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如何正确陪伴和疏导孩子呢?曾经对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提出在备考阶段最希望父母为你做什么?最不希望父母做什么?根据孩子们的想法,梳理了六多六少:</p><p class="ql-block">1.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考试结束后,提醒孩子找出失分点和失分原因,但不要太在意分数和名次,因为每一次题的难度不一样,更不要总是和某个同学进行比较,打击孩子的自尊心。</p><p class="ql-block">2.多一些服务,少一些抱怨.</p><p class="ql-block"> 这个阶段孩子身心疲惫,心灵需要滋养,身体需要营养,环境需要温馨,要多疏导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多创造温馨气氛。不要总说,我天天为你做什么都没有怨言,还花钱给你补课,你为什么还不高兴,还不好好学习?这样的道理孩子都懂,但再说出来,孩子听了心里会很烦。</p><p class="ql-block">3.多一些陪伴,少一些唠叨.</p><p class="ql-block"> 无声的陪伴是最好的陪伴,这个时候无论多么喜欢说话的家长都要练习少说话,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只要在家陪伴就好。</p><p class="ql-block">4.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吵闹.</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长经常吵架,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克制自己,不要不顾孩子感受,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儿就吵架,更不能因为管孩子意见不一致,就生气吵架,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笑脸,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安心学习。</p><p class="ql-block">5.多一些自由,少一些强制.</p><p class="ql-block"> 不要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行让孩子补课、去自习室,或者干脆不让孩子有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这样强制孩子,一方面会打乱孩子的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学习效率低下,这样会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6.多一些平静,少一些烦躁.</p><p class="ql-block"> 孩子本来就压力很大,心情容易烦躁,结果家长比孩子还要烦躁,孩子天天看着我们烦躁不安的样子,心情会更加烦躁,家长必须保持内紧外松的状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平和的心态,减少烦躁心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