回到兰坪了,我想,百忙之中,你最好来阿叔家里一趟(我是闲人,时间由你定),好吗?”</h3> <h3>  “好的,有空我过来,阿叔。”石铨回我。</h3> <h3> 一直忙碌着,奔波着,疲惫不堪,胡子拉碴的,衣服也脏的不行。心想,巜岁月留痕》首发式在即,先理发修面一下才好。3月9日下午,我习惯地到了为我理出合意发型的怒江路张孙香发屋,对她说:“侄女,我的头发,从六库留到下关,又从下关留到兰坪,留到你这儿了,就喜欢你给我理的发型。”坐上发椅, 围上围巾,一切就绪,正要下手,忽见石铨主席微言:“叔,您现在方便到文联一下吗?商定一下首发式事宜。”</h3> <h3>  “好,我马上过来!”,先微回了石铨,又把微信翻给孙香看,解释道:“蜂主席任着移民搬迁永安社区第一书记,忙得很,不能让他久等。我先去文联商定好了事再过来,好吗?”</h3> <h3>  “好的好的,阿大爹,您先去,商量好了事情,您再回来,我等您。”</h3> <h3>  我心急火燎上文联,见秀珍,如此这般对秀珍说了一遍,并把主席微约递与秀珍看。看过微信,秀珍打通了主席电话,对我说:“蜂主席马上到了,请您稍坐。”手一指,让我沙发落座。</h3> <p class="ql-block"> 对秀珍的印象,原于其诗文。其诗文,用口语化语言,表达出非常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动人心魄,印象深刻,感觉是位内敛内秀的才人。待我落坐,秀珍打开了关于文学的话题,说:“我喜欢朴实无华而又情真意切的文字,不喜欢那种为了证明自己多么能诗能文而刻意雕凿,卖弄文采,而又不着边际的诗文。”我说:“是了呀,我也不喜欢那些文字来,文字去,没内容,没思想感情,而又故弄玄虚,云里雾里,风里雨里,令人费解的东西,就喜欢像四水写的《一碗洗脚水的重量》,你写的巜中元节,将思念化成火焰》这样的诗 。这样的诗 ,用语通俗 ,包含深情,震撼人心,起到了启迪心智、培养精神、铸造灵魂,以文化人的文学功能 。”正谈的投机,石铨携原作协主席瑞梧来了。 步入主席办公室,握过手,对石铨说:“自从那年文学培训您从六库带我回兰坪至今,一别好几年了,难得一见啊!”主席说:“是了呀,各忙各的,都很忙,难得一见!”待我坐好,石铨主席开门见山,把举办首发式的方案和盘告诉了我,问我怎么样?我感觉这方案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全盘接受了。瑞梧站一旁,边说边写,把赠送《岁月留痕》的相关单位和学校的名称及册数写下来,呈石铨定夺。石铨说:“和主席来的真好,想的周到,就这么定了。”石铨走向秀珍,拟了首发式横标,交与秀珍,如此这般作了交待。转过身来,对我说:“阿叔,我实话实说,您要理理发,修修面,到那天,衣服要穿得好一点,其它您就不用操心。”两位主席还对我首发式上的发言时间和内容作了具体的指点和要求。要言不烦,简洁明了。</p> <p class="ql-block">  文联出来,下了电梯,石铨、瑞梧和秀珍分头去落实首发式地点、布标制作等事宜。临别对我来说:“到周四,仪式时间、地点都可以确定了,您不用操心,到时我们会提前告知您的。”我谢过,理发去了。</p> <p class="ql-block">  石硂、秀珍一直马不停蹄地全力以赴于首发式的筹备工作,石铨还不时告知我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一再告诫我,放宽心,不用急。 严冬过尽春来早,和风细雨扑面来,暖流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  本来,首发式只想把送书文友邀请过来,签名送书,仪式仪式一下完事。想不到 ,石硂居然把仪式地点摆到了县人大和贵群主任的会议室举行!在兰坪,举办首发式是第一次,把拙作巜岁月留痕》的首发式,摆到人大主任会议室里举办,更是破天荒、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儿。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首发式的地点真的确定在了人大主任会议室。人大主任和贵群,本身就是一位学者、作家,对文学有着别样的情愫。但是,真没想到会把我一个文弱书生的书搬到自己的会议室里举办首发式!心里想,兰坪文化氛围这么浓厚,文学人才济济,这,都与贵群主任、原县文联主席和四水、作协主席和瑞梧一众人长期经营谋划分不开。兰坪有幸,兰坪文学事业有幸,兰坪人民有幸!</p> <h3>  3月14日清晨,石铨和张鸿义警官来我家拉运赠送的《岁月留痕》,对我说:“阿叔,会场布置已就绪,请你提前下去看看,看看哪些地方还没到位。”又说:“您上了岁数,最好请您家里小辈有人陪护着您好一点,茶水后勤哪里跟不上,也可以照应照应。”石铨啊,石铨!非亲非故的侄儿!知冷知暖的侄儿!贴心贴肝的侄儿!让我温馨,让我感动!我啊,泰山压顶不弯腰,热心热肠焐过来,就哭!……</h3> <p class="ql-block"> 几天来,石铨和秀珍全身心投入首发式策备工作,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我点滴在心。我想,在兰坪,费了这么大劲,举办这么一次史无前例的文事活动,太有意义了,可不能白白浪费了大家的付出,应该把首发式的社会效益,发挥到极至才好,于是微石铨:</p> <p class="ql-block"> “ 小蜂:浓厚的文化氛围,有益的文事活动,会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读写的习惯。儿时的记忆是深刻的,刻骨铭心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潜移默化的。因此,最好把孙子带过来参加首发式,好吗?”</p> <p class="ql-block">  隔了一会,又微石铨:“我5岁时见穿长衫的朱先生在我家堂屋板上壁画阴阳八卦图的情景,71年过去了,至今还历历在目,影响我一生!”紧接着,又打了临近几个侄男儿女的电话,让他们把孙子孙女们带来参加首发式,见识见识文朋诗友们的风彩。提醒他们,如果小孩子不懂事扰乱会场,就到大楼下边院坝里悄悄地守着,待合影留念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参加合影。还特别提醒他们:“这是兰坪县撮影家协会秘书长张金翥用专业相机拍摄的,留存千古的!”我自己还准备了春节用剩的崭新跟号的压岁钱,准备给孙子孙女们每人发一张,增加点儿喜气。</p> <h3> 午饭过后,由三八女儿、剑奇甥儿引领,我们提前到达了人大主任会议室。让我意外的是,会场布置得这么新奇、典雅、大气,令人赏心悦目!不一会,应邀参加典礼的相关领导、文友和亲属,先先后后地到来,大家互致问候,有的握手,有的拥抱,温馨而亲切。</h3> <p class="ql-block">  蜂石铨主席主持首发式。35年前的学生、现任兰坪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春华和我,被安在了主桌,一左一右。坐上主桌,如梦如幻,似真似假。然而,我真的坐上了主桌,开了兰坪文学史之先河,确定无疑!</p> <p class="ql-block">  人齐了,仪式开始。首先请县委宣传部李春华副部长讲话。</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文友交流、祝贺、献歌。听力障碍,听不太清楚,只能礼貌地点头致谢。仪式到献花,我的情绪失控了!3月14日是情人节,花篮紧缺,供不应求,很贵很贵。我知道,晚辈文友们,都是出自内心,自发自费买花篮送我的。她们怀抱花篮,一字儿排开,红的热烈,黄的高贵,白的纯洁,黑的庄重,蓝的淡雅,有序地跟着送过来。有的说:“老师,我拥抱您一下!”,有的说:“阿叔,我拥抱您一下!”还有的说:“阿爷,我拥抱您一下!”什么叫百感交集?岁月悠悠,往事历历,此时,只有在此时,一切如烟的过往,又浮现在了脑海!此刻,只有在此刻,一切难言的痛楚,又涌上了心头。激动的泪水啊,直往心里流,心里流!……</p> <h3>  接下来是签名赠书,最后是拍照留念,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有形的仪式结束了,无形的仪式还在进行中。</h3> <h3>  四水出差昆明,心心念念系兰坪 ,密切关注着《岁月留痕》首发式,在其公众号巜独处文学》上连发两帖:祝贺:巜岁月留痕》出版发行;</h3> <h3>  李晓莲散文:《在路上-<岁月留痕>读后感》;</h3> <h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副教授、兰坪县挂职副县长宋彪,身在北京,心心念念系兰坪,密切关注着《岁月留痕》的出版发行 ,并与本人和部分兰坪文友不时地进行了互动、点评和寄望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鼓舞人心,令人感动。择录如下: </h3> <p class="ql-block">  宋彪@蜂石硂:谢谢蜂主席邀请,我年前已经回到北京,近期不在县里。张树林老师的自传体散文集,我已经网购了两本。祝贺张老师通过个人笔触描写大时代中的小社会,记录兰坪社会发展中个体的生命感悟。代我向张老师问好,感谢他为兰坪文学界留下历史记忆的篇章。并祝文联各位朋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建设兰坪美丽新时代奋进中,书写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好作品。 </p> <p class="ql-block"> 阿树@宋彪 谢谢宋副县长认可!感恩宋博士精彩的点评与厚望!谢谢你! </p><p class="ql-block"> 宋彪@阿树 记录大时代中的小世界,发掘个体中人性的美好,是文学应有的底色。生活酸甜苦辣咸,留下温暖美好的文字,是一种对生命过往的负责任的整理。文字的力量,就应当是向上的,光明的,清澈透亮的。祝贺张老师!</p> <p class="ql-block"> 晓莲@宋彪: 谢谢宋老师的认可并转发,今天您的缺席是大家的遗憾。 </p><p class="ql-block"> 宋彪@晓莲:以文会友是文学固有的品格,见字如见人,读书读世界。祝张老师新书出版座谈会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晓莲@阿树: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也许,爷爷的气质来自于他的丰富和内敛,来自于他的温情和善良,来自于他的沉淀和睿智。和他愉快的交往中,会使人瞬间明白什么是可敬的?什么是可爱的?” </p><p class="ql-block"> 阿树@晓莲:谢谢阿孙知我、懂我、走进我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阿树@宋彪: 这是我大女儿张海梅在巜岁月留痕》首发式上录成的视频。想不到,35年前的学生、当年那个腼腆而文静的小女孩,李春华,如今炼就成了一位优秀的党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听其讲话,底气足,有气势,有力度,一板一眼,掷地有声;讲话内容,有高度,有深度,入情入理,令人折服。35年一别,如今有缘坐一起,一左一右,令我大吃一惊,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宋彪@阿树: 祝贺张老师!教师最大的回报,就是培养出对社会有价值的学生,因此,老师要善待学生,对学生负责,在边疆民族地区,这一点尤为重要。 </p><p class="ql-block"> 阿树@宋彪: 是的,爱是教育的灵魂。老师要善待学生,要对学生负责。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一山一水要爱,一草一木也要爱;爱生活,爱自己的事业;爱学生——好学生要爱,差一点的学生更要爱。铸就师魂,爱是精髓。李翼鸿部长是春华稍后一点的学生,可惜她不在家。</p> <p class="ql-block">  宋彪@阿树: 李部长在东莞挂职。兰坪近年来师风师德建设还有不少差距,期望张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做好传帮带工作。另外怒江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如何通过教育在精神上脱贫,教师也要承担起必要的历史责任。 </p><p class="ql-block"> 兰坪江边乡镇一些教学点,三年级学生不知道首都在哪里,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兰坪县城,这些城乡差距,对兰坪未来教育是一大挑战。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县域内部的结构不均衡问题。 阿树@宋彪: 是啊!我一生只为教育一事来,心心念念只想教育一件事,每每开口便启迪心智、培养精神、铸造灵魂的话儿。说多了,有人理解是诲人不倦,有人认为是好为人师,自个都觉得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识时务、越来越不知所措了!</p> <p class="ql-block">  宋彪@阿树: 您们这一代发扬了怒江支边人的意志品格,奠定了兰坪教育的扎实基础。我也特别钟情于文集中的历史叙事部分,想了解兰坪发展的真实过程。现在年轻老师要向您们这一代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创造条件发展山区教育。现在山区教育硬件是一流的,也有一批长期坚守大山奉献一辈子的教师,但是整个教育环境正在迎接信息化现代化的挑战,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教育短板很难真正补齐。</p> <p class="ql-block"> 阿树@宋彪: 宋老师真知灼见,边疆教育内地办,党和国家对边疆特别的关照,不惜血本投入边疆教育,硬件设施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如何继承与发展,如何既享受现代信息的便利,又要了解过往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使之发扬光大,是整个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我认为,不论时代怎么变迁,社会怎么发展,人之所以为人,人的人文情怀是不能丢的,我们不能只塑造冷冰冰的利益“计算机”!</p> <p class="ql-block">  宋彪@阿树: 教育是责任,也是情怀和信仰。教育现状的改变,更多还得靠山区教师的奋发努力,因为他们更了解问题症结和改革出路,同时也是改革的实践者。张桂梅老师就是山区教育的典范,难能可贵的是她一如既往的斗争精神,不认输,不服输。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现在更加需要这种精神。</p> <h3>  《岁月留痕》有形的首发仪式结束了,无形的仪式还在进行中。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