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美人间四月天,多坊联动促教研。4月2日上午,应宝鸡高新三小的邀请,启文小学一行五人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参加了由高新三小承办的“宝鸡·西安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活动中高新三小的索淑宁老师和西安汝敏老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姚辉分别提供了一节研讨课和示范课,课后思政科教育专家进行了点评并做了思政课教学微报告。</p> <p class="ql-block"> 会前,高新三小的领导向与会人员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对到会的名师专家一一作了介绍。</p> <p class="ql-block"> 索淑宁老师带来了三年级道法研讨课《请到我的家乡来》,她知识储备丰富,教态优雅,教学设计层层推进。首先借助教学视频,全方位展示了美丽家乡——宝鸡的风景名胜、风俗文化、美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然后引导学生为家乡设计名片、进行代言,深入挖掘家乡的文化;最后,她借助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启发学生不仅要爱家乡,建设家乡,更要爱祖国,建设祖国,使学生爱家乡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激励学生将学习落实到行动中。</p> <p class="ql-block"> 姚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二年级道法示范课《大家排好队》。姚老师设计的活动精彩纷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道法课的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将生活再现于课堂,唤起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从道德上提升,法规上遵守,从而解决学生学习及生活中面对的诸多问题,教导学生从小学会排队,树立规则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教学示范活动后,西安市碑林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汝敏老师结合思政课的特点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最后,汝老师就《如何上好小学思政微型课》进行了微报告,她从微型课的概念、存在问题、设计技巧,设计理念等多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解,她的讲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方法指导和教学课例,便与学习和掌握,为与会老师带来了一节视听盛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 (梁艳平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明白了要上好思政课:一要研读教材体系,准确把握课时目标;二要以课为依托,精心设计活动,用接地气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事例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体验、讨论中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感悟应该怎样做,润物细无声地导思导行,给学生们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三要重视课堂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励性评价要及时、具体、多元,做到心里有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四要注重课后作业的设置,将课堂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延伸,让导行落到实处,发挥好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 (任利利老师)观名家上课,让我更进一步地理解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性质。我深深感受到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老师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将生活情景再现,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辨论,比赛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升思想认识。这门课最终的目标是为学生“导行”。不仅在四十分钟的课堂达到为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规意识,达成导行的目标,更要将课堂的学习成果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布置可视可操作的课外导行作业,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改变。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努力实践,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乔萌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学到了不少关于思政课教学的启示:一是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探索新的“打开方式”。多设计小组讨论环节、抢答环节,鼓励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在同龄人的对话中实现感情上的共鸣;耐心倾听学生观点,关注课堂生成;学生回答完问题,及时给予增值性评价,给孩子信心和引导。二是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和学情, 灵活运用探究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以及先进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课前重探究:明确课时、理清思路;做好预习引导、布置前置性作业,师生共同准备背景资料;课中重体验:用完善的教学设计、新颖活动、特色板书及情境吸引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教室里的“发光体”;课后重实践:布置延伸性作业,把教材内容带入生活,后续跟进观察动向。总之,作为老师,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孩子们的学习真正发生。</p> <p class="ql-block"> (张婷老师)此次听课活动,改变了我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原来思政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上得如此生动有趣。这也启发了我去思考:自己如何才能上好思政课?又如何将它和课程与思政结合起来。我想,上好思政课,首先要做到:整合知识架构,不要将眼光仅仅局限于一本书,要立足于整个学年,整个学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有针对性的内容,要让学生脑海里形成知识体系,随时调用,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第二,作为教师要想上好思政课,就必须要认真备课,内容死板、欠缺的课堂,很难赢得学生们的回应,也很难真正的做到把知识教给学生;第三,要巧用方法,要想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就应该用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设计符合学情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重视增值性的评价等等,都是用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表达自己。思政课最终的目的是为学生“导行”,只有抓住课堂,学生将课堂的“学”延伸到课外的“做”,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p> <p class="ql-block"> 此次学习活动,老师们都收获满满。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会将习得的宝贵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实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加速推进我校思政课教学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