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车路上: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江南第一家、民生梯田花海、罗源3D彩色村、新光村

韦洁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7日,我们淘汰了家庭第三代轿车沃尔沃,由第四代油电混动SUV汽车“腾势”替代。</p> <p class="ql-block">  新庄年度车展中有幸相识,奔驰城市展厅中有缘相续,也许这是此生最后一辆车,也要与时俱进去享受科技。</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4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新车的性能,为了掌握新科技带来舒适度操控,我们临时决定驾着新进门的“媳妇”,来一趟不近不远的“蜜月旅行”。</p> <p class="ql-block">  早晨8:30分出发,打开语音模式导航,轻盈无声的混电启动,把我们带往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几个网红景点打卡。</p> <p class="ql-block">  厉行435公里,中途在休息站吃了点午餐,于下午2点钟到达第一站:仙华山。</p> <p class="ql-block">  看了看登山线路图,又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得知浏览一路是石阶而上,绕山景点一圈需要四个小时左右时间,再看看图册景点一般般,于是,为了保护好我们的膝盖骨,我们退怯了!只在登山口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  离开仙华山,我们前往浦江县的郑氏古镇。相传北宋初期,有一个叫郑淮的人和他的两位兄弟,为躲避战乱,从中原迁徙浦江,沿着白麟溪,创建起自己的家园。 “三郑”之一郑淮的孙子,叫郑绮,他就是十五世家人同居的倡导者和开创人,人称“大家同居第一世祖”。据说,当年郑宅千余人过着大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统一安排。吃饭时男女老少分开,负责膳食的人会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烧制不同菜肴。回溯中华历史,十五世族人,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多年,鼎盛间,竟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盛况空间,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 <p class="ql-block">  走出停车场,吸引我们眼球的是古镇入口处那硕大的广场上依次排列着九座牌坊,如此壮观真的让我们惊艳到,这在全国都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就是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这里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据资料显示,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牌坊“江南第一家”。作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家族,“家”是一个核心活动中心,首先要突出一个“家”,郑宅的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家,而是“江南第一家”,这是它的灵魂。当时,郑氏义门的孝义闻名天下,为了表彰义门代代相传的孝义家风,朱元璋在洪武18年(公元1385年)亲赐“江南第一家”予以旌表。</p> <p class="ql-block">  第二座牌坊叫“孝义门”。郑宅原叫仁义里,后来因为郑氏家族的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许多感人的孝义事迹也常被乡民传颂,又经常被朝廷表彰,就改成了孝义门,后来连村名也叫作孝义门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三座牌坊“三朝旌表”:跟前面两座有一定的关联,因为郑氏义门从南宋开始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不论是战争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他们总是始终如一,家族的日子还是过得有条不紊。不论谁当权,他们都按照自己的规则,治理好家族事务,处理好跟邻里关系。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起着忠节义孝的表率作用,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p> <p class="ql-block">  第四座牌坊叫“有序”。因为郑氏义门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郑氏义祠堂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序堂,制定了168条家规,用相关内容来教育子孙。所以使得郑氏义门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家庭秩序,正是这些严格的秩序引领了郑氏义门一代一代走出了辉煌。</p> <p class="ql-block">  第五座牌“恩德”: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而在江南第一家,尤其显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郑家人也一直遵循着“厚德感恩,择善而行”的祖训。</p> <p class="ql-block">  第六座牌坊“麟凤”:古人有云“麟凤龟龙”,释义为:四种古人认为有神灵的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粗粗回忆,好像在郑氏宗祠里,也有相关的牌匾,只是走马观花,现在已经忘记其确切的出处。</p> <p class="ql-block">  第七座牌坊“取义成仁”:它的故事最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相传在宋朝,郑氏有郑德珪和郑德璋两兄弟。弟弟郑德璋是武官,性格豪爽、刚正不阿,难免得罪势利小人,终于被污陷判了死罪,要被押到到扬州问斩。哥哥郑德珪当年是龙游县丞,得知此事,赶紧收拾行装往扬州赶,准备代弟弟去死。弟弟郑德璋到达扬州时,发现哥哥已经冤死在狱中,非常伤心。负骨归葬后,弟弟郑德璋为哥哥整整守墓3年。</p> <p class="ql-block">  第八座牌坊“礼部尚书”,背面书“大宗伯”:郑氏义门在宋元明三朝的三百多年里,子孙满堂,共出仕官员173人,而职位最高的就是礼部尚书郑沂。郑沂生于元代至元四年(1338年),是郑氏义门同居八世祖。</p> <p class="ql-block">  第九座牌坊“九世同居”: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牌坊上面的九狮图,其寓意正是“九世同居”。在造型上,既有苍劲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祥可亲的雌狮,还有生龙活虎的幼狮,呈现出九世同居的和乐氛围。</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九座牌坊虽然建筑风格有些相似,建筑材料却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有砖雕砌的,大概和它们的来历也有关系。其实它们最早是分散在郑宅镇各个村落的,后经当地部门规划,才将镇上颇为典型的牌坊集中在古镇入口处,形成这里独树一帜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这些精致的牌坊都是按原样仿制的,真迹只剰下这些断垣残璧了。</p> <p class="ql-block"> 九座牌坊的后面,排序着《郑氏规范》。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这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如数学公式般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人创制、修订、增删,它最终定格为168条,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三朝信史:《宋史》《元史》《明史》。</span></p> <p class="ql-block">  而穿梭于九座牌坊之中的是这六个大字“捡、序、家、孝、义、忠”,代表着《郑氏规范》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潺潺流淌的小溪从村中引出,形成一股清流环绕着古镇,它叫白麟溪,似乎有一种护城河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郑氏家族世代繁衍,发展至今形成以郑姓命名的郑宅镇。这是进镇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进入郑氏镇后,就能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平静的古镇还能保存古朴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块石碑上的白麟溪三字是元丞相脱脱所書。</p> <p class="ql-block">  一条弯弯曲曲的白麟溪,横跨着数十座石桥和九个水闸,溪水清流荡漾,溪下居民们仍用溪水淘米洗菜,两岸翠柳飘然,景色绚丽宜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溪边往前走,看到一颗桑树,这颗桑树已100多岁了,叫它百年沧桑。</p> <p class="ql-block">  溪边老树横斜,仿佛仍在明镜一般的流水中寻找那些古老久远、关于孝义廉洁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白磷溪边上有个孝感泉。据说某年大旱,溪水枯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孝子郑绮</span>久病的老毌想喝溪水,郑绮挖溪仍不得水,急得他大哭三天三夜,终于感动上蒼,突然涌出甘泉,这就是孝感泉的來历。</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街道,随着流逝的历史,原有的石板替换了不少,但那些磨得的老石板,依然显露出弥久扣人的一派古风。</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进入“天神阁”。传说<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郑氏义门为了</span>感恩天神天将保家之恩,特建“天神阁”一座,使其能受义门子孙世代的祭祀供奉,于每年四月初十行三献礼。</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溪而建的这座气势巍峨的二层楼阁——天神阁。楼阁四面环水,两侧有小桥沟通,一楼供奉着关圣帝君、关平和周仓的神像,二楼供奉着天神天将。</p> <p class="ql-block">  与天神阁相对的就是郑氏宗祠。郑氏宗祠始建于元初,清嘉庆二年重建,一直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郑氏宗祠,就坐落在这个小镇的中心。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文化遗址。</p> <p class="ql-block">正门右下角有一块郑义门古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前言</p> <p class="ql-block">  郑氏宗祠入口上方,明太祖朱元璋亲赐一块“江南第一家”的巨大匾额,赫然触目,用以表彰郑氏族人参与明明王朝各项政策制定所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郑氏宗祠坐东朝西,共分为5进64间,其建筑并无雕梁画栋之华丽,而保简朴整洁之本质,庄严宽敞,古朴厚重。</p> <p class="ql-block">  入祠的门径上襄有习近平的注语:“江南第一家开发要与文物保护联系起来,弘扬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爱家爱国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看到一个长方形水池,叫洁牲池。与师俭厅后二个天井里的方池呈品字形排列,寓意深刻。</p> <p class="ql-block">  左边是一排芲劲筆直的古龙柏,传说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和太史公的宋濂亲手为郑氏一门种下的,至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已600多岁了,</span>仍枝干遒劲,茂盛生长在郑氏宗祠内。</p> <p class="ql-block">  宗祠的第一进叫“师俭厅”,标志着郑家以勤俭治家吃苦耐劳为治家的第一支柱。</p> <p class="ql-block">  师捡厅右侧挂有两幅名人题字及两室厢房。</p> <p class="ql-block">  左侧树立了一个用树根雕塑的武将,看碑文得知,这是郑五世祖郑德璋公,自幼爱好习武,以礼法行事,不容邪恶、馈蟹刺霸,遭诬告,其兄德桂争而代罪冤卒于狱,郑德璋恸哭欲绝,负柩归葬,守墓三年,事载宋史。</p> <p class="ql-block">  郑德璋从此以后下决心要治好这个家。他给家族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建立了乡亲邻里之间的联防武装,确保了人们生活安定;二是为教育下一代,开办了学校———东明精舍(后称东明书院),为子嗣后辈们读书之所,但也接纳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就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义塾。</p> <p class="ql-block">左侧还设有一个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  师俭厅中央悬挂孝义家横匾,这里是聆听家规祖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其中对联是: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 </p> <p class="ql-block">二进为祠堂的中厅</p> <p class="ql-block">  中厅供奉着名震天朝(明朝)的宋濂画像,宋曽是郑家的老师和恩人,真是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p> <p class="ql-block">  三进为有序堂,堂内悬挂众多名人匾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族人在有序堂内领受工作,整个家族运转井井有条。</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看到郑氏家族将大家庭的管理成员,分为18种职务26人,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结构。一个庞大家族的秩序由此严丝合缝地建立起来。正是这种智慧,指引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p> <p class="ql-block">  有了规矩,自成方圆。在注重家族文化的江南地区,家训就是人们的信仰,是道德标准,更是法律一般悬挂在人们心中的处世准则。</p> <p class="ql-block">168条家规中的亮点:子孙中无一人因贪墨而罢官者。</p> <p class="ql-block">  接着步入天井,跳入眼帘的又是用枝干支撑着的多<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株苍劲古柏。</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拍这棵松柏,只顾镜头,脚下一滑,整个下半身卡进了水槽,痛的我有10分钟站不起来,还好没伤到骨头,擦破了一大片皮肉,至今未愈。</p> <p class="ql-block">  四进为孝友堂,即拜厅。孝友堂,是郑氏族人开会议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拜厅左悬会善鈡,族人听鈡声行亊。</p> <p class="ql-block">拜厅右有听训鼓,族人也有权击鼓嗚寃。</p> <p class="ql-block">孝友堂后面又是一个天井花园</p> <p class="ql-block">  经过花园则是第五进“寝室”,</p> <p class="ql-block">寝室供奉郑氏祖先的神像和牌位。</p> <p class="ql-block">  寝室内有廊柱72根,表示郑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寝室内柱是地位的象征,但最多不能超过皇家祠堂的81根)</p> <p class="ql-block">祠堂两旁为廂房,其中有个节孝祠</p> <p class="ql-block">  走出郑宗词,沿着古老美丽的白麟溪,走过崇义桥来到古鎭另一个景点旌表牌坊。该牌坊始建于1360年,由当时的吴王朱元璋的命令建造的“旌表郑氏孝义之门”,简称旌表牌坊。因其建材均为木质,民间又俗称木牌坊。牌坊建成650多年來5毁6建,现存的为2006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往前,就是九世同居碑亭,也叫溪水南岸碑亭,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上面刻有元代翰林学士承旨手书“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八个大字,示以千戒后世。该亭曽数度被毁,现存为1981年按原样重建。</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不起眼的石板桥叫“眉寿桥”。传说,郑氏八祖郑深,在朝为官,因母寿回乡,太子闻知,亲书“眉寿”二字织锦以赐。郑氏将其制成匾,挂昌三公词内,称“眉寿堂”,将昌三公词前的小桥称为“眉寿桥”。</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昌三公祠也称眉寿堂,这里是郑氏家族举办婚礼的地方。据说,昌三公祠,曾为明朝建文皇帝的提供了避灾之处,四周建筑上的壁画,每时每刻都在无声而又生动地诉说着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时钟拨到明朝天顺三年。郑义门,这个响亮在江南大地的名门望族,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的苍茫暮霭。然而,郑氏家族用十五世的漫长时光身体力行的《郑氏规范》,却永远留存了下来,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表彰的“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属难能可贵。而郑义门,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却足足延续了十五世,实属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古镇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儒雅数百年的风范,而此刻时光依然宁静,那些远去的记忆依然飘荡在这片土地之上。</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下榻于小镇上的“汉庭优佳酒店”。</p> <p class="ql-block">  3月18日,第二天早上,我们7:30分就出发,想着赶早去梯田花海人要少些。</p> <p class="ql-block">  没成想进入山道,进入民生村却没见到一人一车,真怀疑我们走错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随着山道的渐渐上升,小路穿山腰蜿蜒而过,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花海,于是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站在石子路上,开始俯视、仰望!惊艳、赞叹!独家观赏!</p> <p class="ql-block">  只见花海梯田一片金黄,层层叠叠,气势磅礴,如海之波浪般随山势而起起伏伏,据说这花海有五百余亩呢。</p> <p class="ql-block">  古朴的村落与漫山的油菜花交相辉映,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行走其间,又仿佛童心回归,放肆撒野。</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花丛烂漫,花香袭人,花间一条石阶迤逦而上,像是走进了童话里,还是踏入了梦幻里?那山顶一排徽式建筑,更增添了一抹江南韵味。</p> <p class="ql-block">  油菜花绽放在清晨的暖阳下,摇曳在春风里。单独一株便风姿绰约,汇到一起便成就了这炫目之花海。</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油菜花开遍了漫山遍野,开遍了沟沟坎坎,层层梯田,微风一经吹过,浪涛滚滚,又似道道黄色的闪电滑过,使这花海有了灵性,也有了俏丽的动感。</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春天随着国内疫情的减缓款款而来,油菜花的默默盛开,不经意间惊艳了这个三月,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哦,怎么会没人来观赏?这不应该啊?至今没解开这个谜……^_^</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没人打扰的花海中自由徜徉,爽歪歪的好不惬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待了整整二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导航地图的盘山道下山,前往山脚下的罗源3D彩色村。这是中国第一个彩色3D村。然而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前往。此次春暖花开时,我们来到了这里,就想看看中国首个彩色3D村是什么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  10分钟后,我们已到山脚下,导航提示罗源村就在前方,只见路边有一条新修的石阶直通山顶,好奇的我们停下脚步登了上去。</p> <p class="ql-block">  一路攀登,一路回望,罗源村宛如一团织锦镶嵌在浓绿的山坳之中,彩色的墙瓦在绿色青山的环抱中显得格外鲜艳,村后是一大片梯田,就连油菜花也盛开出彩色花蕊,好清新哦!</p> <p class="ql-block">  你见过粉色的油菜花吗?你见过深菊黄的油菜花吗?在这满山片野的黄色梯田花海里,这些色彩让花海更有了生气,也更加妩媚多姿!</p> <p class="ql-block">  还没进村,路边的宣传画廊就展示了彩色村的美貌。据说这里最早在明朝时期就有人居住,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2014年,中国美院的一群画家来到了这里,他们要为这座古朴的小山村美美容。整个村墙面、围墙及晒谷场被涂上了七彩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村委会设在村口连接大路的广场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出来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也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西边是一座古老的徽派建筑,走进一看原来是“于氏祠堂”。据记载,村里于氏在700多年前便来到此处,但是于氏并不是罗源村的祖先,最初的是罗氏,但是罗氏是何时建村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年代更久是不可否认的。</p> <p class="ql-block">  村子的入口处有一座漂亮的“七星亭”坐镇,罗源溪穿村而过,给村庄带来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  其实,罗源村和国内很多的小山村一样平凡得无人知晓,这里大部分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年轻人则大多走出大山去打工,它只</span>是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靠山生活的淳朴小村落。</span></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庄,村子里的农舍民居都被刷上了七彩涂料,色彩间搭配协调错落有致,并且在农居的山墙上到处均涂鸦了3D画。</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彩色的绘画之中,一幅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3D画被绘在了房前屋后的墙壁上,古朴的小山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如同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冲破墙壁的“大象”</p> <p class="ql-block">地震后的“断路”</p> <p class="ql-block">破堤的“通济湖”</p> <p class="ql-block">动画片里的“海豚”</p> <p class="ql-block">动画片“飞屋环游记”</p> <p class="ql-block">水帘洞中的“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森林中的“考拉”一家</p> <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这些3D画在当时是多么的稀罕,用当下时髦的话讲,罗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p> <p class="ql-block">  即将消失的“人行横道线”!</p><p class="ql-block"> 随着3D画在各地流传,罗源村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独一无二了,游人几乎为零,再加上也许是资金问题,也许是管理无序,许多画像已荡然无存,特别是在地面上的图案已经消失。</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山,经过通济水库末梢,这里的景色一下子吸引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湖面的尾梢地段犹如滩涂湿地,一座古老的三孔石拱桥横跨湖中,湖对岸青山环抱着彩屋倒映在水中,一副标准的江南水乡画卷。</p> <p class="ql-block">  20分钟后,导航将我们带到了这里——新光村。看网上介绍:这里原来叫灵岩古庄园,它始建1738年,是一个充满浙商300年传奇经历和故事的江南大院,人们称它是徽派建筑和杭派建筑的博物馆,这里保存了近20幢古建筑,上面的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等工艺精湛,墙书壁画碑刻内涵丰富,时称“金华第一家”,号称江南的乔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对这里的地形不熟,不知道村口在哪?询问后告知“只要有桥都可以进去”。</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就近停车,从一条名为“瑞恭桥”上而过,该桥横跨于茜溪上,由条石砌成,在桥溪岸上留存古树两株,为百年的榆树,另一棵是有数年的黄连木,枝繁叶茂,见证着古村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  过桥后步入这条羊肠小道,两旁满枝盛开的樱花迎接着我们,仔细观察,原来这里是一个小广场,有一半均是餐饮小吃,正值午餐时间,我们顺带点了大馄饨和杂粮煎饺垫垫肚子。</p> <p class="ql-block">  全场只有我们两个游客在觅食,直呼,不在节假日出来游玩真好。在这里,吃到了久违的妈妈味道……^_^</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北边就是网红的打卡点“二十九间里”。为什么说这里是网红点呢?因为在政府大力修缮古庄园的同时,青年创客进驻于此,成为青年创业基地,他们让这呆板的古宅焕发了生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渐渐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span></p> <p class="ql-block">  廿玖间里,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灵岩公长子静斋公的住房,也是远近最大的单幢古屋。</span>南北各十间,东中西各三间,有六个大小天井,五个大小台门,设有八道防火墙,楼上楼下都设有回廊,就像迷宫一样。</p> <p class="ql-block">  一走进二十九间里,迎接我们的是一棵通红的且挂满许愿牌的许愿树,过道两旁粘有无数个现代木牌:青创园、大学生创业基地、放心消费示范区、以及25家入住品牌商户等等。</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来到创业基地第一井,周边众多小商铺(文创、咖啡厅、首饰店等)簇拥着一个小院子,院子中间摆着桌子和椅子,对创业者们来说这里是露天会议中心,对游客来讲,这里是休息喝茶聊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廿玖间里的住户已经不再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是一群青年创客,在他们的创客空间有搞书画创作、小酒吧、青创咖啡的,篆刻、剪纸、旗袍的……</p> <p class="ql-block">友间小酒屋、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喝着小酒,望着窗外,有没有一种回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青创咖啡</p> <p class="ql-block">诗画园地、</p> <p class="ql-block">德忆轩书画院</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妇女之家”哦</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就喜欢吃的“梨膏糖”,纯手工制作。</p> <p class="ql-block">  走入第二井,这里是青年宣讲,这些创业者们喜欢把自己称为“掌柜”——四方的天井,古老的门墩,高高的马头墙,还有那三尺方的木质门面,活脱脱的一处旧时店坊。</p> <p class="ql-block">  这些掌柜的“店”都有非常文艺的名字:于葙子、一木一叶、坊绘华东、花间集、古木根艺等等。</p> <p class="ql-block">  移步一景,美景与创意、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碰撞和融合,在这里产生了奇妙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草帽之歌</p> <p class="ql-block">  廿玖间里的各个小店,都是自谋职业的年轻人发挥一技之长独创。店里陈列品明码标价,无售货员,欲购者自选划卡取货即可。</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窗台下,悬挂着一个个“心愿牌”,心诚则灵。</p> <p class="ql-block">  走出二十九间里老宅,通往前村的是一条“能量”巷,古老斑驳的墙壁上描绘的都是一些经典哲语、励志名言、幽默段子、俏皮句子,走过这里的人们不自觉的都会激发出一种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出来这条能量巷左拐,就是一道吐槽、发泄的留言墙,在这里你可以毫无顾忌的随意表达自己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不拘一格的留言柜,可以在此尽情的倾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老屋迷宫的徘徊,</p> <p class="ql-block">  经过“双井房”,据说是庄园中最精致的建筑,“八间八弄双个井,就是不见有水井,原是井字和天井,书香门第出举人”。</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墙面似乎在向游客述说着它的历史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小巷让人浮想联翩,巷子的另一头会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巷子的尽头醒目的“人民公社好”让我浮想联翩,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村委会所在地,门口是一个大广场,停了不少车,此时我们才发现,这里才是进村的正道哦。</p> <p class="ql-block">  新光村俗称廿五都朱宅新屋灵岩古庄园。清乾隆年间,该村始祖朱可宾(灵岩公)开始在杭州、湖州一带经营木材、靛青染料和茶叶生意,富甲一方,号称"朱百万"。灵岩公自己赚了钱,不忘乡亲百姓,他赈灾济贫、修桥铺路、建渡口、开办免费学堂等。他花重金从杭州请来高人为其设计规划大庄园宅邸。</p> <p class="ql-block">  灵岩古庄园以四进厅堂为中轴线,<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池塘(放生塘)名叫道德仁池,</span>东西分别六幢厢房,两横两纵的井字街巷,设计精妙考这庄园的脉络非常清晰,堂道宽敞。青砖马头墙,这是典型的徽派风格。</p> <p class="ql-block">  正对水塘的就是灵岩公故居“十三间里”,步入灵岩公故居,首先必经村民称它大厅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诒㲄堂”,</span>“诒㲄”我回来查了一下有着五谷丰登、乐善好施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诒毂堂有四进厅堂,厅厅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三个天井,井井都给我们带来世外桃源那安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朴素古老的这座江南“乔家大院”里,我们不仅仅是了解了历史,感受到了传统的文化,还有难得一时的简单生活和惬意心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陷入困惑,但当走进这样的老房子,时间仿佛变得缓慢,午后的阳光柔柔的撒在地面和墙面,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原本的计划是去“上河村”看鱼鳞壩的,结果将导航输错了,把我们带到了义乌上河村,无奈之下,我们决定返宁,留些遗憾下次再来吧!</p> <p class="ql-block">  匆匆的两天试驾之行,不仅游览了江南浦江古迹,了解了历史、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新科技能源汽车带给我们的快乐,为后续的长途旅行铺垫了强大的安全系数!2021年的国内之旅就将从这里开启………^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