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清明节。午饭过后,接到李的电话,他说:老大走了。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觉得来的太快太突然。头脑中闪现的还是大哥笑呵呵地逗着孩子们玩的样子,他风趣的话语似乎还响在耳畔。虽然上上次去看他时,他已瘦脱了像,上次去时,他已经不能摘下呼吸机说话了,但我总觉得以他的坚强,一定还能再挺一段时间的。而李就比较悲观了,或许,他更懂得他的兄长。这些天,他坚持每周都回老家看看大哥,怕他哪一天忽然不辞而别。上周见面告别时,李说下星期天我还来看你,大哥默默地望着我们,似乎含混地说了一句好。出了门,李就说,老大的情况肯定不好了,否则,依他的脾气,肯定不会让我们来回跑的。那时,大哥已经只能靠一些流食维持生命了。不能吃,对一个病人来说,是非常残酷的。而我们,也只能劝他尽量多吃些东西。心想,多点营养,就多点抗击病痛的力量吧。 对于大哥,用“长兄如父”这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或许他本身就比我们大将近二十岁,也或许在我认识李时,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所以我们结婚时的各种操持,都是他大哥大嫂出面的。李弟兄四个,关系非常要好,这与大哥带的好头不无关系。每年大年初一,我们四家都要在大哥大嫂家团聚,每到这时,大哥都会早早准备好酒菜,一桌酒席,一锅火锅,男人们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猜枚划拳,女人小孩们则围坐一起吃火锅流水席。到了下午,约好去汝河或首山游玩,大大小小十几口,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玩累了,就去小吃街吃羊肉锅盔、油茶等小吃,年年如此。每到这时,家里的大人们就会给小孩儿讲襄县的各种老故事,什么龟山蛇山的传说、二月十五的吃喝会、襄县老八景、黄帝问道处等等,顺手拈来,如数家珍,在绘声绘色的讲述里,透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而这种热爱,该是开创美好生活的源泉吧。有时,也会围在一起回忆往事,谈起以前的种种苦难、趣事甚至糗事,这些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坎儿,现在走过去再回头看,都会变成一些饶有趣味的话题。据说如今乐观持重的大哥,年轻时也曾经是个“练家子”,随一群年轻人在山上呼呼哈嘿,拉帮结派,招摇过市,只不过后来结婚生子,家庭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让他回归正途,后来在医院成了一个不错的大夫。<br><br> 记得每年快清明的时候,老大都会挨家给我们打电话,商量什么时候一起回老家扫墓。因为襄县的习俗是“早清明、晚十一”,虽然现在他们弟兄四人都已各自在县城或市区安家,老家除了旧宅已经空无一人,但那里安葬着他们的祖辈和父辈。所以,每到清明时节,大家都会带上纸、油馍等祭祀用品、携家带口一起回老家祭扫,在纷飞的纸灰和喃喃的祝语中,追忆先人、表达哀思。而后人们也籍此团聚、聊聊各自的近况。在细雨纷飞或春和景明的春光中共同度过一段珍贵的家庭时光。 大哥是在三年前查出胃癌的,之前身体健康,几乎没什么征兆,只是因为年少时抽烟喝酒,肺部不太好,有哮喘的毛病,每到冬天,都得重点防护。那段时间,他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吃不下饭,去医院一检查,却被诊断出了胃癌,已经中期了。这对一家老少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六十多岁,对大多数人来说才刚刚开始轻松的晚年生活。面对这一晴天霹雳,还是大哥本人先稳住了。或许本身就曾在医院工作,也或许出于对自己身体的信心,他说有病就治呗。从此开始了漫漫的求医之路。市、县的医院都去过了,经过反复确诊,后来,先入住省肿瘤医院,后转到了省人民医院。当时对癌症的治疗方案有两种,一是做手术,把病灶切除,这对消除病症也许是一个根本的办法,另外就是保守治疗,但谁也不能预测癌变扩散的速度。以当时大哥的身体条件,做手术的风险很大,主要是因为肺功能不太好。但保守治疗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大哥还是决定争取做手术。期间他积极配合医生吃各种药,调理身体,但省里最好的医院经过几次会诊后还是不敢下手术通知,因为以前有过失败的案例。最后还是在大哥的坚持下,李又联系了市中心医院,让医生看片子,介绍大哥的情况,最后经过医生们的再三会诊和研究,在病人和家属的授权下,决定手术。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但身体的元气已大伤。记得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肠胃没有通气,不能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存。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啊,术后身体本来就虚弱,加上不能吃饭,那段时间大哥格外虚弱憔悴。但为了康复,只要有一点点力气和可能,他都要求下床锻炼,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几步,歇一下,接着走,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可以看出他在强忍着疼痛,但为了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他坚持着,直到术后第十天,通了气,才算从鬼门关走一遭又回来了。<br><br> 后来经过精心的治疗,他的身体在慢慢康复,出院后,虽然比以前瘦了不少,但精神已经好了许多。回家后,他坚持锻炼身体,还买了一辆三轮车,拉着大嫂到街上或山脚下游玩。后来,县上城区改造,他家前面的房子都拆了,他们这儿就成了阳光充足的临街房,于是,他精心修整了一个小院,种上花草蔬菜,每天用水桶担水浇菜,借以锻炼身体,还把种好的菜分给亲朋好友们。那段时间,他的精神和身体都不错。前年冬天,我们回去看大哥,他带着孩子们去看他种的葫芦,在他亲手搭的架子上,缀满了已经发黄变干的葫芦,旁边还有许多小草小花,可以想象夏天这里青葱荫凉的样子。他扶着梯子让孩子们爬上去把一些成熟的葫芦摘下来,再用锯子把顶部锯开一个口,安上塞子,给他们做“酒葫芦”玩。谁知道,那竟是最后的欢乐时光。 <p style="margin: 0pt; text-indent: 30pt;"><font 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font-kerning: 1.0000pt;'><font face="宋体"> 那年春节</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font-kerning: 1.0000pt;'><font face="宋体">,一场突如其来的</font>“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正常生活。打电话给</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5pt; mso-spacerun: "yes";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font-kerning: 1.0000pt;'><font face="宋体">大哥拜年,他说前几天觉得不太舒服,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又千叮咛万嘱咐地不让孩子们出门,要做好防护。之后就是长久的隔离。后来疫情渐渐得到控制,人们开始有序复产复工,大哥也觉得自己身体无大碍了,就要求出院。谁知回家不到一周,一场倒春寒又引起肺部发炎感染,这一次再进医院,大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font></span></font></p> 住院期间,大嫂衣不解带地在病房陪伴照顾他。大嫂平日是个宽厚大度、不拘小节的人,家里大小事情都是大哥在操心。往常她有个病痛,都是大哥把药分好,倒上水喊她喝。如今,她能做的就是默默地服侍和照料病中的老伴儿。想来,她心底的哀伤和痛苦也只有她自己承担。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警察一个护士,疫情期间都是最忙碌的,但只要有时间,他们都会赶到病房陪伴父亲。大家都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大哥的病情能有好转。然而奇迹没有出现,大哥还是平静安详地走了,在2020年清明节那天,在家人恋恋不舍的泪眼中。大哥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却以自己的担当、坚强成为家人心中永远的老大。今年又逢清明节,谨以此文纪念大哥。<div> (文|陈冰)</div><div><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