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之旅之二鸳鸯溪和千乘桥

曹雪芹

<p class="ql-block">  作者 曹文才 ,摄影 曹文才 ,编辑 曹文才</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八闽之旅”第二天。也是这次旅游的重头戏。今天我游览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总面积78.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鸳鸯之乡”之美誉。它是国A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鸳鸯和猕猴自然保护区。今天天气非常好,空气特别清新,景区内游客还是不少。从进口进入不久就到达了凌云栈道,这是一条修在悬崖上的栈道,很陡很惊险,好在是下坡,走路不算太累,一直往下走,经过鹰嘴岩和虎口岩等景点一直下到谷底,听到了哗哗流水,这就是传说中的鸳鸯溪,溪中有很多巨石,有意寻找看有没有传说中的鸳鸯可惜一只也没有找到。沿着溪流边的栈道继续向前,这一段路比较平坦,走路比较轻松,沿途的好景色开始显露出来了,经过小壶口瀑布等景点,谷底除了哗哗的流水外,非常幽静,沿着溪流走,时不时山上会出现一些小瀑布,一直走到仙桥和忘忧亭后开始折返向上爬。其实过仙桥可以走到对面的高山顶上,那里有亭子之类的建筑,但此路已经不让走了。折返的路都是向上爬坡,比下坡更加吃力一些,但路总体比较好走,时不时有一些平路,来到一个叫花果山的地方,地势比较平坦,这里可能是野生猕猴的喂食点,但我们没有看到猴子。过了花果山,道路开始陡峭,景色也开始变好。有一处小桥和瀑布非常美,在往上走就是著名的景点百丈漈和水帘洞了,一条象李白所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的下面就是水帘洞。爬到百丈漈,已经是气喘吁吁,满身冒汗。好在景区在百丈漈开发了一个高120米的直梯,只要买票就可以升到山顶,这样节省了很多体力。出电梯后还有八分钟的路程出景区大门。这里有一个小湖,养着鲤鱼,在这里看到了第一只鸳鸯和一群猕猴。</p><p class="ql-block"> 整个游览下来需要3-4小时,我们用了整整3小时,由于上下坡比较多,还是感觉有点累。但累的值得。旅游本来就出来吃苦受罪的。想不累不苦只能泡在家里了。 累不累?一个字“累”。二个字?“太累”。三个字?“累极了”。今天我游览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是中国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鸳鸯之乡”之美誉。它是国A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鸳鸯和猕猴自然保护区。今天天气非常好,空气特别清新,景区内游客还是不少。从进口进入不久就到达了凌云栈道,这是一条修在悬崖上的栈道,很陡很惊险,好在是下坡,走路不算太累,一直往下走,经过鹰嘴岩和虎口岩等景点一直下到谷底,听到了哗哗流水,这就是传说中的鸳鸯溪,溪中有很多巨石,有意寻找看有没有传说中的鸳鸯可惜一只也没有找到。沿着溪流边的栈道继续向前,这一段路比较平坦,走路比较轻松,沿途的好景色开始显露出来了,经过小壶口瀑布等景点,谷底除了哗哗的流水外,非常幽静,沿着溪流走,时不时山上会出现一些小瀑布,一直走到仙桥和忘忧亭后开始折返向上爬。其实过仙桥可以走到对面的高山顶上,那里有亭子之类的建筑,但此路已经不让走了。折返的路都是向上爬坡,比下坡更加吃力一些,但路总体比较好走,时不时有一些平路,来到一个叫花果山的地方,地势比较平坦,这里可能是野生猕猴的喂食点,今天运气真好我们看到了一群猴子。驴友赶忙把准备好的食品喂猴子。同行的老戴手拿一只桔子没给猴子,猴子不买仗了跳到老戴身,边上工作人员忙提醒他:速地桔子抛给猴子。老戴忙桔子扔给猴子才得解危。过了花果山,道路开始陡峭,景色也开始变好。有一处小桥和瀑布非常美,在往上走就是著名的景点百丈漈和水帘洞了,瀑布的下面就是水帘洞。爬到百丈漈,已经是气喘吁吁,满身冒汗。好在景区在百丈漈开发了一个高120米的直梯,只要买票就可以升到山顶,这样节省了很多体力。出电梯后还有八分钟的路程出景区大门。这里有一个小湖,养着鲤鱼。</p><p class="ql-block"> 整个游览下来需要2-3小时,我们用了整整3个多小时,由于上下坡比较多,还是感觉有点累。但累的值得。旅游本来就只能泡在家里了。 </p><p class="ql-block"> 棠口乡千乘桥位于棠口村水尾。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南北走向,全长62.7米,宽4.9米,桥面距水面高度9.7米。东有石阶40级,西有15级。一墩二孔,墩呈船形,为花岗岩石砌筑,墩尖端雕刻为鸡头形状。每孔跨度27.5米。桥屋有24间99柱,悬山飞檐翘角顶,桥中设神龛,祀五显灵官大帝。两边有条板椅,供行人憩息。两旁尚存档风板,以御风雨侵袭。建桥主绳宁邑张成德、张成来,副绳宁邑何开发、何奶兴;石匠宁邑张成送。距桥十米处有清乾隆四年(1739)的石坊一座及八角亭、林公庙、祥峰寺和两口龙井,附近还树有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这里也是红色旅游之地。新四军六团长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建藉开国上将--“叶飞”。</p><p class="ql-block"> 全木结构没有一只钉子的千乘桥,位于屏南县棠口镇棠口村,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南北走向全长62.7米,宽4.9米桥面距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墩呈船形,为花岗岩石砌筑。千乘桥若长虹卧波,雄伟秀丽,桥志铭中“架木凌空,上拟虹横百尺;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之句是该桥的最好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