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潭柘寺

莨菪

<p class="ql-block">  20210403清明前日,我们与万&amp;孙、刘&陈好友六人共游潭柘寺。</p><p class="ql-block"> 对于潭柘寺的记忆,久远至1965年之前,还是母亲在那附近疗养,我随父亲前往探望时的模糊印象。深隧的石头路上,飘落很多扇子样的黄叶,那时初识银杏叶。父母二人在甬道上走着,留下我与病友玩耍,我眼睛直勾勾的望着他们远远的背景,生怕他们把我丢在这个看不到第五个人的地方。潭柘寺那清冷、沉寂、黄叶、背影是我尘封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至于对潭柘寺的了解,更多的知识来源于度娘和本次看到的碑牌。借用现代科技我写下这次游记,只为抵抗因年龄日益减退的记忆力。</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说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山门,参天娑罗树下祈福的人穿梭如织,心愿牌子被抚摸得湛亮湛亮的。每个经过此地的人都为这古树的生命力而感叹,斑驳的伤痕和扭曲的身体无不展示出“不屈”二字。人虽非草木,但磨难与抗争、生命与精神同在。</p> <p class="ql-block">  这千年古银杏树,据说植于辽代,乾隆皇帝命之为“帝王树",数人合抱方可围之。说它参天不为过,即使趴在地上也无法将它完整收入像机。</p> <p class="ql-block">  这口大铜锅与众不同,貌似漏斗状,不知是哪位智者制作的。据说古代众僧用它熬粥,米中砂粒沉于底部,由于它的底部尖小,可以节省更多的粮食。</p> <p class="ql-block">  毗卢阁是潭柘寺中最高大的二层楼阁。第一层的匾额"圆灵宗境"是乾坤帝钦题,二层匾额"毗卢阁"为康熙皇帝亲题,这里供奉五方大佛。中央毗卢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南方宝生佛(表示福德)、东方阿阇佛(表示觉性)、西方弥陀佛(表示智慧)和北方成就佛(表示事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毗庐阁前二乔盛开,二乔玉兰由紫玉兰(辛夷)和白色木兰杂交而来,以三国时期美女大乔和小乔命名合称二乔,紫中带白,花朵硕大。这两棵二乔玉兰植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树龄,却依然枝繁花盛娇艳无比。</span></p> <p class="ql-block">  探春花形似迎春又似丁香,是木犀科素馨属植物。它的香味清新,没有丁香那么浓郁。它的枝条妖娆,像是美女伸展出柔软的手臂,如同穿着绿底白色碎花衣裳在春风中起舞。</p> <p class="ql-block">  看到龙王殿前的石鱼被围栏保护,这条提示语极为滑稽"禁止摸鱼",此摸鱼非彼摸鱼,总之不许摸鱼!不过故事还是要讲的:龙王殿前廊上挂着的鱼,长有五尺多,重约三百多斤。看似铜,实为石,黝黑发亮。据说这鱼乃是南海龙宫敖钦镇海之宝,敖钦司管风雨。有一年,玉帝生日,龙王敖钦把这石鱼送给玉帝贺寿。又一年,凡间大旱,田中禾谷半枯焦。百姓们纷纷来到潭柘寺的龙王殿求雨。老方丈率众僧侣高搭法台,诵经作法,七七四十九天,祈雨消灾。信众们的虔诚,感动了玉帝,决意将石鱼转送给潭柘寺。一天深夜,天上布满了乌云,霎那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恰恰落在了龙王殿前。方丈一看,是一条大石鱼。轻轻一敲,声音如磬,十分悦耳,而且是发五音,调韵律似天籁之声。</p> <p class="ql-block">龙王殿外确有龙潭,这也是潭柘寺名潭的出处。不过今天潭边的龙王身披龙袍,身后的山边却有猴子上窜下跳,我觉得这画面画风有点错乱!</p> <p class="ql-block">  流杯亭是我最喜欢的去处,宁静优雅。这座流杯亭名叫“猗玕亭”,“猗 ”指带水的美妙玉石,而这也正是流杯亭的美妙之处。流杯亭建筑在原无逸殿的遗址上,为方形四角攒尖顶的木结构建筑,上覆绿色琉璃瓦。亭高2丈,长、宽各丈余,油漆彩绘,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刻有一条弯曲盘旋的石槽,宽、深各10厘米,其所构成的图案十分奇特,从南向北看像龙头,而从北向南看却又像虎头。水从亭外东侧的一个汉白玉雕的龙头口中流出,沿引水石槽从东侧入亭,几经旋之后,从西侧流出。乾隆皇帝在游寺期间,经常与王公大臣们围坐在亭边,将一只带有双耳的竹制酒杯盛上酒,放在流水的入口处,让酒杯随水漂流,如果酒杯在谁的面前倾倒或者停住,就要对谁罚酒一杯或赋诗一首。乾隆皇帝曾特意为流杯亭题诗一首,名为《猗玕亭》,“扫径猗猗有绿筠,频伽鸟语说经频。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契人。”</p> <p class="ql-block">  楞严坛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是潭柘寺的佛事法坛。</p><p class="ql-block">当年,当楞严坛竣工时却发现它的圆形鎏金坛顶向西歪斜,当时工匠们都慌了神。正当大伙儿想不出办法发愁时,山下走来了一位白胡子老头。老头身穿粗布裤卦,肩扛一条扁担,扁担一头绕着一条大麻绳,腰上别着一把大板斧,精神抖擞。他走向前问:“怎么了,工程完了还不高兴?”一个小伙说:“大爷,我们没脸说,你看看这个坛顶歪不歪?”老人朝坛顶看了看,说:“是向西歪了点好办,正过来就是了。”有工匠说:“你说的轻巧。”老人说:“这有何难,上去两人,把我的绳子拴在坛顶上,咱们把绳绕在东山腰上,大伙一拉就行了。”大伙虽不太相信,可以没有别的办法。 “那就试试吧。”两个小伙子拉着绳子上了坛顶,牢牢地拴好,说也怪,那绳子由寺院一直拉到好远的东山上,大伙把绳子贴山腰绕好,一起拉,可是拉了半天也没有动。老人发话了:“今天不拉了,咱们人少力气小,明天我多叫些人再拉吧。”说着,他拿起绳子看了又看,量了又量,最后把绳子拴在了半山腰上一棵最大的柘树上。老人要走,有人就问他贵姓,在哪住? 老人说:“我姓鲁,住寺南边的河滩。”当晚下了大雨,早上雨停了,工匠们来到工地,抬头一看,坛顶已经端端正正、一点不歪了。大伙高兴极了,都猜到一定是那位老人家干的。可是工匠们一直也没有等到老人再来,就到寺南边的河滩去找,向村里人打听。村里人说:“我们村没有姓鲁的,也没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后来村里一位长者说:“你们说的这位白胡子老头是鲁班爷吧。”</p><p class="ql-block">当年的楞严坛因年久失修已于1971年拆除了。现在的楞严坛是2013年新建的。楞严坛是重檐亭式圆顶八面木结构建筑,四面宽米,圆形檐下悬挂“楞严坛”竖匾,四个门的正门上悬挂清乾隆御笔“寂照真如”横匾,另三个门的门上悬挂果亲王所题的“慈云普覆”、“金姿宝像”和显谨亲王 所题的“月镜常圆”横匾。(以上故事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的劫难深深刻画在这块石碑上,修复的龟头与身体明显分为两色,碑体上下两截,粘合二者的材料如同人体手术后生长的瘢痕突出而明显。我不免联想到自己身上,生命在抵抗疾病和意外过程中也会伤痕累累,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现实,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p> <p class="ql-block"> 佛门里也有一处充满“铜臭”的地方,还不时传来喝采声。我也凑凑热闹试试手气,10元换10个铝制投钱,找了一面较大的铜锣,往中心铜铃砸去。哦哦哦!真不错!嗖的一下,一枚钱飞进铜锣眼中,瞬间喝采响起!又投了几枚,终于在手中弹尽之前砸中空心圆里的铃铛,随着清脆的铃声,众人欢呼,我也像个小孩子一样狂叫起来!</p> <p class="ql-block">  走出潭柘寺,随友驱车山顶。这个小村虽说有些建设中的零乱,但能看出村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我们坐在百年核桃树下,品尝着它的果实。这核桃个头不大,皮中厚但很容易砸开,果仁黄白入口甘甜丝毫不涩。王爷爷当年为什么在房前种下这棵树?如今儿孙们只有猜想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  一位绰号“牛哥”的画家陪着我们喝茶。走了大半天,吃饱了农家宴在此处望远品茗真是轻松自在。牛哥的作品以国画山水为主,正巧孙女一一要视频,她边看画边联想到自己有限的唐诗,这令我惊喜。我们还欣赏了牛哥从尼日利亚带回的蝶翅画。那是多少蝴蝶翅膀啊?美丽在纸上永生!</p> <p class="ql-block">  就用这张照片结束这次游记吧!我故意弯曲这右腿做了一个行为标记。半年多前,301医院诊断我右侧股骨头坏死,建议手术进行髋关节置换。后又咨询了协和医院曾经为我做过腰椎间盘手术的主任医师,他建议我先消炎待积液吸收后减轻体重进行观察。我采纳了协和的建议,如今大多数人看不出我是个半残,我想尽量坚持下去,试看这条病腿能陪伴我走多远。</p><p class="ql-block"> 感谢一起游览潭柘寺的朋友陪伴,感谢一路帮我背着包的老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