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敦煌市东街小学四(3)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分享

红玲儿

<p class="ql-block">让灵魂拥有温度、让阅读成为习惯。</p><p class="ql-block">学习家庭教育,从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开始!</p><p class="ql-block">乐读悦分享,这里是东街小学四(3)班推进“落地”家长学校共建,共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线上家长分享会。</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我们学习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教学的主战场在学校,</p><p class="ql-block">育人的主战场在家庭。</p> <p class="ql-block">张盛羽同学分享励志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认真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我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家校合作,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各显特色的,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依存、共同提高、不可分割。单一的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存在着不足之处,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力。</p> <p class="ql-block">老师与家长的最佳关系,是合作关系。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悉心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殷切教导。</p><p class="ql-block">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p><p class="ql-block">那么家长就要给小树提供营养,帮助小树扩张根系、向上生长,</p><p class="ql-block">而老师就要修枝剪叶、完成社会化和自我同一性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幸福感,同时培养孩子的品行与人格。</p><p class="ql-block">学校教育要承担的,就是教会孩子适应规则,掌握知识,学会学习。</p><p class="ql-block">最好的家校关系,就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言行受家长影响,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p><p class="ql-block">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是老师的,是家长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p><p class="ql-block">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就先去做什么样的人。</p> <p class="ql-block">真爱孩子。</p><p class="ql-block">家长要真正关爱孩子,熟悉孩子,&nbsp;理解孩子,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对孩子光有爱的热情还不够,还要有爱的能力,更要有爱的艺术,放松了不好,过严也不好,要宽严结合,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家长垂范。</p><p class="ql-block">家长的思想道德、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家长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家庭活动,并以自己的良好人格,文明的言行,创新意识,孝敬长辈,尊重他人的行为,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去感染自己的孩子。不要只去怪孩子不认真负责,想想我们有没有得过且过的思想,不要只去怪孩子不勤奋学习,想想自己晚上有多少时间在看书、学习、工作。因此家长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用心激励。</p><p class="ql-block">孩子只有时时受到表扬、激励,才能不断生出上进的动力。教育孩子时正面引导赏识比直接批评惩罚效果好十倍百倍。有句话叫“说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要学会激励、赞美孩子。</p> <p class="ql-block">绝不放弃。</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弃,希望家长在孩子表现不太好的时候也不要放弃,也许你的孩子成绩在班中平平,也许你的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一直改了又犯,你绝不能放弃,你再坚持一次也许那就是最后一次,你的孩子从此开始学业进步,坏习惯也彻底改了。</p> <p class="ql-block">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nbsp;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认真督促。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小动作不断,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p><p class="ql-block">仔细检查。虽然父母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不一定天天有时间,但也要经常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nbsp;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p><p class="ql-block">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功课。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性不一定十分明确,因而,孩子的自觉性不可能像我们成年人想象的那样自觉,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自觉、或不认真现象,少不了家长的督促提醒,所以需要家长负起责任来,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和鞭策者。</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愿意放弃一些休闲,多一点付出,那么一切一定会更好,努力之后总会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教育要有惩戒!</p><p class="ql-block">惩戒有度,孩子成长才能有路。</p><p class="ql-block">教育最大的无奈是:老师不敢管,家长不舍得管,外人不方便管!长此以往,受害者最终是孩子!</p><p class="ql-block">在校有“严师”一路护佑,给予知识上的传授与方向上的把控。</p><p class="ql-block">在家有父母一路情深,立规矩、养习惯,在孩子犯错时给予及时教导与鞭策改正。</p><p class="ql-block">有了老师的教,再加上父母的育,教育这件事才算完整。</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是最好的家校共管、分工合作的教育模式。</p> <p class="ql-block">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nbsp;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身努力。</p><p class="ql-block">只有三股绳拧到一起,孩子们才能创造出一个灿烂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假如我们能与他们做朋友,多一点沟通交流,少一点打骂,多一点信任理解,少一点猜疑,那么我们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材。</p> <p class="ql-block">真诚期待家长与老师同心通力的合作,让孩子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的天空里。</p> <p class="ql-block"> 家长心得</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学习最朴实的家庭教育,才能给孩子更温暖的依靠,才能给孩子指导更适合的成才方向。</p><p class="ql-block">组 织:东街小学四(3)班家委会</p><p class="ql-block">参 与:东街小学四(3)班全体家长</p><p class="ql-block">策 划:班主任任老师</p><p class="ql-block">分 享:王晨静妈妈</p><p class="ql-block">图 片:杜雨凌妈妈 马润华妈妈等</p><p class="ql-block">编 辑:王晨静妈妈</p><p class="ql-block">审 核:张盛羽妈妈</p>

孩子

家长

教育

老师

家庭教育

学习

家校

父母

学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