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清 明</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 郑子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说到清明节,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道出了人们想念亲人的心情。<div>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br> 清明节的来历可是有一个故事的。相传战国时期,有个叫重耳的人,被追杀流亡在外,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饿晕了,这时他的忠臣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吃,重耳说等他当上国君一定会报答介子推。多年以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难过地回到了绵山,等重耳想起来为时已晚,介子推不愿意出山,最后重耳为了请他出山便放火烧山,可不料把介子推烧死了,重耳非常悲伤难过,就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而且在这一天不能放火,只能吃冷食。<br> 清明节的美食各种各样,有的地方吃青团子,有的地方是是吃子推饼,还有的地方是枣糕……<br> 清明的习俗有很多,比如:扫墓、踏青、祭祀、放风筝……可我喜欢的活动还是放风筝。<br> 记得去年清明节,我和奶奶去遗爱湖公园的草坪上放风筝,天气晴朗,到处都生机勃勃,花红柳绿。我拿着线,奶奶拿着风筝,风来了,我跑了起来,等到了时机成熟我便对奶奶说:“放!”奶奶松开了风筝,随着风越来越大,风筝也飞得越来越高。</div><div> <b><font color="#39b54a"> 希望我的难过被风筝带走,希望我的思念能被风筝带得更远,还希望风筝能把危险和病毒都带走。</font></b> </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清明忆亲人</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 王雨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回到老家扫墓、祭祖。<br> 清明节的来历是一位名叫重耳和介子推他们很饿,重耳饿得昏了过去,介子推用自己的肉把重耳救活了。重耳忘恩负义,当了国君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伤心不已,躲进绵山。重耳很愧疚,就派兵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予以补偿,不曾想介子推被大火烧死。所以,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命人当天不能放火,不能吃冷食,被称为寒食节,慢慢演变为清明节。<br> 清明节那天,妈妈教我折花,我疑惑地问:“为什么要折花呀?”妈妈说:“我们要去插花。”于是我学着他们的做法,先拿出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把两个角往上一折,就完成了。我越折越快,最后几秒钟就可以折完一朵花。折到一定的数量,妈妈叫我涂颜色。有的要涂白色,有的要涂黄色。我刚开始时,一涂就破了。我轻轻地涂,一笔都不重复,这才不会破。<div> <b><font color="#39b54a">我边涂边想起了去世的奶奶,眼眶不禁湿润起来,都快哭了。当我涂完最后一朵花时,我看了看外面的小雨,像极了奶奶的眼泪,慢慢地洒落着。</font></b><br> 我和妈妈来到了奶奶的坟墓,妈妈把花插到墓碑旁,又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祭拜着,心中无比惆怅。<br> 我不是特别喜欢清明节,因为清明节让我怀念起逝去的亲人,我的心异常的悲痛。<b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忆清明</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 黄思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清明》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笔下,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这一天悲伤的心情。<br> 清明的由来要从一个故事说起……春秋战国时期,重耳被人追杀,当他饿得快要昏死之时,大臣介子推不惜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救了重耳。几年后重耳登基为帝,封赏大臣之时,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伤心欲绝,去了绵山。由于绵山太大,重耳找不到他,于是又想了一计——放火烧山!可不曾想把介子推给烧死了,重耳悲痛欲绝,便把这天定为寒食节,又把绵山改称为介山。<br> 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节逐渐和寒食节融为一体,由于清明前一天正是寒食节,那天只能吃冷食,不能生火,不过清明节这天还是有很多美食,比如青团、子推饼、枣糕、清明果和馓子……<br>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已故亲人和缅怀烈士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俗话说得好: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随着清明的到来,天气也逐渐变暖了,成为了一个踏青的好时节。<br>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font color="#39b54a">古时的杜牧借酒消愁,现在的人们踏青散心。清明可真是一个不一样的节日。</font></b><br><br> 评: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从你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不一样的清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忆清明</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年级 丰锦程</div><div><br></div>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喜欢清明节,因为一到清明节就可以去看望胡子姥姥。<br> 清明节是有来历的。相传在战国时期,重耳被一群坏人追杀流亡到国外。重耳身边有一位大臣叫介子推,重耳三天没吃东西,被饿晕了,介子推毅然拔出一把小刀,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去,烤熟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但重耳当了皇帝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归隐山林后重耳为了逼他出山,便放火逼他出来,可惜介子推到死也没出来,重耳看见死在柳树下的介子推悲痛欲绝,便将这天定为清明节。<br> 清明节这天我会随着父母上山扫墓,买上纸钱,来到胡子姥姥的坟前,只见爸爸先在墓前烧香,再在地上画一个圈,然后在圈里放上纸钱。<div> <b><font color="#39b54a"> 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爸爸说:“不画一个圈,别人就会和胡子姥姥抢。”我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便乖乖磕头,爸爸嘴里念叨着:祝锦程考上好的学。</font></b></div><div> 我呢,则随着妈妈拔草,以防等会放鞭炮把草烧了引起火灾。不一会,爸爸拿出鞭炮,点燃,鞭炮声声,好像胡子姥姥在说:谢谢你们还记得我,我一定会保佑家人平安健康。</div><div> 鞭炮放完后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好像胡子姥姥正在下凡,还说:我只能帮你实现一半的愿望,还有一半的愿望要你自己用努力来完成。</div><div> 不管这是真是假,我都要努力学习,考上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来报答父母的养育和教育之恩。<br> 我喜欢清明节,因为每次清明节都可以去胡子姥姥的坟上烧香,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br> <div> 评:清明节是一个带有悲伤气息的节日,从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不一样的快乐,但衬托了你对胡子姥姥的想念之情,真情流露。</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忆清明</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年级 柴梓洁</div><div><br></div>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按公历计算的节日,且清明节还是一个节气,它是一个特殊的节日。<br> <b><font color="#39b54a">老师说历史书很小,小到不能把英雄波澜壮阔的一生都记载下来;老师说历史书很大,大到能将跟他一样的英雄都详细介绍给我们。</font></b><div><h3><font color="#39b54a"><b> </b> </font><font color="#333333">在这个清明,我对“英雄”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font></h3> 今年的四月一日,是英雄王伟牺牲的20周年纪念日,在王伟牺牲之前,教员曾问过他们一道题:歼灭机共有几发子弹?“256发子弹。”有人说道,这原本是标准答案,但教员却说:“257发子弹,因为在子弹用完后,敌人如果没被打败,你们要把自己和飞机当做最后一发子弹。”王伟做到了。面对美国的阻击,他用身体换来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尊严。<br> 经过我国外交方几年的谈判,美方终于发表了道歉信,捍卫了我国的尊严,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尊严面前,从来都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言。<br></div><div> 像王伟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缅怀这些为人民、为国牺牲的烈士们。我想今年的清明节,我知道该怎么做了。<div><br> 评:国之尊严,人民之幸福安康都离不开英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从你的作文中老师也明白了如何做,很有共鸣。</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年级 李美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来历是: 因为晋文公的父王小老婆造反,因此,他的父王派人追杀晋文公,其中晋文公带了一个大臣叫介子推,那简直叫穷游啊!生在皇宫中的晋文公当然受不了,介子推只好把大腿上的肉割给晋文公吃,可当晋文公复业后 就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悲伤地回了家,然后晋文公放火烧山,本以为他可以出来,可介子推活活被他烧死了,因此晋文公立了一个节叫寒食节,没错,正是清明节。<br> 在二零二零年疫情前,爷爷去世了,由于担心今年清明节人很多堵车,所以我们一家在清明节前的一个星期回乡祭祖。首先爸爸去商城里买了一些纸钱,然后搭车去龙王山。<div> 那时人不多,山上嘛,有一些坑也正常。爸爸拿了一根竹竿,“马上要上山喽!”爸爸说。前面是一个人,是用金雕刻而成的貌似是祭祀官,一分善良一分可怕。我并不怎么喜欢清明,甚至有几分恨。如果没有清明,那说不定世界上就不会死人了呢?!祭祀?!祭祀总得死个人,算是个迷惑行为吧!然后我看了几秒那个祭祀官,然后我“啧”了一声,这个山上时不时有一种诡异的声音。反正听不懂就对了,但我也不怕。离李家湾的墓地也就快到了,有的有碑有的没有。“数一数第七排第一个,那就是爷爷的坟。”爸爸抽了一口烟,那白烟如同白布一样飘在爷爷的坟上。就像医生说:“对不起,抢救无效。”盖上白布。这一口烟无比的疼和悲伤,然后我在一排排的数……第七个。“孝男,李松孙女,李美彤。”这字硬硬地刻在了石碑上,我又想起了爷爷,我上下学都是他接他送,以前我不珍惜,现在真的有点怀念,不!何止是一点啊?爸爸又拿起旁边的砖块,拿起包里的火机,“叮”的一声,火燃烧起来。那火是那么温柔和顺、美丽,如同爷爷和我说:“美彤啊,来看爷爷啦?”我淡淡地“嗯”了一声。爸爸又围着火画了一个半圆,然后跪了下来手握紧拜了三下,我也这样拜了三下。我再也不厌烦清明了……<br> 我希望下一个清明节可以快一点到,这样也可以快一点看爷爷。<br><br> 评:你是一个多么重情的孩子啊!你多么善于感悟生活中的情,老师看了你的文章不由得被你的感情感动,字里行间无一不透漏着对爷爷的怀念,全文叙事集中,感情真挚动人。<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 王瑾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要写的便是清明,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br>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清明的由来。战国时期,重耳走在荒郊野岭,突然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重耳,把自己身上的肉割给了重耳吃,可后来重耳当上进晋文公后忘掉了介子推的功劳。因此介子推回到绵山,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出现,便放火烧山,可没成想介子推被烧死了。为了缅怀介子推,晋文公重耳就把绵山改为介山,把这天定为清明节。<br> 不仅如此,清明节还有许多美食,如:青团、枣糕、清明果、馓子……各种各样,应有尽有。而在清明前后几天还会细雨交织,整个世界仿佛都雾蒙蒙的,天空仿佛披上了乌青的大布,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扫墓时。<br> 那次,天雾蒙蒙,阴沉沉的,像一个快要哭的孩子,爸爸带我去祭祀,到了山上,上面一个坟是太祖母的,下面一个是太祖父的,爸爸插好香,烧好纸,让我磕了几个头,爸爸紧接着让我站远,并拿出打火机放起了炮火……那一瞬间,他们的音容笑貌便渐渐的浮现在我的眼前,希望微风将我的思念带给他们。<br> 当然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离不开为我们奋斗牺牲的那些烈士。他们也是普通的人,但他们却创造了生命中的奇迹,如果不是他们逆风前行,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快乐呢?我又想起了方志敏、黄继光……那些革命烈士,没有他们,我们哪来的幸福?哪来的希望呢?<br> 我不禁思考片刻,如果没有太祖父、太祖母,又哪来的我呢?如果没有那些为我们流血牺牲的烈士,又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死非永绝,遗忘才是!我们必须铭记,缅怀他们,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就活着。<br> 希望他们在天堂的另一端安好!愿我的思念化作一缕清风送到他们身边,让他们不再孤单!</div><div><br> 评:死非永决,遗忘才是!说得真好。小作者将自己对亲人及烈士的思念及缅怀之情表达得很强烈,很感人,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b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忆清明</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 曹俊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再过一天就是清明,一说到清明,我就想起了往年清明扫墓的。<br> 那年正好是我舅爹去世的后一年,那年清明是走上山的,哭下山的。那天小雨绵绵,天空的颜色暗沉,正如我们的心情,道路旁的柳树的枝条都下垂着,仿佛也沉浸在清明的悲伤中,所有的事物也都如同黑白色的。我们上了山,由于下雨,山路不太好走,所以每走一步脚就如同被灌了铅似的,时不时又传来几声低沉而沙哑的鸟叫,又为这清明增添了几分悲伤。<br>终于到了为舅爹修建的墓园,将铁栅栏打开,由于长期生锈,所以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墓园里的松树上沾满了雨水,去年在坟头上压的纸已经由黄色褪成了白色,有的地方结出了蜘蛛网,柳树上鸟窝的鸟已经放弃了这个窝,又换了新家。没多久,雨便停了,此时父母开始了忙碌,将水果以及香放在了墓前,爸爸把火生了起来,这才让我感受到一点颜色,妈妈把纸钱、元宝与一条柳枝放进去烧,柳的谐音是留,奶奶亲手把它放进去,应该是她对她哥哥的想念吧!<br> 一烧完柳枝奶奶就哭了起来,说:“你怎么比我先走了呀,你为什么不留下啊……”奶奶哭了好一阵子就上去磕头了,我们分别磕了头后就走了。<br> 下了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奶奶也一直念叨舅爹。让我想起了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r><br> 评:小作者文章内容详细,环境烘托很到位,感情表达细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 吴军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是介子推留给君主重耳的一句诗,也因这句诗,所以有了清明节。<br> 在清明节,人们会扫墓,祭祖,所以我觉得这一天,充满了忧伤。<br> 在4月4日我也会随姥姥、姥爷去墓地祭拜,可当我看姥姥、姥爷跪在墓前泪如泉涌,口中念念有词,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只好学着姥姥的样子跪在墓前磕头。<br> 那天春雨蒙蒙,去祭祖的行人,个个没有精神,而那天的我们也无精打采,当毫不知情的我来到太姥爷墓前时,我才明白了气氛紧张的原因,原来是要去为死去的祖先磕头,姥姥先走出来给祖先磕头,嘴中有念念有词,说的都是一些让祖先保佑的话,说完了,又在墓前烧了纸,听说那是假钱,我们要给祖先烧去,当所有流程过完了,我就和姥姥,姥爷一同回到家中,到了下午,我们又去了公园放风筝,听说放风筝也是放晦气,把风筝放走了,自己的所有晦气也随之而散了。<br> 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缅怀先烈,也就是纪念过去因为革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这些人不但牺牲了,还是为了国家大事与革命之事而牺牲,也正是因为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与人民的生命,如1998年因抗洪而死去的人们与20年前因美国飞机过界而挺身而出,后来壮烈牺牲的飞机驾驶员王伟,这些人真值得尊敬。<br>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在我心中就是一个缅怀烈士,祭奠祖先的日子。<br><br> 评:作文内容真丰富!文章很有逻辑,表达出这一天你悲伤的心情,真情实感,语言生动有趣味,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感受,你写得真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 程宇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从前,我对“清明”这个节日一无所知,但自从那个清明节开始,我便完全明白了清明这个节日的意义所在。<br> 那是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下午,我和家人来到了家乡的陵园。我们在千千万万的墓碑中寻找到了我爷爷的墓碑。我们一到墓前,就发现这儿杂草丛生,于是,爸爸对我说:“来,过来和我一起锄草。”懵懂无知的我开心地答应了,忙拿起锄头卖力地锄草。<br> 一会儿,墓碑旁连一丛草也没有了。接着,爸爸跟我说:“这是你爷爷,只可惜你还没出生他就去世了。”爸爸唉声叹气的。我来到墓碑前看了看我爷爷的照片,心想:要是我能见到他就好了!我正想着,大妈忽然放起了鞭炮,仿佛热热闹闹的,跟春节似的,可我的亲人们却都开心不起来,愁眉苦脸的。<br> 最后,爸爸叫我跪在墓前,给爷爷跪三个头,再把一朵白菊献上。<br> 我满脸疑惑,抓耳挠腮,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而爸爸郑重地对我说:“因为今天是清明节,一个祭祀故去亲人的节日,也就是说你爷爷的祭祀日,你要让你的爷爷看看你,并且保佑你,今天,你要好好见见他!”<br> 我听了,感觉心中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感到无比伤心,我连忙照爸爸说的指令做。<br> 雨不停地下着,我不停地哭着,雨和泪夹杂在我的脸上。<br>十分钟过去后,我们便坐车离开,在车中,回望着那些密密匝匝的墓碑 ,仍没忘记被埋葬入土的爷爷……<br>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永远也忘不掉那天,也忘不掉你,爷爷!<br><br> 评:小作者文章内容描写详略得当,感情表现深厚,感人。对于语句 词语的积累很丰富,继续保持呀!<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 余锦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在这一天前,下了一个星期的雨,雨打湿了眼眶,也打湿了我们的心。<br> 在春秋时期,有个人叫重耳,有许多人想杀他,他只好带着身边的一个忠诚的大臣——介子推,来到外国,他们走啊走啊,重耳很饿,介子推到处找也找不到吃的,于是割肉救主。十九年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奖赏了很多大臣,却把介子推忘了,重耳放火烧山,可却把介子推烧死了。所以,重耳规定在这一天不能放火。<br>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br> 还记得我五岁时,我的祖父去世了,那一年,我们全家老小,一起去祭拜他。到了乡下的一个墓碑前,我们除了草,在墓前放上了黄花白花和一些吃的还有酒水。爸妈和我跪在墓前边磕头嘴里边说:“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保佑女儿考上一个好大学……”妈妈说完鼻子红红的,嘴里哽咽着,眼角流着几滴泪,我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哭,只是问了句:“怎么了?”只见爸爸帮妈妈擦干了眼泪,安慰着说:“没事了,走了走了,再也回不来了。”我的心突然沉了下来,心想:难道,这是祖父的墓?祖父他……我开始怀念祖父叫我一声“孩子”的那一刻,这一刻,我觉得,虽然是晴天,但似乎下起了雨。<br> 然后,我们就要放鞭炮了,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我们闭着眼睛,捂着耳朵,咬着牙齿,但鞭炮声还是很响亮,似乎几十公里以外的人都能听见。<br> 接着,我们拿着纸钱开始烧,妈妈说:“只要钱飞了就代表祖父收到了。”我也高兴地说:“钱飞喽,钱飞喽!”<br>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还久久不能平静,我思念着祖父,思念着祖父与我的美好时光,我不会忘记祖父,也不会忘记逝去的亲人。<br><br> 评:小作者的文章内容丰富,过程描写详细,感情表达深刻动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 黄智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清明节,它包含了中国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无比珍贵又悲伤忧愁的记忆……<br>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讲述的是清明节的来历,它讲述了晋文公重耳与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清明节也是因纪念介子推而来。清明节有许多美食,如青团子,清明螺等;同样也有许多习俗,如祭祖,扫墓,踏青……<br> 说起祭祖扫墓,不禁让我想起往年清明节祭祖的情景。因为我家离陵墓只有一小段路,所以我家总是会自己去折折元宝之类的。清明节一大早,伴着春风所带来的悲哀的气息,我们早早来到舅祖父母与祖父母的墓前。父亲用带来的大铁铲与镰刀割去了因悲哀而低头沉默的野草,我与哥哥插上了新一年的纸花,又与妈妈在坟上折上纸钱,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静的令我觉得可怕,哥哥点燃了蜡烛与烟火,烟雾在那里飘啊飘啊飘,飘进了每个人的心中,带着丝丝苦苦的悲哀。<br> 紧接着哥哥点燃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纸钱,有着写着奇怪符文,有着写着伍佰亿……看着飞舞的火光,我的眼睛不知怎么的微微有点湿润。接着又如同往年一样,我们全家给这些列祖列宗磕头,并在嘴中念叨着祝福全家平平安安的诸此之类的寄托话语。可在那时,我那纯真的童心又怎么能理解那份忧愁与悲伤呢?<br> 走在那条回家的路上,明明只有几十步的路程,可在那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之中,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br><br> 评:小作者心思细腻,每一个字,每段文都描写得恰到好处,既不夸张,也不浅显,老师读完仿佛有一根丝儿一样牵扯着心,丝丝哀愁,久飘不散。<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何雨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又到了清明。虽然我没有回到老家,但我依然记得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br> 最经典的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回家去祭祖、扫墓这一类需要足够的时间。而我选择了踏青、纪念革命先烈这一类,所花时间较少。而我在课上了解到了一位革命先烈——王伟。<br>我被我们正在了解的这位革命先烈的事迹所打动。这个故事从二十年前,2001年4月1日讲起,王伟前一天和他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因为替战友值班。谁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和他的妻子通话了。<br> 王伟和一起值班的战友陈宇一起去休息了。早上凌晨六点一声警报惊醒了王伟和陈宇。警报响起,原来是一架美国侦察机闯进了我们中国的地盘。王伟和陈宇为了保护民族尊严,前去驱逐。两人前往驱逐,可美国侦查机始终不听。<br>突然,王伟的对讲机出声了:“81192号机,现在请你立刻撤退。”王伟明明可以撤退 但他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回答:“81192号机收到 飞机无法返航。”因为美国侦察机靠着装备先进将王伟撞下去,失踪了。<br> 当讲到这的时候 天是青色的,下着雨,但雨不寻常,里面掺着一丝淡淡的忧伤。<br> 我和同学议论纷纷,美国凭什么这么嚣张!明明是他们侵犯我国领土。真无耻。王伟是一位革命烈士,我记住他!我们班记住他!全国记住他!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努力,为祖国出一份力。<br> 如果王伟能看到祖国这几年飞速的进步,如果他能看到中国的强大,如果他能看到中国比美国强大,那该多好啊!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再次将81192号机远航。<br> 明天就是清明了,我想在清明以这种方式就是对王伟最好的纪念。<br><br> 评:清明不仅仅可以怀念亲人还可以纪念烈士,小作者将烈士王伟的事迹完整地介绍给了老师,那期望小作者也可以将自己变强大。<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忆中的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王康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这一词听着是多么美好,但在这一日中却迎来的是亲人间的痛苦分离和回忆旧伤。<br> 清明的这一天,大多要回乡祭祖,扫墓,那是对亲人的思念,虽然我只扫过一次墓,但现在我还仍然记得那大雨里零零散散的过往。<br> 那一次扫墓的情景,在每次清明时都会时隐时现。我的外公在很久前就与世长辞,我连他的样子都没有见过,可他确与我擦肩而过,是那样让人来不及接受这个不敢相信的,而又那么残酷的现实。<br> 扫墓那天我才二三年级,也不懂得失去亲人的痛苦,以为扫墓就是去玩玩。<br> 上天的眼泪冲刷着本就湿润的土地,洗浴着墓边的竹子,深深地打在人们心里,山路十分难走,稍有不慎就能摔成四脚平躺的惨样。<br> 墓地上整齐排着一排又一排,石碑的脸上也流着“眼泪”,上面的大字明显清晰的像一把利剑刺穿人们的内心,让他们接受这个不想接受残酷的事实。<br> 雨越下越大,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水坑,那些水坑仿佛是人们的泪交织在一起的大河,它永远将亲人和自己隔开。<br> 土堆上插着样式不一的菊花,那是在给河的另一边的人送去的祝福和关心。想到自己连外公的面都没见过他就……一想到这儿就不禁泪流满面,逆流成河。<br> 现在到清明时,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而外公的样子只会在梦里出现了。<br><br> 评:小作者文笔优美,将借用环境描写与直接抒情相结合,写出了清明祭拜时,家家户户对亲人的思念,真情动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痛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尤浩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今天是4月3日,清明节是4月4日,也就是明天,说起清明节,我不禁默默落泪。<br> 今天上午我们一大家子回农村扫墓,还未到时,我望着外面下着小雨,自己的心已经缩到一团,只要碰一下就会碎,虽然我想哭,但看着车上还有许多家人,也就把眼泪缩回去了,我怕他们因我哭而心情不好。<br> 眼看着离农村越来越近,但是我却越来越难过,我不敢回忆以前的事,怕眼泪不受控制。<br> 到了农村,我的家人一个个面容端重,气氛一度几乎失控,爷爷去买了些假花,黄纸钱等,大家看到爷爷回来,便往那个沉重到不能再沉重的地方去了。<br> 过去的路上有许多泥泞,我忍不住要踩几下,缓解一下心情,那个地方到了,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到吧,那里有油菜花,花开得非常灿烂,我却越来越想流泪了。那里有墓,我的老爷爷就被埋在这里,看着墓碑上的照片,我的眼泪终于是流出来了,回忆起小时候老爷爷带我,我是多么的快乐啊。可是在我六岁的时候,老爷爷就躺在床上不起了……<br> 天空又下起了小雨,爷爷他们才放了一个冲天炮,就下雨了,没办法,只能先磕头了,我的爷爷最大最先磕,妹妹最小最后可磕,我学着大人模样,磕了三次头。<br> 在回家的路上,整个车上的气氛久久不能恢复,有好多人都在默默流泪,外面还在下雨,感觉外面下的雨打在车窗上,就像车窗也在流泪。<br> 回到家中,等雨停了,爷爷就到最高的天台去,把那些没有烧得黄纸钱和爷爷生前喜爱的东西,用纸做得全烧掉,它们飞向天空,愿老爷爷在天上能够幸福快乐。<br><br> 评:小作者的环境描写尤其出彩,从强忍泪水到忍不住哭出来的过程,伴随着凄清冷寂的雨景,题目点明主题,语言简洁质朴,情感真挚动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明的记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林桁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记忆中清明是一个悲伤的时节,而是尽管不明白为何,但我也学着大人的样,装着在清明这天不明不白的悲伤,而随着岁月的飞逝与这次经历,我也懂了……<br> 雨水仿佛天的眼泪,在这悲伤的日子流个不停,春雷则是天的哀嚎,雨水渗过窗,我连忙去收拾,又是一年清明到来的前兆,在收拾窗边的雨水时,我发现了那每每让我泪流不止的小熊玩偶,它让我想起了爷爷,在天的泪,天的嚎中,我又陷入了回忆。<br> 2015年的大年初一,本是个喜庆吉祥的日子,但家里人却失魂落魄,怎也抬不起头——爷爷过世了。<br> 那年清明又是一阵大雨过后,在这山间泥泞中我回到了老家,望着爷爷的房间,天空给我蒙上一层灰蒙蒙的雾,天上的云是一层白布,当时一切我历历在目,我还记得当时大家哭得多惨,强忍内心的悲伤,我第二次上到了那座山。<br> 望着爷爷的墓,我久久无法释怀。但二爷爷已手持三根香,再次放到那个小土盆里,几朵白花黄花在墓的两侧。一包黄色的“钱”被丢在地上火化了,几包“钱”也相继火化。奶奶自言自语道:“老头子,你喜欢打麻将,这些钱你拿去!”我知道这当然是假的,是人们对亲人的寄托,但我却希望这是真的。<br> 接下来,爸爸向墓鞠了三躬,然后跪下,磕了三个头。我也有样学样,顿时不知为何莫名想哭,望着墓,爷爷背我,和我玩儿,教我识字的各种画面一股脑得出来。祭祖结束,鞭炮作响,我鼻子一酸,痛哭起来……雨还在下。<br> 此后,我年年都会去见爷爷一面,那是我对他的思念。回忆结束,此时我已经泪潸潸了……<br><br> 评:清明节再怀念一遍离自己而去的亲人,小作者将文章情感描述得细腻温情,情感可以尝试与更多景融合。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孙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每读到这句诗,我的心不仅沉重而又悲伤。<br> 吃完晚饭,我闲来无事躺在沙发上看起了家庭相册,看着一位身材佝偻,步履蹒跚,鬓白发的老人,正满脸笑意地坐在椅子上,手里还抱着小时候的我,这让我不禁回忆起纪念爷爷的场景。<br>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随着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去老家的坟圈,祭祀已逝的爷爷,那里的坟有一些有名字,有一些没有名字,去那里的小路被大雨冲刷得早已是满地的泥泞,踏上一脚,鞋上布满了泥。我们来到爷爷的墓地,上面杂草丛生,一看就知道从上次清明后就没清理过。雨下着,我躲在大人们身后,任凭那哀伤的雨水打湿我的眼眶,泪拆两行。爸爸从篮子里拿出菜,酒,鞭炮,香等一些物品,爸爸把菜饭酒有规律,有顺序地摆放在墓前,然后便小声嘀咕了一阵子,便抽了根烟,用那打火机的火将鞭炮点燃,丢在墓后面。只听见“噼里啪啦”的一声,但窝听到的只是以前爷爷对我的爱。爸爸还在抽着烟,时不时地吐出一阵白烟,似白布,似那医生对家属说:“对不起,准备后事吧!”<br> 爸爸和我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天空中还传来“轰隆隆”的雷声,仿佛是在为爷爷哀悼。<br> 奶奶拿起黄纸,用一堆干柴点燃了一个火堆 再一小摞,一小摞地往火里丢。妈妈在一旁打着黑伞挡着火堆使它不被雨水浇灭。<br> 我站在一旁,看着爷爷的墓,心里一阵有一阵的痛,涌入心海,爷爷在世的时候,对我的好,一次又一次回荡在我心头。“爷爷,您为什么走了!是您不爱我了吗?不,不是的,您爱我,可为什么撒手人寰了呢?”是生与死,我讨厌死,是死让爷爷与我阴阳两隔!哎,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br> 奶奶烧完纸,便领着一家人给爷爷磕头。爸爸先来,接着是妈妈和奶奶,然后才是我 到我的时候,我学着大人们作三个揖,然后磕了三个头,便起来了。<br> 泪不禁浸湿了我的眼,后来的事我就不记得了,只知道,一家人都很伤感。<br> 别了爷爷,希望您在天堂好好活着,愿天堂没有死亡。<br> 别了,我的爷爷。<br><br> 评:通过小作者的文章,深切感受到了心中悲伤情绪与对爷爷真挚地怀念,语言优美动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王逸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又是一年清明节,雨纷纷,欲断魂。山野间,大巴车行驶在公路上。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br> 我们来到了红安的烈士陵园。前一刻还说说笑笑,看到纪念碑,雨打湿眼眶泪两行,相视无言。<br> 手里拿着白花,踏着沉重的步伐,碑文面前,透着庄严神圣的气氛,松柏挺立,似乎也被这种气氛感染,几个苍劲有力的镀金大字,也显得模糊。耳边,隐约响起了喊杀声,眼前,是火光四射的战场。<br> 清明,寄托着逝去故人的哀思,承载着文化的记忆。这次缅怀先烈,我真正体会到了悲伤,体会到了默哀时的复杂心理。<br> 摸着大理石墙壁,思念之情不禁从我心底勃发。折下柳枝,多想把远去灵魂挽留。敬献花圈,多想与先烈问候。扫墓后,雨水虽冲刷了碑文的尘埃,但并未洗涤此时此刻的心情。<br> 清明三天小长假,虽然欢乐,但是无处话凄凉。虽然有听到放假的欢呼声,但是顷刻间,弥漫着淡淡的忧伤。<br> 那天,那时,那刻,在陵园扫墓,致敬英雄,我永不能忘怀,因为,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和平年代,不过是先辈们浴血奋斗的结果。”那句话,正好在回来的路上,点燃了我的心底之火,与对他们的思念辉映。<br> 那个清明节,就在那天,忆清明,寄托先辈之思,昂首仰望,直到永远……<br><br> 评:小作者将文章写得“形散神聚”,驾驭能力很强,希望你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写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 喻炣威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清明节,雨纷之天,那天的雨,是人的泪吗?<br> 去祭祖时,雨打树叶,发出悲哀之声。我们家的祖坟其实离老家不远,而且坟墓都是位于荒地上的。父亲带了一点黄纸钱和一大串鞭炮,爷爷则带了火盆和香。<br> 我和我的表哥表姐上了香。烟荡漾于哀思中,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一会儿忽又变浓,一会儿又忽然散去,顷刻间,雨点儿打在香上,火光瞬间熄灭,父亲伸手遮挡,本想用打火机点燃,但已经没用了。生命就像这样多变。我望着坟,那是我大伯的坟,连坟上的墓碑也没有。那一烛残香,寄托于心中。<br> 祭祀的其他流程,一些便不细讲。雨似乎小了些时,父亲点燃鞭炮,那噼啪的响声,震耳欲聋,但不过一会儿,声便消失了,只剩淡烟在荡。<br> 大伯也是这样。大伯早些年喝酒过头,得了肝癌,还是晚期。我们一直不敢告诉他,怕他崩溃。他走了的时候,我当时尚未成熟,所以并没有太过伤心。响声没了,只剩淡烟在荡,荡在思念之中……<br> 磕头时,我心里像有一个坎。父亲和爷爷在念叨什么,我也不知道。明明快乐的上午,在心情之下渲染成了悲哀。黄纸被烈火焚烧,又是烟,但这烟却十分浓,不被风吹淡,径直飘入青天。我恍然大悟,脸上也不知是雨是泪。黄土已经泥泞,那一声鸟叫,把内心情感给震了出来。那青烟,才可以真正保留,那才是我对大伯的思念。<br> 那年清明早已过去,那烟在视野中淡化,只剩那烛残香。<br>评:文章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读后让你久久回味。构思巧妙,情节也颇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