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清明祭,我拿什么祭奠远在天堂的父母?!想想看,父母离开我们太久了,也许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淡忘了他们,但每逢清明,他们的音容笑貌便会清晰可见!父母之于孩子的情感是刻骨铭心的,其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点点滴滴都能植入其内心,甚至骨髓🌻🌞。</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酷爱书法,而母亲更爱美工剪纸(如果说父母有什么共同的爱好,那便是读书)。虽然在他们生前创作时,我从未非常认真欣赏过(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但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我!</p> <p class="ql-block">2023清明节,我弟代表京津两地的哥姐去向阳山祭扫了</p> <p class="ql-block">非常喜欢父亲的这幅《约客》(宋•赵师秀)</p> <p class="ql-block">“百年好合”——母亲的最后一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 如今,父母已远去天堂,留给我们的虽不是家财万贯,但却能让我们受用一生,包括我们的子孙!从父母的遗作中,既能看出他们的处世态度、人生好恶,也能看出他们对后人的期望与祝福。</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书法字迹俊秀洒脱,选文用心讲究。看字,我更喜欢《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看文我更重《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p> <p class="ql-block">父亲摘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父亲去世后,我在他留下的一本书《古文观止》中,发现了这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估计所有“大丈夫不遇时者”,都会喜欢此文!韩愈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从此文不难看到许多极其精辟的金句,如描写高洁不污的隐士那段——“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起居无时,惟适之安</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span>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父亲因建国前有过一个多月的国民党党员史,文革时被批斗、隔离反醒并停薪一年多(文革后得到平反、补偿),之后又被派到农村搞社教、插队等。当年那一个多月的历史也许是他一生的梦魇。我想,父亲或许也是一个不遇时者的大丈夫,如若不然,一个省直机关干部怎会选择提前离休、怎会多次拒绝返聘留用、怎会如此欣赏此文!</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书法是从离休后开始的。父亲离休后,起初也不太适应,回家后他慢慢调整心态,含饴弄孙,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育孙辈身上。离休后的父亲除了陪伴教育孙辈,享受天伦之乐,平常多是读书看报、写字、养花,偶尔打打门球。看《约客》那幅字,仿佛能感受到,离休后的父亲生活恬淡、清静,或许还有几分孤寂……后悔没能给他更多的陪伴,“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感觉,你懂得……</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清明节,再看父亲写的那幅《黄鹤楼》,此情此景正所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啊!!!这幅字里父亲用了自己刻的闲章“黑水白丁”,我理解“黑水”寓意黑龙江,“白丁”为自谦。为了父亲,也因为喜欢,我借用“黑水白丁”作为网名。我曾梦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字练到能让父亲满意时,再借用一下这枚闲章。</p> <p class="ql-block"> 父亲写毛笔字很随性,除了写在宣纸上,还写在笔记本里,写的几乎都是十分经典的诗句和古文。</p> <p class="ql-block">孙儿每学诵一首诗,父亲就会在笔记本里用草书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孙子的“三道杠”父亲始终珍藏着。</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临终前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只言片语或遗嘱,但几天后,家兄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惊喜地发现了父亲在他去世前十年写下的《家训并附注》(共八篇近千字),“致志求实,笃学成器。孝悌严慈,敬爱共济。谨言慎行,宽人律己。遵纪守法,审时度势。友良亲善,少求广施。不卑不亢,投桃报李。勤俭廉正,高风义利。出蓝胜蓝,永蔭永裕”。父亲的《家训并附注》字里行间其情至真,其意至切,其理至明,其爱至深,暖暖地融化、感染着我们,这难道不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吗!谢谢父亲,感恩父亲!</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心灵手巧,秀外慧中。建国初期,母亲曾在省农业厅工作,因擅长美术工艺,被组织上抽调到省展览馆,主要参与全国建国十周年成果展的筹备工作,此展在人民大会堂展出结束后,筹备组解散,母亲抱着厚厚的展出纪念册,被下放到地方工作去了(估计当年母亲年轻,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根本不在乎那是个临时机构)。我的母亲酷爱美工,虽非科班出身,但其作品却不乏独到之美,很接地气。其绘画、仿宋字、剪纸颇有功底,当年单位的简报、大字条幅都出自她的手。</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手也的确非常纤细、秀美,即便临终前也是如此。我弟曾拉着母亲纤秀的手开玩笑地说,母亲好像没干过什么活。母亲去世时,家兄曾写过一篇长文追思母亲,长文题目就是《妈妈的手》。十多年前,此文被我的表弟(母亲的侄子)投稿到一家地方报纸,并在当年母亲节时被全文刊出,我也正是在这篇文章中,对母亲有了更多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剪纸极具年代感,画面生动,惟妙惟肖;寓意深刻,情感饱满;布局合理,笔法刀工非常细腻。母亲有很多绘画剪纸书籍,平时经常翻看阅读,也会画刻其中喜欢的作品,这对她的习作和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其习作和创作的作品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劝学篇”,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惜时苦读(图中的煤油灯如今已没人用了)、闻鸡起舞”等;二是“劝导篇”,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健康是金、平安是福、</span>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等;三是“祝福篇”,也是最多的,如“一帆风顺、恭喜发财、花开富贵、一路连科(估计新生代也没几人知道或用过这个词)、万事如意(图中的大如意惟妙惟肖)、百年好合”等。“十二生肖”图非常灵动,虽非母亲原创,但却展现出母亲十分细腻的笔法和刀工!</p> <p class="ql-block">书山有路勤为径</p> <p class="ql-block">学海无涯苦作舟</p> <p class="ql-block">惜时苦读</p> <p class="ql-block">闻鸡起舞</p> <p class="ql-block">健康是金</p> <p class="ql-block">平安是福</p> <p class="ql-block">知足常乐</p> <p class="ql-block">能忍自安。一头弓背、低头、清瘦的牛🐮,怎一个“忍”字了得!脚下的蒲公英及蒲公英花惟妙惟肖,母亲是想让人知道这头牛能咽得下苦水或是能吃苦吗!?</p> <p class="ql-block">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恭喜发财</p> <p class="ql-block">花开富贵</p> <p class="ql-block">一路连科</p> <p class="ql-block">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百年好合。中间一对雌雄鸳鸯戏水,十分可爱;两个大双喜分列左右,非常喜庆;上下百合花舒展灵动,很美很美🌹</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这是她摘抄的《圣经•诗篇》中的一段话。非常巧的是,今天既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复活节,如果早些时间知道,我会把圣经主祷文抄下来,送给母亲作为节日礼物🎁!遗憾…</p> <p class="ql-block"> 让我至今难忘、说起来心会隐隐作痛的是那幅“百年好合”图。创作这幅作品时,母亲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作品的创作动力源自母亲的一个梦,梦中大孙子结婚了,高兴之余,忽然想起没有给孙子剪喜字,醒来之后便开始构思创作。身患绝症到了晚期,母亲身体、特别是手已经力不从心了,每天只能进少量的流食,但坚强刚毅的母亲竟奇迹般完成了这这幅作品(母亲说是上帝在帮她,感谢主),俩个孙子和一个外孙女每人一幅。从2010年7月24日创作完毕,到2010年10月30日母亲去世,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啊!!!想起这些,心怎会不痛!也许能让母亲在天之灵略感欣慰的是,大孙子真的结婚了,大孙子结婚时真的带上了奶奶的这幅大作,许多亲朋听了“百年好合”图的故事后,除了和新人合影,都十分敬重的和这幅大作合了影。“百年好合”也成了母亲的最后一幅作品!亲爱的母亲,想您念您谢谢您!真想抱抱您!!!</p> <p class="ql-block"> 这幅是送给我女儿的,留言是“姥姥祝你们幸福 魏敏 2010年7月24日”!(魏敏是母亲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也许是父母用心良苦感动了上帝,也许是父母生活中的言传身教真的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子孙。恢复高考后,他们的儿女先后如愿考上了大学,而俩个孙子也都如愿地考入了清华。思念如泉涌,说不尽道不完,如果有来生,我愿再做你们的女儿。为追思父母,清明前夕,我选了几篇父母喜爱的诗文,写了下来,连同本文一并用以祭奠我远在天堂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全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