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谨以此美篇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h5><p class="ql-block"><br></p> <h5>每逢清明倍思亲 深切缅怀任常伦 任常伦:一等战斗英雄、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h5> <h5> 任常伦(1921-1944)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出生于山东黄县孙胡庄贫困农民家庭。1938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胶东半岛,这一年,17岁的任常伦加入了胶东抗日自卫团,并于1940年参加了八路军。1944年7月牺牲时任八路军胶东军区第5旅14团1营5连3排副排长。</h5> <h5> 从1940年到1944年,任常伦一共参加了120多场战斗。每一次他都冲锋在前,不仅屡次完成攻城拔寨的任务,还三次从枪林弹雨中救出战友。</h5> <h5> 一百多场战斗,任常伦缴获的武器足够武装一个排。1944年7月,胶东长沙堡阻击战打响,已经负伤八次、肩膀还残留着弹片的任常伦,带领着战士参加了这场战斗。</h5> <h5> 在连续击退了敌人四次冲锋之后,任常伦和战友的子弹、手榴弹全部都用完了,就在这时候任常伦就大喊了一声: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说完他就带领战友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在刺死第五个日军的时候,不幸被敌人的一颗子弹给击中了头部,壮烈牺牲。</h5> <h5> 任常伦纪念馆于2016年清明节在英雄故里常伦庄正式开馆,是烟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口市国防教育基地、龙口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龙口市抗日战争(史学研究会)基地。纪念馆每年接待各级领导、官兵、群众2万余人次,为“双拥共建”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h5> <h5> 为了纪念英雄,一九四五年二月,黄县人民政府决定,改英雄的家乡孙胡庄为"常伦庄",任常伦所在连队被命名为"常伦连"。</h5> <h5> 1945年,胶东人民为永远纪念抗日战争中在胶东地区英勇殉国的20850名烈士,将栖霞县灵山改叫“英灵山”。当地百姓捐出了自己家里能找到的所有铜器,当年的7月7日,在英灵山的山巅之上,为任常伦铸造了一尊高两米,重五千斤的铜像。这个铜像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 ,是胶东人民缅怀先烈的历史象征。</h5> <h5> 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在英模方队“华南游击队”前方的7面功勋战旗中,有一面就是“任常伦连”战旗。</h5> <h5> 2011年,龙口市田家完小五年级1班,被教育部正式命名为“任常伦班”,每年的11月17日,都会举行“任常伦纪念日”主题报告会。</h5> <h5> 任常伦牺牲后,胶东国防剧团为英雄谱写了一曲颂歌《战斗英雄任常伦》,以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战斗英雄。</h5> <h5> 今天龙口社会各界党员、干部、企业职工、志愿者、学生和群众在任常伦纪念馆、英雄墓前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哀思英雄。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h5> <h5> 龙口市摄影家协会在任常伦英雄纪念广场举办《喜慰英灵》图片组,用摄影人特有的方式告慰英灵。这也是龙口市摄影家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h5><p class="ql-block"><br></p> <h5></h5> <h5> 巍然耸立的英雄雕塑<br> 清明节观任常伦塑像有感<br> 作者:王速腾 <br>仰望英雄的身驱,<br>凝视英雄的面容。<br>一种激情的力量催我向前,<br>一股敬仰的热情涌上心头。<br>让我细看英雄手中的钢枪,<br>让我仔细端详英雄的面孔。<br>眼前仿佛是在硝烟的岁月,<br>置身战火纷飞弥漫的峥嵘。<br>任常伦—<br>黄县孙胡庄出身的农民,<br>龙口常伦庄走出的战士。<br>为了捍卫中华的尊严,<br>为了华夏民族的存亡。<br>奋勇抗战英勇杀敌,<br>身经百战浴血风霜。<br>成就胶东抗日战场杰出的英模,<br>荣获山东军区一等功臣的奖章。<br>赞扬英雄是英雄当初的挺身,<br>歌颂英雄是英雄无畏的担当。<br>不忘初心激励我们迈向新征程,<br>牢记使命鞭策我们再创新辉煌。<br></h5> <h5>“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h5><div><br></div><h5>龙口市摄影家协会:王速腾</h5><h5> 2021年4月4日清明节</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