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365夜│《苦儿流浪记》

边老师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4月21日 本期导读 六2班朱靓瑄同学 <p class="ql-block">新365夜故事</p><p class="ql-block">第75期</p><p class="ql-block">一年365天</p><p class="ql-block">小学阶段最后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一个年级365个故事</p><p class="ql-block">送给自己,送给同伴、老师和母校</p>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 “新365夜故事”,陪伴大家。 《苦儿流浪记》是法国作家埃克多·马洛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8年。《苦儿流浪记》讲述主人公小雷米由于父母的贪心和残忍而被弃于街头,后来跟随唱猴戏的意大利老头维塔利斯到处卖艺,后来又到煤矿做童工的故事。 《苦儿流浪记》问世后,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直到一百多年后,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在法国19世纪文学遗产中,作为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苦儿流浪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并且迄今为止仍被誉为是“法国青少年最爱读的小说之一”。 作者介绍<div>  埃克多·马洛(1830~1907),著名法国小说家。是以写情节剧小说(即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之一。<br>他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公证人家庭,身为律师的父亲希望马洛继承他的事业从事法律工作,就把他送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马洛进入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但是他的兴趣不在法律,而是热衷于文学创作。他开始经常向报社投稿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他开始创作小说,不久就成为很受欢迎的名作家。马洛虽然不及我们所熟悉的巴尔扎克、雨果等法国小说家声名显赫,但他却是一位多产作家。<br>他一生写了70多部小说,而且都十分畅销,《苦儿流浪记》更是家喻户晓。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而且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遗产中,作为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苦儿流浪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在他专门写给少年儿童的小说中,还有另外两本名著,一本是《孤女寻亲记》,一本是《罗曼·卡勃里历险记》。<br></div> 内容梗概<br>  弃儿雷米是在乡下的石屋里被养大的。一天,养父从巴黎归来后,把雷米卖给一个流浪艺人剧团。剧团一边让伊努和萨尔演出,一边继续在欧洲的城市和乡村流浪。由于一件偶然的事情,师傅维达里被投入监狱。在此期间,完全成为艺人的雷米继续独自旅行。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钱的夫人。这夫人带着一个病孩子乘船旅行,她对雷米无比亲切。实际上,这夫人正是雷米的亲生母亲,这病孩子正是雷米的亲弟弟。但是,他们互不了解,仍然分手而去。师傅终于从牢里出来了,他带着雷米挣扎到巴黎,但不幸又患了病,雷米又一次成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雷米同在巴黎认识的拉小提琴的少年玛卡继续旅行,再次回到养育自己的石屋。在这里,他听说有一个人在找寻自己。为了寻亲,雷米又到巴黎、伦敦旅行,直到这时,雷米才第一次明白,自己是被觊觎遗产的恶棍拐走而抛弃的,那次在船上遇到的夫人是自己真正的母亲。终于,雷米在瑞士的别墅里找到了亲生母亲,得到了幸福。<br> 感悟与思考<br>  看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里吃一顿饱饭是一件多平常的事情,而在雷米的生活里就连这一件平常的事情都无法达到。而他却没有一点的丧气,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着。我被雷米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总今天开始让我们珍惜现在这种幸福美满的生活吧!<br> 让读书成为生命的必需,<br>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br>更让自己今后的生命因读书而更加精彩辉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