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前夕,盐城滨海山阳陆氏三厅堂隆重举行祭祀仪式 。此次祭祀在滨海大套陆庄举行,参加仪式的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射阳县县长、政协主席陆体才宗亲,</span>原滨中教导主任陆从江宗亲,原陆集党委秘书、修谱委员会副总编陆体雄宗亲,以及来自射阳、响水、滨海等地近200名宗亲代表参加祭祀。</p> 追本溯源话祭祀 <p class="ql-block"> 公元1266年前后,五十五世祖昌潮公(名九成,行九三),入朝为官,全家从青田迁至苏州府元和县居住。后因政局不定,兵匪为患,五十八世祖兴公带领部分族人经海乘船至淮安府山阳县羊赛乡,落脚凤仪村,旋创基新套,其时在山阳县五图二甲纳粮。同时部分族人又迁至青口、海州等地,经过上百年的艰苦创业,陆氏人丁兴旺,一个以陆姓为主的村庄已形成,人们习惯称“陆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雍正十年,山阳县分设阜宁县,陆庄在阜宁县九图二甲入册。至六十三世,族人锦公、国和公、国元公、国良公、国楠公、国柏公、国卿公已执掌村中之事,族人俗称为“老七门”。到公元1800年前后,陆庄仅有的土地已难以维持全族人的生活,于是国卿公全家迁至六十里外,废黄河老堆南---三巨居住。并有国和公一部分迁至三巨之西小口一带居住。因两地相居较远,经政府同意在小口与三巨之间又开一新码头,并由“汤、贺、张、殷、陆、吴”六户人家负责看护。因陆氏族人人丁兴旺,处事平和,来往客商只记得陆氏,故称此地为“陆码头”,与国卿公相继迁出的还有国元公、国柏公至六套、引河堆、三庄一带。另有国和公、国良公部分后人迁居涟水薛集、朱家圩、乔家圩、于龙沟及陈家集、兴桥、缪港、喻家滩、三层、四明、阜余、通洋、临海等地,另有部分后人在清江船务营,兴化城内、阜宁船务营等地经商,其后人则留居此地。国卿公后人在陆码头精心耕作,平和待人,人口发展迅速,为生计等原因,先后又有后人迁居陆塘、堆西、八滩、四巨、水陆社、新圩、条巨等地</span></p> 追忆先人慎祭祖 <p class="ql-block"> 1.播放祭祀专用音乐,开始。</p><p class="ql-block"> 2.所有参与祭祀等人贡案前肃立。</p><p class="ql-block"> 3.司仪诵读祭祀开场词。</p> <p class="ql-block">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这是我们陆氏家族所有族人的共同心愿和情怀。在这庄严而隆重的时刻,我们首先要虔诚地感谢我们的先祖,凭着他们的卓越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坚强意志,使我们的家族日渐繁荣兴旺!同时,我们要由衷地感谢为这次祭祖活动所付出众多辛劳的族长及各位长辈!</p> <p class="ql-block"> 祭祀祖先,追忆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社会,时逢盛世。正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家族骨肉亲情的支撑,我们才能够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一个人,一个宗族,只有在一个和谐的大环境中,才有可能发展壮大,走上阳光大道。因此,我们不仅要倡导家族的和睦团结,更要把我们这个宗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公元1910年,陆氏族人在人口较集中且临近陆码头的村中兴集,取名“陆集”,公元1940年设立阜东县后,曾在此地设立“陆集乡公所”。公元1945年此地属三坝区所辖,阜东县更名为滨海县后,属八巨区,公元1966年设立陆集人民公社,公元1998年设立陆集镇。公元2002年为界牌镇政府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 4.上贡品</p> <p class="ql-block"> 5.宗亲们上香</p> 宗亲欢聚诉情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 同根同族,一脉相承的陆姓后代,在古黄河两岸生活着、繁衍着、传承着,生生不息。重视亲情,彼此牵挂的手足情分,在遥远的历史年轮上诉说着、记忆着、祝福着……清明时节,倍加思亲,同祭始祖,彰显孝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这种风俗的起源极其古老,可能是伴随着对祖先崇拜的出现而产生的,又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中国人重孝道,讲求慎终追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祭拜祖先。孝敬老人,敬重祖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应该发扬光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