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一个人到底喜欢阅读哪一类型的书,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四五岁喜欢的儿童书和四五十岁喜欢的经典小说,要从中间找出来链接的线条,会是一个挑战性的工作。你经历了婚姻的变故以及经历了瘟疫和战争,你目击了太多残酷的现实,无法理解的生活现象,要你来读一首简约的关于风景的抒情诗歌,你会怎样?如果你的祖父那一代人就已经学富五车,你在尚未出生之前就比任何一个乡下孩子更早的听见朗朗的读书声,我相信你在今后的人生中,所选择的阅读书籍一定有了基本的方向。而后者,一个乡下孩子,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乡村, 开始城市生活,我相信,在同样阅读《瓦尔登湖》的时候,这个乡下孩子(当然他已经长大)要比前者更加容易被梭罗感动和引领。从小就看见公鸡和狗在一起,从小就被田间里跳跃的鲫鱼弄得大声喊叫,从小就奔跑在砂石的乡间小路上,从小就从红色的灰烬里扒出来烤红薯的乡下孩子,他的骨子里或许就会告诉他一些阅读的信号。我自己就属于后者。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出生和家庭背景在参与到他的阅读生活中的时候,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你得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不喜欢乔尔-萨拉丁的作品。讲述一家三代人在年农场的生活,无数的农场生活细节里不时引申出来孩子健康成长的哲学,如何回应现代文明的冲击的思想。显然,你会说我喜欢恐怖故事或者《霍比特人》。如果你到过新西兰的马踏马踏小镇,那里就是霍比特人的村庄,你就可以看见生机勃勃的蔬菜,到处都有的野生刺莓,和推开小屋的门可以看见和门一样圆的日出,如果是夜晚,还有亲切柔和的满月。我知道你喜欢旅行,然而你却很少或者从来没有读过关于旅行艺术的书。我不能说这是遗憾,但是,你在托莱多,在盐湖城,在凤凰古城,在扎兰屯,你如果想要激活自己的旅行感觉,就应该借助于某些经典的作品,来指导自己的旅行生活。这意味着我们都是生活的学生。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他们喜欢旅行,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我推荐给他们阅读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他们只是口头答应,而保罗·索鲁在中国和其他地方坐火车旅行的经典书籍,他们总是置之不理。索鲁曾经提出来不可或缺的十大旅行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离开家;</p><p class="ql-block">2、独自上路;</p><p class="ql-block">3、轻装旅行;</p><p class="ql-block">4、带上纸质地图;</p><p class="ql-block">5、避免搭乘飞机;</p><p class="ql-block">6、陆路穿过国与国的边境;</p><p class="ql-block">7、坚持写日记;</p><p class="ql-block">8、读和目的地无关的小说;</p><p class="ql-block">9、如果非要带手机,尽量避免使用;</p><p class="ql-block">10、交个本地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值得我们参照。正是因为他的经验,让我总是喜欢在旅行的时候和地方上陌生人聊一会。有一次在德文港口小镇,我遇见一对夫妻,那个男士的打扮太像法国人或者意大利人了。后来我们就站在码头聊天,得知他是法国人,而身边的爱人是保加利亚人。哪怕在一树山走路,我都会和迎面而来的人打个招呼,有时候看见一个摄影师,就会站在他附近不愿吃,等他拍摄完,就和他说上一段话,结果他来自于捷克,和卡夫卡是同乡。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去伦敦旅行,带的书是瓦尔特-本杰明的《柏林童年》,谁曾想坐在我身边的一个老太太竟然就住在本杰明的阿姨住的那条街附近。那一年是狗年,我邀请老太太在扉页上用德语写下“狗年快乐”四个字,以至于我后来在谈论旅行的艺术的时候,总是描述这一段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我知道很多人去过非洲,沿着尼罗河,坐船直抵阿斯旺古老的商埠。然而,这个人回来之后,真是经不起时间的清洗,所有的印象都如过往云烟。他把这个原因归咎于时间的匆促以及导游的懈怠,甚至说埃及文明太古老了,古老得无法靠近。我想要说的是,他可以阅读《艺术的故事》或者《神话的力量》,凭借这些经典的思想光芒,就能够照亮斑驳的历史。找到一个借口不读书,过于容易,比如视力不好,记忆力下降,还有孩子吵闹,智能手机带来无数的信息。同样,坚信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经典,也有许多正确的理由。让一个高中生读懂《朗读者》不容易,而且有点色情引诱,但是,一个经历过人生往事的人来读《朗读者》就会深陷其中,复杂的感情被命运揉搓得无法触碰。几十年前,我在岳麓山下阅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那种心旌荡漾的激动还不如路遥的《人生》,然而,如今重读,才会被劳伦斯带到人性的巅峰,在那里,可以看见拼命付出的激情,如何燃烧成巨大的两个火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太多的人知道顾城,而同样是这些太多的人,他们连一首顾城的诗歌都记不住。他们只是知道某一句话,这对于了解顾城辽阔的世界无疑是一种亵渎。我常常建议朋友们有机会看看《万里无云》,有机会重读纸质版的《廊桥遗梦》,他们很忙。就《普罗旺斯的一年》来说,好像知道这本书的人很多,阅读了,并且实践其思想于自己的生活中又有多少啊?我不知道,也不预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1928年,我的湖南老乡沈从文,在一篇不到六页的小说开头处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p><p class="ql-block">“当真等我?”</p><p class="ql-block">“可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乎没有人记得这样纯粹的对话 ,没有人惊讶于这种单纯的透明的心思。阅读真是一件令人必需鼓起勇气的事情,如果没有梭罗说的“勇敢”的精神,我们会沉湎于低劣的作品,那会损耗我们的精神健康,而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我们喜欢夸夸其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越来越严重的失去了沉浸在一本经典当中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