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茶话会—不一样的烟火

季琬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一阶段:背景</span></p><p class="ql-block">上学期,女生的总体平均进步情况始终不及男生,就连前十行列中女生最多的一次也就只有两个名额,还有就是班委行列中千篇一律的男生。这个学期通过民主投票,副班长一职和宣传委员总算是被女生拿下。因为我坚信我们班女生温和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不轻易服输的内心,于是,我从寒假开始就一直谋划着如何借机会开展一场女生的座谈会。于是,想借此“东风”提升一下女生的士气。方案一:强权要求女生们拟定学业进步方案。我全权负责,通过讨论,一起分析造成这一局势的原因,最后直接总结和给到建议。方案二:尊重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服务。前期,我先鼓励两位副班长对女生自身希望讨论什么话题进行调查,进而针对相应话题我再去准备内容并给予相互分享的平台。最后,顾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择了第二套方案,值得庆幸的是女生们最想要讨论的话题是---高中阶段女生的学习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筹备。</p><p class="ql-block">适时求助是集思广益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女生的学习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是非常宽泛的问题,如何聚焦使我一筹莫展。正所谓“急中生智”,我想到了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何老师,同时还想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彩虹教室。刚刚一开口“求助”,何老师就满口答应了,并且还给了我启示“她们会提这个问题,说明她们肯定已经遇到了问题,那你可以顺势问问她们遇到了具体什么学习问题”。就这样,教室的问题和聚焦的问题迎刃而解,女生的茶话会步入了确认时间、布置场地和第二轮调查:上高中后,你遇到了哪些学习困难?一般怎么解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迎接。</p><p class="ql-block">女生茶话会的前一天,朱欣怡、骆依婷、季琬青、周苑苑、楼奕芸、曾安瑞一起来到了心理健康教室,开始布控场地营造氛围。关于座位的安排、分组以及茶话会的流程,大家都能开诚布公地交流、推翻和调整。因为大家的全情投入,无论是黑板报和圆桌式组队的创意和效率,还是茶话会各项流程的安排和分工,效果都出乎我的意料,就此我当场就下定决心全面放权第二天的女生茶话会,因为眼前的一切使我敢绝对地去信任他们,最后,周苑苑、楼奕芸和朱欣怡还主动承担起了制作入场券的“任务”,她们独具匠心的创作使第二天的茶话会一开场就有趣地暖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阶段:女生茶话会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紧锣密鼓的准备环节结束了,接踵而至的是迎接时刻。</p><p class="ql-block">按照原计划,女生们​都有序地取票入场。在这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大家殊不知,游戏已经开始了。通过随机抽取的入场券,女生们被分成了三组,分别在红、橙、黄三张圆桌落座,并选出了桌长。季琬青、骆依婷负责主持,蒋月昕负责拍照,朱欣怡负责记录。</p><p class="ql-block">当一切的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骆依婷开启了这次女生茶话会的话题。首先是客套的开场​,她感谢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茶话会的所有女生。紧接着,引出了第一个话题:高中阶段女生的学习会遇到哪些困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始,大家还不是很适应这个氛围,​都默不作声,活跃的气氛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所以骆依婷就先起了一个头,结合前几天收集到的“情报”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而后交给大家五分钟的讨论时间,时间结束过后上交讨论结果。这时,气氛才勉强恢复如初,大家热火朝天地谈起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苦难。最后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上课都听得懂,作业写不来。2、老师讲作业时听见一两个人说会了就认为大家都会了。3、上课犯困。4、对习题一知半解,老师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点了一下,还未深入讲解。</p><p class="ql-block">那么顺着这个话题,骆依婷接着抛出了“如何解决​?”这个话题。即这次茶话会的第二个主题。为了给大家一些讨论思路。季琬青和骆依婷分别在“如何学好理科”和“如何记单词”两个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一些男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分享。接着,楼奕芸、陈妍心、丁昕怡和吴欣雨都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大题就是:学英语要多读,要注意基础和音标。趁着开学之际,最后一节晚自习空余时间都可以拿来背单词,以30分钟为宜。当然,因人而异,英语好的女生也可以选择利用这30分钟钻研一下理科的题目。对于上课犯困,得益于学校这学期开始推行的三分钟预备铃。听到铃声之后就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困,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就不会神游,千万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觉得听不懂很无聊就索性放弃,这样只会掉队掉得更加厉害。最后就是如何做笔记,做笔记应趁热打铁,先理解再记,笔记和错题一样,都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应付自己,看着满满当当的字迹,实际上到底学进去了多少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千万不要花时间骗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你一句我一句的附和着,蒋老师也发表了一些关于教师层面的想法和建议。分享宝贵经验的同时,还不忘吐槽模仿一下各科老师的经典动作和经典台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大家畅所欲言,共鸣、笑声、融洽、磨合、了解都在这短短的50分钟里摩擦出了绚丽的火花。最后的最后,大家为了干饭,我们只能将蒋老师准备的《天使女生要知道的那些事》分发给会后大家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场会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持者的活动感想:</p><p class="ql-block">季琬青:这次女生茶话会整体还过得去,就是在开启话题的时候有点尴尬,不知道怎么过渡。很感动的是大家都很捧场,所以一切都还十分顺利。不过下次活动前,我会好好准备一下,不会这么尴尬。嗯.....下次游戏规则可以改一下,气氛再放松一点可能效果会更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朱欣怡:一场成功的茶话会少不了三个因素:一是话题,二是场地和环境,三是参与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首先,我认为自己实际上没有做什么,骆依婷和季琬青为这场茶话会想出了多个话题,包括学习方法技巧,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并帮助女孩们解决问题。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积极思考并想出与我们校园学习生活所贴近的问题,抛出话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有助于从聊天和谈话中梳理思路,取长补短,有利于增进女生间的关系,从别人的问题中发现共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其次,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也让茶话会得以推进,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氛围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太多。这告诉我们有了一个想法,要敢于去做,那个想法便有了机会实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最后,众人拾柴火焰高。因为大家一起准备、一起提议才有了我们精彩的活动。在做事的时候要有充足的准备。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骆依婷和季琬青在茶话会前找班里的学霸们请教学习方法。在发言的时候不可拘泥要大大方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骆依婷:首先,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没想到后来会发生什么,一位只是一次简单的会议,而且我只需要提供话题就可以了。但是,就在上周二的早上,季董突然跑过来和我说,这次的会议是由我和她来主讲,这可把握整懜了。记得当天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的时候,我慌慌忙忙地从抽屉里找出一张白纸,写上话题,再由全班女生传阅填写。这个过程并不复杂,但小小的一张纸却引起了全班女生的共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接着就是去心理教室布置场地。那是活动开始的前一天,时间越临近我越发紧张,这将是我第一次以副班长的身份在全班女生面前发言,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话,也生怕自己紧张到忘词,但凡是都有第一次,忐忑不安的同时也在期待第二天的到来。那天晚上我一直一直一直睡不着,翻来覆去到半夜才有困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最后就是活动当天。我认命坐在C位,确实有点不太习惯这种感觉,心脏都快要提到嗓子眼了。记得一开始大家都在吃薯片,都没人理我,就好尴尬。但后来大家都开始慢慢进入了状态,我也顺着活动流程一项一项进行下去。其实我在讲学英语的方法的时候,本来是有好多话想讲的,但就是因为紧张!!我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东西了,好像就只有嘴皮子在不受控制地开开合合。还好最后作为英语课代表的陈妍心还做了一个补充,这才算是完美地为这个PART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也要感谢季董和朱妹的救场,因为我真的很紧张,就突然一下会不知道下一步要干嘛,还好有她俩在我旁边给我或无形或有形的鼓励,这才让我不至于在全班女生面前涨红脸。当然还有我们的蒋阿姨!虽然她觉得是自己一不小心插了一嘴,但是就是因为她的发言,从而让整个活动变得更加顺利更加完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这次女生茶话会集中提出了所有女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大家也分享交流了各自的学习经验,并且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自我锻炼,终于没有像以前那样内向了。虽然最后没有干到自己想吃的面,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次活动让我找回了一种归属感,也让我明白了责任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蒋老师的总结与整理:敢于去相信学生,学生一定能给你无限可能的惊喜,你只管做好鼓掌的准备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朱欣怡、骆依婷、季琬青、周苑苑、楼奕芸、曾安瑞、蒋月盺,因为你们会前、会中的倾情付出,特别感谢每一位积极发言的桌长和非桌长,愿更多的你们参与其中。因为有那么一群人倾心的付出,使本次活动开展得不仅仅井然有序,在这点上,还保障了有乐有趣有料。 我想说的是,我的经验告诉我:“举行一场活动,投入越多收获越大,而且越开放越幸运。因为方法总比困难多,一个思想加上一个思想,往往等于若干个有效的行动。”我知道一次座谈会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因为它的作用是抛砖引玉的梳理形成一场头脑风暴,让困惑我们的问题因为交流而得到必要的梳理和启发,而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我们真正愿意接受自己的不足并真诚地接受改变认知和付诸持续的行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关于认知。你是要因热情学习还是要为任务而学习呢?2.界限。怎样完成作业是谁的责任呢?3.关系。与物与父母与同学与老师……处得优劣程度如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同学振臂大呼“It is so easy”和哀怨“太难了”,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科不同,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所以,我们得出:没有照搬照抄就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能对别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度参考和有所启发,进而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并适时调整和持续行动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p><p class="ql-block">关于学习笔记: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可谓好处多多。既有高校复习和查漏补缺的作用,还能通过整理笔记的过程使“点串成链”而自成逻辑,同时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大大美化笔记进而提升自己使用笔记的动力和频率。 </p><p class="ql-block">关于课堂:犯困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因为正常而放弃探索犯困的原因以及尝试各种解决办法。男生普遍理科强,是因为他们通常除了吐槽“难”还有“知难而上”的强势操作,而女生呢,普遍会一边“知难而退”一边自怨自艾,并且还会因为有人一起吐槽“难”而开启同病相怜的没有休止符的推卸责任的模式中,进而把“学了”是否能升级为“学会”自己责无旁贷的道理已然抛在脑后,最后,痛快了口舌,麻痹了自己,最后的最后,自己就成了怨天尤人、杞人忧天、自欺欺人、、、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nbsp;今日,我俨然是一个和半个记录员,我衷心地祝愿我们下一次是“天使庆祝会”。</p><p class="ql-block">借此机会,我再提一个希望,希望我们班的男生也能拿出一个棒棒的话题也有那么一帮热心的付出者来开展男生自己的活动。&nbs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备注:活动零食的基调——1.坚强的土豆:希望你们像土豆一样“全球通吃老少皆宜,蒸煮煎炸炒,怎么弄怎么好吃”的超强的适应能力和超高的各类情商。2.牛轧糖:希望你们像牛一样倔强,又像这款糖一样坚韧中见绵柔。)</span></p>

女生

茶话会

学习

骆依婷

话题

大家

最后

自己

季琬青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