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当年插队的向海,是个水美草丰林茂的地方,这里的当家树种是蒙古黄榆和普通家榆,古老蒙古黄榆和茂密次生小家榆树林,生长在沙坨上,草地间,成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守护神,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一片一片的野生山杏林,点缀其间,到了四月份,粉红色杏花,绿色的榆树钱,就到了盛开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非常奇怪,在向海,内地常见的杨树,非常少见,偶尔看见几颗老杨树,孤零零呆着那里。</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成排的大杨树林,还是多年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机械成果。</p> <p class="ql-block">向海的榆树虽然多,但是有了盖房子的成材却几乎没有。而杨树,由于可以做盖房子的材料。生产队和农民个人都种植一些杨树。在新发屯的村子边,就有一排大杨树,是生产队准备盖房子的檩木。</p> <p class="ql-block">有办法的社员在屋后也种植一些杨树。</p> <p class="ql-block">由于当地不出产杨树苗,这些杨树的树苗都是从几十里地外的高力板那里买了的,看见当年种植一棵杨树是多么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而文革中,社员种植杨树被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归了公,大的成材的杨树被砍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祖国北方,过去常见的是榆树林,村外,荒地随处可见榆树。向海,新发屯更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春天满树的榆树钱,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榆树钱,在当年是中国农民的救命菜,在青黄不接的春天,人们采榆树钱,与玉米面活在一起,蒸出榆树钱窝头,即当菜,又当饭,解决口粮不足的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救命榆树钱窝头,今天尝新之物,健康食品。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而新发屯的农民,由于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并不缺少口粮。榆树钱出门不远,就可以采到,也只是采来尝鲜</p><p class="ql-block">。并不是救命菜,救命粮!</p> <p class="ql-block">到了榆树长满了榆树钱,也是榆树花盛开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花开花落,就到了榆树钱落地的时节。</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成片的榆树林内,还是沙丘上孤零零的老榆树下,飘飘洒洒,落满了榆树钱。</p> <p class="ql-block">在科尔沁沙地,榆树是自生能力最强的树种,在几十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在这片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缺少降水的条件下,生生不息,榆树练就了一身生存的本领。</p><p class="ql-block">大树下,由树根衍生出的小树,在大树抚育下,长成大树,就有孤木成林!</p><p class="ql-block">而飘落的榆树钱,也会随风飘扬吹向四方。</p><p class="ql-block">而这飘落的榆树钱就是生命的种子,是维护沙地的第一道自然防线!</p> <p class="ql-block">当年,向海初次开发的时候生产力水平,耕作水平相当落后。闯关东的人,在这里就是“开荒种地”,而沙土地带土层肥力薄,加之风害的侵袭,用不上几年,耕地就不能耕作,成为撂荒地。</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撂荒地,如果不加治理,就会成为沙害,为害一方。</p> <p class="ql-block">所幸,撂荒地会出现另一种植物,“蒿子”,也称“沙蒿”。蒿子的生长能力很强,固沙能力也很强,同时蒿子也是很好燃料。在内蒙东部,蒿子是严格禁止农民割去作为柴火。</p><p class="ql-block">而在于新发屯,不缺柴火,撂荒地上的满地蒿子是无人理睬的。</p> <p class="ql-block">撂荒上满地蒿子和榆树钱结合,就产生了一种奇异的现象,次生小榆树林。</p><p class="ql-block">随风飘扬的榆树钱,落到撂荒地上,会被撂荒地上蒿子叶,蒿杆挽留。雨季一道,榆树钱就会发芽生根,破败蒿子秆,新生的小蒿子为它们提供保护,到了秋天,撂荒地上就长满了小榆树,密密麻麻。</p> <p class="ql-block">这里借用的两张小榆树林的照片,与实际新发屯榆树林照片相差甚远,也说明一个问题,榆树的自生能力很强。</p> <p class="ql-block">新发屯坐落在一个大坨子的南麓,屯子北边就一大片小榆树林,榆树林除去一些所谓的“兔道”外,基本无法通行。所谓“兔道”,是指小型野生动物,野兔,狐狸等穿行形成小路,兔道,是当地人下套,下对夹子打野兔的好地方。这就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打猎的人,穿行其间,兔道就变容易通行,也就成了小路。</p><p class="ql-block">据老乡说,这里原来是一大片撂荒地,后来长满了小榆树,而且越来越密,就成为小榆树林。所谓小榆树林,是指这些榆树长不大,也不高,密密麻麻,几乎密不透风。</p><p class="ql-block">正是这一大片小榆树林,使得沙丘固定新发屯得以免受流沙之害。附近内蒙的一些村屯,由于流沙的侵扰,不得不搬家。</p> <p class="ql-block">我在大队教书的时候,附近有一大片撂荒地,撂荒地上,有一些大榆树。撂荒地上长满了蒿子和小榆树,雨季来到的时候,小榆树,如同拔苗助长,长的很快。等我离开向海的时候,小榆树已经密密麻麻成为榆树林。</p><p class="ql-block">蒿子与小榆树,此消彼长,小榆树越来越多,而蒿子越来越少,自然界就是这样奇妙。蒿子为小榆树的生长做了嫁衣裳!</p><p class="ql-block">几年后,我再次回到向海,看到那片榆树林的时候,撂荒地不见了,一大片茂密的榆树林,守护沙丘,免受大风的侵扰!</p> <p class="ql-block">每当我看见北京的榆树钱飘落的时候,就想起了新发屯的榆树林,想起飘落在地上的榆树钱,想起撂荒地上的小榆树林。</p><p class="ql-block">大自然,构成了奇妙的生态系统,也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善待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善待向海的榆树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