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怀想

三三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雨,让人不免伤怀,既然出于职业习惯的不眠,不如打字出来,应和这般哀伤淅沥的景致,以抒胸怀。 </p><p class="ql-block"> 关于怀念,许多经典名篇早已耳熟能详,只是,在清明时节,再看,敲击屏幕时,竟觉有十指连心般深深的痛,淡淡的弥漫开来。 斯琴高娃诵读贾平凹先生的《写给母亲》,开头只一句,就攫住了我的心: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合着老戏骨深情的演绎,一开场,我就泪崩了。</p><p class="ql-block"> 还是我在随笔写下的那句:我常感喟,感喟于经典传情的不动声色。淡淡的文字里,竟潜藏着巨大的忧伤,只是拉家常的语言,却让我们因共鸣而感动,然后推人及己,哀伤的竟不可自持。</p><p class="ql-block"> 好的作品,原来有晕染的功效,由点及面,将一片情,荡漾开去,或欢喜,或忧伤......</p> <p class="ql-block">  这样有晕染功效的作品又岂止一篇。</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名篇。在此时重读,更多出一份哀伤。我一直很遗憾,遗憾于我和《秋天的怀念》因为缘浅,竟失之交臂。以往带苏教版,没有这篇,及至人教版,这名篇竟已跑道七年级的课文里,大概认为,小孩子对这样的文本还无法更好的解读。或许有理,只是与我而言,这是件撼事。</p><p class="ql-block"> 依稀记得,带孩子们做阅读,遇到过《秋天的怀念》,当我深情地诵读: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p> <p class="ql-block">  有孩子低声啜泣。我自然提到了肖复兴先生的名篇《冬夜重读史铁生》,还有《我与地坛》,铁生怀念母亲,肖复兴怀念故去的铁生和弟弟。时间紧,无法展开,只匆匆一提,有孩子说:“老师,史铁生心思很细。他无意听见园里散步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这么大,马上想起了母亲来找生病后爱撒气的自己,那么大的地方,该多难找啊。” </p><p class="ql-block"> 下了课,余下的已不能再讲。我只是播撒了一个文学的种子,有心的孩子,一定会把它培育成参天大树。 </p><p class="ql-block"> 其实,孩子,你没有读到的是: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照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在古祭坛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已经不能再来园中找我了……”</p> <p class="ql-block"> 在电视节目里出现的贾平凹先生怀念母亲的作品,也一样有删节,这些鲜活的文字,放在原文中,更有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这些经典,不得不读!读杏林子,读《生命生命》,当我们读到这样的作品,又怎能不肃然起敬呢? 患病的铁生,只管兀自悲伤狂怒,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相比于自己,母亲早已病入膏肓,为了推儿子出去看北海的菊花,竟然那般战战兢兢,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 文中的菊花,开了好几次,最后一次开花,母亲已经不在了,母子赏花,已变成绝无可能实现的奢望。这几次花开,开得多么巧妙,多么有力,最后一次,竟开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我在讲杏林子《生命生命》时,有这样一段开场白:孩子们,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她却还活着。有人的生命必须鄙视,而有些人却把苦难而短暂的一生,活成了仰望,活成了一座丰碑…… 那天的课堂生成,震惊了我。那样的语言,那些有力深沉,是我绝然没有想到的。</p><p class="ql-block"> 关于孩子们对生命的种种论述,我已在前一篇文章里和大家有了分享。 我总在想,不要小觑任何一个生命,在适合的契机里,总会迸发出一种叫做不可思议的东西!那精妙绝伦的语言,也是一个孩童关乎生命的思考。世间的每一个人,不都是且行且思么。 </p><p class="ql-block"> 我又在《生命生命》的结课里,引用了这样一句:“开花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不是完结,而意味着重新绽放!” 孩子们,让我们拿出一朵花的勇气,顶戴露珠,沐浴阳光,接受暴风洗礼,傲视烈日摧残。开出生命至美的色彩!也让每一朵花,牢牢地开在别人的心田。哪怕花瓣凋谢,总留的一片芬芳</p> <p class="ql-block">地开在别人的心田。哪怕花瓣凋谢,总留的一片芬芳…… </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逝世几年后,文艺界的朋友为了悼念他,又聚在了一起。门口的一条标语,让我再次泪眼模糊:铁生,你从未走远...... 想起我们班余荫泽的那句话:生命,是两段黑暗中的一段光明。喊他解释,孩子说:第一段黑暗是你还没出生,第二段黑暗是你死了。中间的日子都是光明的。因为在课堂上说,我还调侃他:为什么是我死了呢。引得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p><p class="ql-block"> 是的,两段深沉黑暗里的一小段光明。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每日被我们肆意把玩,挥霍却毫不心疼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雨依然在下,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清明,本就是个伤怀的日子。那些逝去的人和事,永远那么鲜活,永远不曾远离。 </p><p class="ql-block"> 活着 多好 </p><p class="ql-block"> 仰头是鸟儿展翅 </p><p class="ql-block"> 低头是蜗牛爬行 身边是人在相爱 </p><p class="ql-block"> 手里还有 握着的余温 ........</p><p class="ql-block"> 酷爱写文章。尤其是下着大雨的春日的清晨。更何况,还是清明......</p> <p class="ql-block">  奶奶走了。所有有关童年的回忆依旧那么鲜活。我知道高寿、无疾而终是最好的归宿。可在她走后的这些日子里,我依旧会不住的回想,依旧会沉浸在灰色的情绪里,久久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她四期的时候,我曾写过文章悼念她老人家,文章写不下去,忆及往事,泪水夺眶而出。我一直告诉孩子们,一些人一些事,总能在文字里得到永生,所以伤心也罢,痛苦也好,我和奶奶的故事是一定要写完的。她走完了她的日子,我也得写完我的文章,关于我们奶孙儿俩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奶奶,恍惚中,总觉得她没走,拄着拐,笑眯眯的抚摸着我的头发看着我,轻声唤我的乳名,讲起那些陈年往事……</p><p class="ql-block"> 记得去年的此时,奶奶住了最后一次院,在人民医院。今天从河道经过,看见一目烂漫的春花,春光里已经没了我的奶奶。多想再推开病房的门,看着她还在。我上前握握她的手,用手指帮她抓抓头发。物是人非,一想到永诀,我的心,竟慌得不知方向,心痛,针扎一般瞬间便蔓延开来。</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家的大日子,爷爷迁坟,和奶奶合墓。清明前夕,刻好的墓碑将会伫立坟头。黄土岗就此埋葬了两位慈祥的老人,埋葬了那一段鲜活的岁月,却永远埋葬不了我强烈的思念和无尽的回忆。爷爷去世二十多年后,奶奶也去了……</p><p class="ql-block"> 自此,人世与我而言,已没有了爷爷和奶奶的称谓,所有的爷爷奶奶都是别人家的,与我无关了。我在备课《秋天的怀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课堂气氛很凝重时,我会追问孩子们:这秋天的怀念,究竟怀念的是什么呢?我期待孩子们和我情感的共鸣,其实,岂止是秋天才会怀念!迎着和风,我竟将春天站成了秋天。</p><p class="ql-block"> 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旧笑春风</p><p class="ql-block"> 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旧笑春风</p><p class="ql-block"> 悼念我再也回不来的奶奶和再也回不去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谜语》里也讲了奶奶,思念满溢,泪水涟涟。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带过的一个学生,不到八岁就因为脑癌离世了。</p><p class="ql-block"> 我永远记得送孩子走路队最后一次出校门的情形,他扭头的样子,留恋的眼神儿,至今想来都让人心痛。我去医院喂孩子吃饭,那是一碗面,当时的他吞咽已经很困难了,几根面在嘴里团了半天,无法下咽。孩子走在了北京天坛医院脑外的病房,临死前还惦记着没有完成的暑假作业。惦记着他喜爱的语文课还有可爱的小伙伴们。 </p><p class="ql-block"> 如果他活着,今年该上高二了。</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的一天,我在超市偶遇了他的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姑娘,看起来苍老了许多……我们躲闪着不提及那个敏感的话题,双方互相问了好,又匆匆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在妈妈的心里,永远有一个位置留给了那个先走一步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孩子们,生命的每一天都需要珍惜,要快乐地活着,活得有滋有味!那些病床上的孩子们多么希望回到校园,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他们奢望的明天正是给我们肆意挥霍的每一天。幸福源于比较,和他们比起来,学习上的小苦小累又算得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流下了热泪……</p> <p class="ql-block">  小侄女曾告诉我:老太没有走,她化作了天上的星。是的!真正的离去是从不被怀念开始的......奶奶从未走远,她只是化作了天上的星,照亮我走人间的路。</p><p class="ql-block"> 感恩造物主的安排,感恩一切事物的去了又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