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下集,请继续看阅!

阿子营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4日,郗指导员和夫人在大同参加六连五十年庆典后,来到寿阳和战友相会;前左:黄文兴 嫂子 指导员 管万红 ;后:李振新 张宝珍 霍海忠 王怡英 蔡战英;</p> <p class="ql-block">  何宗炳:四川资中,1974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何宗炳在山东泰山中天门,2019年;</p> <p class="ql-block">  吴定文:四川资中,1974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吴定文夫妇</p> <p class="ql-block">  薛克新:甘肃酒泉,1974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薛克新夫妇</p> <p class="ql-block">  王复兴:甘肃酒泉,1974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王复兴</p> <p class="ql-block">  张延年:甘肃酒泉,1974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张延年</p> <p class="ql-block">  黄文兴:四川广汉,1975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黄昆仑:四川广汉,1975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黄昆仑</p> <p class="ql-block">  管万洪:四川广汉,1975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管万红</p> <p class="ql-block">  邓文全:四川广汉,1975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邓文全</p> <p class="ql-block">  朱太和:四川广汉,1975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朱太和</p> <p class="ql-block">  雍岱磊:山东肥城,1975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雍代磊</p> <p class="ql-block">  师恭启:河南原阳,1976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师恭启</p> <p class="ql-block"> 吴德清:江苏盐城,1977年入伍;</p><p class="ql-block"> 指导员的回忆写的很好,让我们想起了很多过往的人和事。陈春华友转发的关于宣传高玉身的文章,读后令人感动,八连精神在地方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这是八连人的荣耀。今天我们应该怀念他们,传承八连硬骨头精神。</p><p class="ql-block"> 吴德清</p> <p class="ql-block">  吴德清夫妇</p><p class="ql-block">《感恩所有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作者:吴德清</p><p class="ql-block">仲秋的早晨,没有了夏天的燥热,有了一股丝丝的凉意。刚退休的我,心境也渐渐地沉淀了许多。</p><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几十载,终究在这个秋里感受到落叶的情怀,没有了枝繁叶茂的繁华,只有微凉的秋风、淡淡的蓝天,心再无杂念,在余下的光阴里,用我简单的念想和过去的往事守着一份清淡,染几许墨香,感恩所有遇见!</p><p class="ql-block">曾经的曾经,是那么的远,又是这么的近。校园里的铃声,仿佛就在耳边响想,那个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少年好像就在昨天做着青春的梦,时光渐老,梦醒时分,一切过往的风景,在岁月的枝头留着美好,就如我浅浅的文字记载着春夏秋冬的潋滟风光。</p><p class="ql-block">忆往昔,峥嵘岁月,十多年的部队生涯,练就了顽强的意志,传承了红色基因,在我生命中始终放着光芒。就如这一望平川的盐阜大地,被金光染黄的秋色。这是一幅平原上最美的画图,这是我一生中最灿烂的一页。虽没有什么高官厚禄,却是我走过的岁月里,显得最明媚而安暖的时光。也是我人生旅途中最曼妙的一段风景。如今回放那些熟悉的微笑、那些操场上摸爬滚打的身影、那些崎岖道路上的颠簸、那些冰雪路上一同斗风寒的热情、那些五湖四海的友情,无不编辑着今天幸福的篇章。</p><p class="ql-block">退去戎装,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带着军人的本色走入中年时光,历经风风雨雨,遇见了一路上的人和事,看到了春光的明媚,感受到夏天的火热,还有秋色的静美,冬阳的温暖,当然也有绵绵的雨季,也有狂风暴雨的侵袭,也有寒冬腊月的考验。终于走过来了,走向太阳夕照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如今,细细回想,这些过往的云烟,依然在岁月的枝头慢慢地飘荡,依然在我的心头落下丝丝雨珠,滋润着我的心田,流出阵阵墨香。熏染一世情缘。我感恩心灵窗口流动的景色,感恩温暖我心灵的人和事,感恩一生所有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王培杰:河南新乡,1977年入伍;</p><p class="ql-block"> 《当兵的回忆--千里大调动》</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培杰</p><p class="ql-block"> 77年春天我们刚从汽车39团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被分到二营八连不久,我连就接到了调往吉林配属28基地国防施工的任务,全连立即进入了兴奋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保养车辆,准备物资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终于等到出发的日子,头天装好车第二天早上营长来我连驻地宣布完配属命令,我连李副连长发出蹬车出发命令(当时秦连长还在探家休假不在连队)。一支由46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浩荡荡就从马街出发了,头尾延绵数公里,在丛山峻岭穿梭,在盘山公路上盘行,弯弯曲曲,场面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了阿子营团部驻地,团里对这次调动很重视,专门为我连开了一个出征欢送会,把团招待所的一头700多斤的大肥猪杀了(据说是70年从新疆带来的猪,养老七八年了一直没舍得杀)招待我们,大肥膘真有一菜刀厚,真香啊!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以后再也没吃到那么香的猪肉了。饭后团首长做了一个简短的动员就出征了,一营的战友敲锣打鼓夹道两边,欢送我们出征,就像上战场一样,使人热血沸腾激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下午到了昆明秧田冲火车转运站开始装火车,为了在有限火车皮数量内把汽车都装上火车,采取的是汽车背汽车的装载方法。和我们连一起装车的还有109团的一个连,他们是到北京执行施工任务的,还有基地司令部机关小车队的两辆北京吉普到北京大修的北京吉普,组成了一列长长的军列。</p><p class="ql-block"> 一下午都在装车、加固,平板车加闷罐车40来节,等装完车天也就快黑了,晚饭吃的是军用罐头下挂面,是炊事班的高玉身班长带领炊事班在野外用行军锅做的,别有风味大家吃的都特别香。可能是为了保密,装好车后并没马上挂车头走,但最后还是被苏联侦查卫星发现,据内部资料说中国从云南调了一个机械化团到了东北某地。</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也是在闷罐车里睡的,规定不许下车,正在梦中“咣当”一下把我们惊醒了,然后我们的军列就出发了。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挂火车头时,把我连的大黄惊跑了,那是山西大胡子班长(69年的老兵想不起来他叫什么了)养了好几年的大狼狗,是我连看车场护营区的好帮手,它只咬闯入营区老百姓,见了穿军装的不管生人熟人都不咬。跑了真可惜。也可能它不想离开云南的红土地。为此大胡子班长伤心了好几天。</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军列出来昆明走成昆线、宝成线、京广线、京哈线一路向东北,一直跑到了吉林的朝阳镇火车站,历时5-6天,行程近4000多公里,到达了靖宇县28基地,开始了国防施工任务,也就有了赫赫有名的丑八连的故事,因为我连的车号是丑9-89……,所以28基地的都叫我们丑八连。后来在28基地也发生了很多故事有好事有坏事,反正我们连在28基地是出了名了,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王培杰</p><p class="ql-block">《石磨改电磨》</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培杰</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们连到28 基地的第二年冬天,东北的冬天是漫长的,从九月到来年的五月都是冬季。在70年代,东北的副食供应是无法保障的,冬天基本上没有新鲜蔬菜可吃,大部分时间,都吃冬储菜老三样儿,白菜、萝卜、土豆。等过完春节到了四、五月份,存储菜吃的吃,烂的烂,已所剩无几。在冬储菜已吃完,鲜菜还没下来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炊事班做饭最难的时候。从云南来时带来的腊肉,鸡蛋粉,罐头在头一年都吃光了。当时,有时候只能煮一锅萝卜汤,炸点儿黄豆当菜吃,秦连长看到这种情况,就想东北产大豆,这大豆供应比较多,能不能把它做成豆腐改善生活。说干就干,他到三道湖旁边一个叫什么屯的村里,找来了一套农村磨面用的石磨,石磨太大得用驴拉,可连里边又没有驴,怎么办,总不能买头驴吧!活人还能叫尿憋死,他把我们修理班叫去,给你们修理班一个任务,把这个石磨给我改成电动磨。当时修理班的班长是刘光彩、副班长孙洪华、邓文全,他们负责机械部分,六九年的老木工张亮全负责制作做豆腐用的模具,我负责电器部分。怎么才能让石磨转起来?开始想用曲柄联杆机构,和个人用的小石磨一样磨拐豆腐,后来行不通,于是就采取了把下扇磨盘中间打了一个洞,用根汽车半轴前头固定在上半扇磨盘上,再从下扇磨盘穿过去,中间镶上套管,按上轴承和油封,磨底下安装在一个汽车后桥。半轴插到后桥里,电动机和后桥直接连接,初步成型。我找到在28基地修理连学习时认识的新乡老乡,他正好负责那片儿的配电室管理工作,跟他一说,专门给走了一套动力线,接线一试验,转数太快,后来邓文全他们又加了个汽车变速箱,才把速度调下来,成功了!最具有汽车兵特色,也最昂贵的电动石磨诞生了。豆浆是磨出来了,可是没人会点豆腐,孙洪华他们几个山东兵,在老家见过做豆腐的,不知从哪儿搞来一坛卤水开始点豆腐,第一次点过了,有些苦,第二次点轻了,没出多少豆腐,经过几次试验终于做成了豆腐。从此,我们连队不仅吃上了豆腐,早上有时还可以喝上豆浆。食堂两边是通讯连和卫生队的食堂,她们很是羡慕。</p> <p class="ql-block">  王占壁: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王占壁</p> <p class="ql-block">  李振新: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李振新</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孙德富: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孙德富</p> <p class="ql-block">  葛扣义:江苏盐城,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葛扣义</p> <p class="ql-block">  蔡战英: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蔡占英</p> <p class="ql-block">胡贵福: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胡贵福</p> <p class="ql-block">  霍海忠: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霍海忠夫妇</p> <p class="ql-block">王怡英: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王怡英</p> <p class="ql-block">  张宝珍:山西寿阳,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郗指导员在山西寿阳;</p><p class="ql-block">张宝珍 郗指导员 王怡英</p> <p class="ql-block">  刘庆寿:江苏盐城,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刘庆寿</p> <p class="ql-block">  明国辉:江苏盐城,1977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明国辉</p> <p class="ql-block"> 平海军:江苏盐城,1978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平海军夫妇</p> <p class="ql-block">  倪一春:江苏盐城,1978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倪一春</p> <p class="ql-block">  陶家山:江苏盐城,1978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陶家山</p> <p class="ql-block">  吴锦云:江苏盐城,1978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吴锦云</p> <p class="ql-block">  骆金宏:江苏盐城,1978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骆金宏</p> <p class="ql-block">  周学顺:江苏盐城,1978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周学顺</p> <p class="ql-block">  程能清:浙江衢州,1979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程能清</p> <p class="ql-block">  徐文和:浙江衢州,1979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徐文和</p> <p class="ql-block">  张国庆:江苏南京,1979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刘 钧:江苏南京,1979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于 宁:江苏南京,1979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毛洪德:浙江衢州,1979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毛洪德</p> <p class="ql-block">  王同超:北京籍,1980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王同超</p> <p class="ql-block">  高瑞云:北京籍,1980年入伍;</p> <p class="ql-block">  高瑞云</p> <p class="ql-block">汽车三十九团八连山西1969年战友联谊会于2018年9月28日-29日在大同举行</p> <p class="ql-block">  汽车三十九团八连战友新乡联谊会于2021年4月19日至22日在河南新乡举行!</p><p class="ql-block">前排:周秀河 聂文海 吴定文 郗育生 王存肖 胡文庄 李振中 郭庆华 张维琴 夏彩娟 杨桂莲。</p><p class="ql-block">后排:刘兴旺 倪一春 王培杰 平海军 陶家山 王怡英 师恭启 何宗炳 吴锦云 吴德清 曹国泉。</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汽车三十九团八连的老战友们: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八连战友分别至今已经四、五十年了,年轻的战友即将接近花甲,年长的战友已经进入古稀。健在的老战友每天借助微信平台进行交流,深感幸福和欣慰。但不可否认的是,岁月正在逐渐使我们变老,很多老战友已经离世而去,这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自1969年汽车八连成立到1981年八连解散,自始至终经历了八连的发展历史全过程,我和战友们一样,对八连充满了热爱和思念。</p><p class="ql-block"> 闲暇之余我在想,怎样能够留住我们这份战友情战友意,我想到了吕喜增和陈春华制作的战友相册,我们何不可以再制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战友相册呢?较为全面的反应八连的生活成长发展经历、较为全面的收集八连战友们的信息记录下来,永存我们心中不是更好吗?</p><p class="ql-block"> 想到这些,我随即联系了郗育生、吕喜增和陈春华,得到了三位老战友和群内老战友的积极响应,战友相册的编辑事项就立即展开了。成立了以郗育生老指导员为总领、我和吕喜增、陈春华、王让青、何宗炳、王培杰、吴德清为成员的“编委”,在八连两个群百多位战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我们八连的战友相册编辑事项。</p><p class="ql-block"> 八连的老战友们:在部队我们团结奋斗、亲如兄弟,后来分别了四、五十年,音信全无,是国家的强大,国家科技科学的发展,手机微信给我们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山南海北的战友们又联系在了一起,希望八连的战友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保重自己的身体,带领儿孙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来日方长,望战友们多交流,多鼓励,心情好,定会健康长寿,生活美满幸福!</p><p class="ql-block"> 《无悔的年华--汽车三十九团八连战友集》制作完成了,她成功展现了八连发展历史和八连战友的风采,这种反应整建制连队历史的相册,定会得到战友们的喜爱,但由于时间久远收集信息有限,难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希望战友们谅解。再次感谢编委和全体战友们的努力,感谢吕喜增、陈春华二位战友的编辑才华,为战友们制作了这样精彩的相册!真诚的谢谢全体战友们!最后,恭祝汽车八连全体老战友身体安康!生活美满!阖家幸福!</p><p class="ql-block"> 龚 华</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2日</p> <p class="ql-block">  庆“八一”建军节,《八连战友集》和战友们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2021.08.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