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p><p class="ql-block">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p><p class="ql-block">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p class="ql-block"> 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p><p class="ql-block"> 母爱如春夜无人知晓的细雨,如黄昏穿过林间的晚风,如清晨的每缕阳光,陪伴在你不经意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母爱是体贴、慰藉、宽容、理解、善良、慈祥的源泉。母爱之情,惊动天地,感泣鬼神。</p><p class="ql-block"> 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延伸、顺畅。那悠悠的牵挂,那淳淳的叮咛,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二十年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也即将迈入古稀之年,已经成了爷爷辈,可回忆起母亲 ,还是觉得自己就像个孩子,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 </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在旧社会贫苦农民家庭,在艰难困苦中长大,一辈子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在她成长的那个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尤其是乡下的女孩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很小就要学会做饭,学会做针线活。根本没有上学学文化的机会,一切行为都操控在别人手里,自己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受封建传统的毒害,母亲被强制缠成了小脚,身体瘦削而柔弱。 </p><p class="ql-block"> 母亲十八岁嫁到我们家,除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还要和男人一样参加庄稼地里的劳动,干各种农活。春种秋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里来雨里去,起早睡晚,从来没有过闲暇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家中生活比较宽裕,不愁吃不愁穿,爷爷奶奶还年轻,不管家务活还是地里的活,大家一起干,虽然比较辛苦,可日子过得还算顺遂美好。</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一九五八年,全国进入大跃进时代,生产队的人都被集中起来吃食堂,各家不容许生火做饭,家家户户的粮食一律充公。我清楚的记得有一天天已经很黑了,不知从哪里来了很多人,赶着馿和骡子,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把我们家的粮食驮了个干干净净,一粒没剩。</p><p class="ql-block"> 到了一九六零年,人祸未除,又遇上了天灾,食堂的粮食也已经吃光耗尽,无法再维持下去就解散了。食堂一解散,吃饭成了大问题,家徒四壁,没吃没喝,生活掉进了穷困的深渊,面临着被饿死的风险。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自力更生,想尽一切办法,挖草根、挖野菜、筛谷糠、筛胡麻糠(这两种植物的糠没有毒性,苦味较小,勉强能食用),凡是能充饥的都成了美食。吃糠咽菜,苦苦的维持,一家人总算保住了性命,没有饿死。但生活从此再没有翻过身来,日子越过越艰难。</p> <p class="ql-block"> 后来由于家庭人口多,吃饭问题更不好解决,日子更难过,就和爷爷奶奶、叔婶们分了家。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姊妹另起炉灶,单独过日子了。原本家里就很穷,分了家就更清贫如洗,要啥没啥,不但粮食紧缺,生活用具也少的可怜。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年半载也回不了一次家,虽然名义上是挣工资的国家干部,可平时很少给家里钱。因为那个年代工资很低,一个月才三十块钱,除去自己吃穿花销外,还要积攒着准备年底给生产队交欠的口粮款呢。</p><p class="ql-block"> 当时生产队是按劳动记工分,出一天工,强壮劳力记十分工。年底粮食的分配虽然按人口的比例较大,但需要按斤计算出工分值,如果一家人全年挣的工分总值达到了应该分配粮食的数值,就能领到应分的全部粮食,超出来的工分还可以按值领取现金。而如果工分值不足,就要把工分折成价,一个工分值多少钱,就需要向生产队交够所差的钱,才能领到其余的粮食。我们家七八口人,就母亲一个劳动力,而且由于体弱力小,不算壮劳力,干一天活才能挣八分工。所以年底分粮食的时候工分往往差得很多,基本上每年都得交钱。我记得最多的一年交了134元钱。这都是父亲平时省吃俭用,一分一分攒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了把我们七个孩子养活,拉扯成人,真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天去生产队干农活累了一天,晚上回家还得赶紧做饭,孩子们都还饿着肚子呢。由于粮食紧缺,每顿饭都是面少水多,需要往里加更多的野菜,即便是这样的饭,多数时候母亲也是吃不饱的。因为孩子们抢先把稠的吃完了,母亲就只能喝一点清汤。吃完饭我们都睡了,母亲还得点着煤油灯赶做针线活儿。生活困难,孩子们穿的都得缝缝补补,一直做到深夜。有时候我半夜起来撒尿,还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的缝补着那些千疮百孔的破衣服。小孩子并不能体谅母亲的辛苦,现在想起来有一种揪心的疼!正是由于母亲的艰辛付出,虽说我们兄弟姊妹多,孩子们穿的衣服补丁摞补丁,说不上有多么暖和,但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好不容易赶上了党的好政策,粘父亲的光农转非进了城,该享福过好日子了,可半辈子的苦和累,吃不饱穿不暖,长期缺乏营养,身体垮了。加上儿女多,操心这个想念那个,心也安不下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各种脏器功能都不行了,年年住院两三次。看着母亲一天天消瘦的身躯,我的心里除了难过就是自责。回想起来,作为儿子,我给了母亲什么呢?我又为母亲付出过多少呢?</span></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身体瘦小,可是性格倔强,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喜欢唠叨,心地却很善良,待人忠厚大方,喜欢帮助别人,和乡里乡亲的关系都相处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虽说家庭生活贫寒,但母亲对待乡邻,对待亲戚朋友从不小里小气。谁家借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只要家里有,就不吝啬,随自己去拿,还不还的过后也就忘记了。不管是远近亲戚,还是顺便来家里坐坐的客人,从不另眼相看,都会一视同仁,吃的喝的,只要家里有就会端上桌,热情招待。</p><p class="ql-block"> 父亲喜欢抽烟,因为没钱买盒装的香烟,就从外地买回来一些榆中产的烟叶子卷着抽。所以家里经常会存留一些烟叶子。社员们去地里干活,有时候会路过我家门,喜欢抽烟的男人们就会招呼着:走,到大嫂子家里抽榆中的烟叶子走。喜好这一口的人们就会纷纷走进我家,每人包一根烟棒点燃了边走边吸,有的还要随手再撮上一点烟叶子装起来。只要家里有,母亲就从不拒绝,也从未流露出不情愿的神色。</p> <p class="ql-block"> 记得母亲在世时,我虽身在他乡,有时几年也回不了一次家,但每到节假日、年关前,都有一种强烈的想回家的愿望,总觉得自己不管走到哪里,最终的归宿还是在那个生我养我、培育我长大的乡间小院。那是我的家,是我的出处,是我留下了童年足迹的地方。那里更有生我养我、千辛万苦把我拉扯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我十八岁离家,在几千公里外当兵。在我刚走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听说母亲因思儿心切,每天以泪洗面,晚上睡梦中也会惊醒,喊着我的名字满炕找。我们兄弟姊妹七个,还有六个在她身边,按理说她不会觉得太孤单寂寞,可母亲就是割舍不下。这就是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每个儿女都是她的心头肉。</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十几年,两三年才回一次家,那种想家的急切心情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每当回一次家,千里迢迢,车马劳顿,翻山越岭也不觉得累。一步跨进自家小院,母亲迎出门来。那种温暖、那种喜悦、那种离鸟归巢的幸福感,每每想起来都会让我又一次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p><p class="ql-block"> 后来转业回了地方,母亲也进了城,虽然不在一个城市,可毕竟离家近了,回家方便多了,一年总能回去几次,但每次回家那种温馨的感觉丝毫也没减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亲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就如一盏灯,油干了灯就灭了。 在母亲去世后的这些年中,我无时不在思念她老人家,老人家的离去,带走了我的依恋、带走了我的寄托、带走了我赖以避风的港湾。</span></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那种回家的感觉没有了,也就很少回去。只在母亲忌日、清明、十月一或者是亲戚朋友家有红白事的时候回去一下。虽然兄弟姊妹们也都亲亲热热、客客气气的,但那是另外一种感觉。没有了急切、兴奋、温暖和归来的感觉。总好像是走亲戚,有的只是亲戚见面后的热情和客套。</p><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善孝为先,人活一世难免会犯各种错误,但对父母不敬不孝的错误一定不能犯,虽说各人的条件不同,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对父母尽心尽力就行了,就是尽到了自己的孝心。</p><p class="ql-block"> 母亲十月怀胎,受尽磨难,把我们健健康康的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拉扯大,教会我们生活的基本常识和道理,帮助我们成家立业。母亲的伟大是世间任何人都无法比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能忘记,都能舍弃,那才是真正的忘本,真正的忘恩负义,是万不可以做的。</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愿天下的儿女们都好好的孝顺自己的母亲吧,一旦母亲离开了你,想要补偿就来不及了,那将是你终身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祝愿母亲在天之灵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于二零二一年清明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