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将军故里行——记株洲市二中初中部2005班姜锦烨同学参观杨得志故居

姜炳炎

<p class="ql-block">  4月4日上午,清明假期,我和家人沿着南洲大道右侧,穿杨得志公园牌坊后左转前行,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得志故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p> <p class="ql-block">  杨得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戎马一生,从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到1979年指挥自卫还击作战,亲历了我军几乎所有时期的战争,从士兵成长为总参谋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  正对着渌口博物馆,便能看到一座杨得志铜像。他正挥舞着手臂,好似在慷慨陈词,观之令人心生敬意。戎马一生,魂归故里。在杨得志铜像脚踏的这片土地上,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从杨得志故居穿过竹林,再走一段路,可以看到一座恢弘的建筑——渌口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个新建成的渌口博物馆,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设有杨得志上将生平业绩陈列展厅。一个个篇章看过去,就能够看出他为人民征战一生的传奇和忠魂。</p> <p class="ql-block">  步入渌口博物馆杨得志生平业绩陈列展厅,入口处的设计很显心思,左侧是杨得志革命军旅生涯的“时间轴”,右侧以多张照片展现了其不同人生阶段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杨得志上将“功勋卓著、忠勇双全”生平陈展更是独具特色,把杨得志前辈由一个旧社会里穷铁匠的儿子成长为开国上将的一生讲述透彻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伟大信仰,通过一场场血火战役、一件件历史事件、一份份党中央电令等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后人参观后肃然敬意陡然而生,爱国情愫猛烈激增,内心充盈激情满怀,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用革命前辈的精神指引我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走过展厅,杨得志的戎马人生展现在眼前:强渡大渡河、清风店战役、平型关战役、上甘岭战役等等,许多闻名中外的战役,都有杨得志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不时驻足细细地观看史料,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图片,一篇篇弥足珍贵的文献,一件件凝聚着对党和人民款款深情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  用文物讲述故事,用故事反映历史,用历史传播精神,用精神激励后人继续努力前行,为振兴中华民族贡献每个人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参观归来,杨得志上将生平业绩展厅的一句诗,久久萦绕脑海。展厅内容结束的地方,可见杨得志所写的一首古诗《参军旧址重游》。杨得志在诗的最后两句写道:“若问来路英雄人,无名更比有名多。”是啊,漫长的革命征途上,还有很多英雄干出了光辉业绩,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被人称颂的英雄,杨得志以诗颂扬无名英雄,胸襟情怀令人钦佩。而那些无名英雄,正如杨得志在回忆录里所说:“在象征革命胜利的红旗上,有他们赤诚的心,鲜红的血。”</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懂得了革命烈士们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尊敬他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卫祖国,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