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开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b></p><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p> <p class="ql-block">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红五军等红军部队继续坚持井冈山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04年5月3日第一次上井冈山</b></p><p class="ql-block"> 早就想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故居,上井冈山去看看革命战争的遗址。正巧我的老朋友、曾经的工作搭档张勇先生调入长沙工作,在他和他夫人小李(我在管道学院任教时的学生)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多年的愿望实现了。2004年5月1日我们乘火车到达长沙,张勇和小李安排我们先到韶山瞻仰了毛主席故居,然后乘汽车上了井冈山。</p> 衷心感谢小曹、小熊夫妻俩的热情款待和周到安排。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2010年10月23日第二次上井冈山</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洗心洗肺洗脑”还可“洗眼”</b></h1><p class="ql-block"> 应CPP防腐公司党委郑书记之邀,2010年10月22日乘Z133次列车赴井冈山,为公司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讲课。说实在的,是老朋友请我出来散散心,退二线了,别寂寞。越是这样,越要好好备课,别对不起人。不算以前的多媒体课件积累,这次备课整整用了三天时间,还征求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火车上,与郑书记一个卧铺包厢。老郑的呼噜真可以,声音响且均匀,有节奏且起伏。声如其人,豪爽。呼如其形,粗壮。没敢说健壮,他刚在301做了个手术。良性的,着实吓了一跳。老郑是CPP的功臣,利比亚管道工程立过大功。他和我一起在俄罗斯远东管道工程上挨过冻,吃过苦,也是患难之交。他颈椎里埋着钢板,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挥着铁锹,与年轻的员工一样在两米多深的管沟里铲雪,容易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3日中午到井冈山茨坪。与2004年那一次拜山相比,变化大矣。机场临山,公路云端。铁路建成,高楼比肩。满山苍翠,鸟鸣林间。遍地绿茵,空气纯鲜。上井冈山,“洗心洗肺洗脑”,还可以“洗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4日下午上课,要用到毛主席的诗词。一时背诵恐怕不准,请女儿用手机发过来。<b>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毛泽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65年5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 <p class="ql-block"> 10月23日下午拜谒井冈山烈士陵园,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与公司培训班学员一起,穿上灰色红军服,扎上皮带,戴上八角军帽,别上红四军的袖标,打紧绑腿,准确说是套腿,一个套袖般的带松紧的东西,直接套在小腿上。在红旗引导下,两路纵队前行,还真挺带样的。</p> <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支“红军部队”,招来游人赞许目光,更有一个澳门参观团的数位团员,强烈要求与“红军战士”合影。不过,有几位仁兄营养太好,肚子有点儿鼓,澳门的一位女士说,过去的红军可没有这么胖的呀。我们中的一位胖先生戏称“我是刚俘虏过来的”,引起了游人善意的笑。</p> <p class="ql-block">郑书记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我们来井冈山举办学习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井岗山革命历史,弘扬井冈山精神,激励大家牢记党的宗旨,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二是提高基层支部书记做好支部书记的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以更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国家能源通道建设之中。</p> <p class="ql-block">聘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著名教授授课,题目是:“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p> <p class="ql-block">为培训班讲课的题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p> <p class="ql-block">培训班采取课堂教学、现场参观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学员普遍表示:受教育,燃激情,长知识,增才干,有干劲,做贡献。</p> <p class="ql-block">24日上午,游览笔架山,逢大雾。得小诗几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雾走笔架山,索行白云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栈道环山倚,探望心胆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岩松欲滴翠,壑杉若神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忽有阵风过,美景呈无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69fbc998g7528c834d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2, 143, 217);"><i> </i>24日晚上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用的是“红军第四军剧票-团部票”,票面上用手写体字写道:“兹有我团部领导前往红军剧场观看演出请各哨所给予通行”。实景剧分为“血,旗,火,情,路”等各幕,场面很大。</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69fbc998g7528c834d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2, 143, 217);"><i> </i>我对《井冈山》每一幕内容的理解:</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69fbc998g7528c834d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2, 143, 217);"><i> </i>1.“血”--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血流成河;</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69fbc998g7528c834d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2, 143, 217);"><i> </i>2.“旗”--高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大旗,开创中国革命正确道路;</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69fbc998g7528c834d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2, 143, 217);"><i> </i>3.“火”--创建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69fbc998g7528c834d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2, 143, 217);"><i> </i>4.“情”--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鱼水情;</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69fbc998g7528c834d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2, 143, 217);"><i> </i>5.“路”--红军反“围剿”先胜利后失败,被迫战略大转移,走上长征路。然后历经艰难困苦,最终走到天安门广场,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a></p> <p class="ql-block">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大钞背面图案—井冈山五指山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