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乌啼鹊噪昏乔木, ... 清明寒时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节扫墓归来, 借白居易此诗以表我此刻思母之情。 绵绵细雨述说着我无限的哀思, 雨珠化做泪水祭奠着我那逝去的亲娘,老天仿佛理解我那无尽的悲伤, 把每一滴泪水化作滋润大地的甘露, 把儿女的问候捎去天堂, 慰籍慈母在天堂永远不再有悲伤!,</h1> <h1>(母亲的一生没有留下几张照片,仅有的几张年轻时的照片还被流失了,上边那张照片是从这张截取的,倒数第二排左3是我母亲) 母亲的一生经历了一生三大不幸:童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但坚强的母亲以柔弱的身躯以不屈不挠的意志都挺了过来。 母亲的童年:母亲出生在河北省沧州河间县诗经村,和代总统冯国璋是同村,生于军阀混战的乱世,两岁时父亲就死于战乱,跟着我姥姥孤儿寡母、颠沛流离,3岁时随母改嫁帶到了任邱县,我现在的姥爷家改姓耿,小时候,我听姥姥偶尔讲起,闹大水的年头,坐小船去找我姥爷,船行到水中央,一个浪头打过来,船翻了,当时幸好抓住了一块木板,后来被姥爷的学生救到岸才保住娘俩性命。姥爷是私孰先生,还要养活耿家一大家子,姥姥靠给有钱人缝衣补贴家用,所以母亲小小的年纪就要学会纺线、织布、缝衣等活计,姥姥严厉的有些不近人情,纺不出规定的线就要惩罚,母亲从小喜欢绣花,但都是在姥姥不在家时偷偷学会的,后来闹日本鬼子,我们那一帶女孩子都早嫁,母亲十五(十四周岁)就嫁到了我们齐家,我父亲也是从小没娘,(据说我奶奶是教堂领养的婴儿,后来30多岁因病去世了)嫁过来后承担了照顾我两个爷爷和我老太太(父亲的瞎奶奶)一大家子的活计,那年头,鞋、袜、衣服都要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对一个十四岁的母亲来说几乎是倾尽全力,而且瞎老太太还有病,母亲的劳累可想而知。</h1><h1>这张照片是我姥爷耿家一大家子全家照</h1> <h1>母亲结婚时,我姥爷就已在天津和老乡一起做买卖,我姥姥就到天津来找我姥爷,留在了天津,母亲十八(十七周岁)生的我,据姥姥说,母亲生我时正是灾荒年,是姥姥从天津搞到些粮食,亲自押运到河间我舅家(因我齐家人多,姑奶奶家房被鬼子烧了,都跑到我家避难),生我是难产、大出血,又是农历11月天寒地冻,生了七天七宿才生下来,当年哪有医疗条件?差点儿送了命,每次听到这里,就想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只有经历生子的痛方知做母亲的恩情是终生难以回报的,生下我后,一个月没有奶,是吃村里的邻居的奶我才活下来的,据说我滿月了还不到5斤,可想,当年是如何艰难的渡过的,在我十六个月时,母亲怀上了我妹妹,我又沒奶吃了,当时在农村沒法养活,我被送到天津姥姥家,所以我留在了天津。现在我回老家时,我的晚辈们就问为什么您从小没在农村长大,还对老家人这么有感情呢?我从记事起就从来不否认自己是农民的孩子,我为有勤劳、善良的父母而骄傲!为我朴实、吃苦耐劳的母亲而心疼。</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我的母亲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在1956年来到天津,为了齐家一大家子的生计(我大爷爷一辈子沒结婚,跟我家过,我三爷爷从东北回来,有一个我老叔也跟我家吃),去小白楼学缝纫、裁剪,我姥爷答应,只要学会就给我家买一台缝纫机,那年,我已6、7岁了,记得母亲白天去听课,因为没上过几天学,不会写字,就按照老师写的一笔一画描下来,回来再让姥爷教怎么念,就靠着坚韧的精神,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了量体裁衣,我姥爷说到做到,真的给买了一台缝纫机,我知道当年那是姥爷的全部积蓄。当年是全村仅有的第二台缝纫机,母亲就是用这台缝纫机支撑了全家的开销,开始接村里的活计,后来我妹妹骑自行车带着母亲到外村赶集裁剪,再到家车缝,每天干到深夜,尤其寒冬腊月,农村沒有取暖设备,直冻的腿脚发木,我记得母亲说过做一件男制服7角钱,一条裤3角钱,而且近一半是亲戚的全免费,后来,我上班了,到春节前我探亲假回家,看到越是快过年了越是忙的不可开交,免费的裁片堆成小山,我白天帮忙做些零活,沒好气的说,娘,这么多亲戚的活又年跟底下送来,就別接了,母亲总是耐心的解释,快过年时,杀猪、宰羊才卖个钱扯布,平时哪有钱?受点累不算事儿,过年穿上新衣图个喜庆。从小看着劳累的母亲在油灯下劳作的身影,心中充滿敬仰,更多的是心疼!是母亲教会了我什么叫助人为乐!什么叫吃亏常在什么叫坚韧不拔,让我终生受益!一</h1> <h1>母亲的一生诠释了中华民族孝道的典范: 母亲在一生中服侍了多位病人和老人,在嫁入齐家不久,我的双目失明的老太太就失去了自理能力,我四、五岁时回老家就记得是我母亲在炕前端屎端尿,而其他的姑姑们只管挑事、说闲话,母亲42岁时,我父亲由于长期为生产队跑业务而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于74年春节后母亲搀扶着父亲到津检查已到了胃癌晚期,当时,尤如晴天霹雳,我们姐妹全都吓傻了,记得我颤抖的双手把照像的片子洒了一地,父亲怕拖累儿女,结果一出来,拒绝手术,转天就非得出院,母亲.镇静的做出决定,半个月后返回老家,父亲从查出癌症到去世,仅仅一个月,巨大的悲痛使我回津后高烧不退,因为我是老大,当年每月工资36、8元,而承担了120元的医药费欠款,而正在和我谈婚论嫁的男友为怕背上农村家庭的包袱也弃我而去,我在丧父和失恋的双重打击下,终日以泪洗面,而我的母亲擦干眼泪,更加日夜操劳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那年,我最小的妹妹才8岁,而两个爷爷都年过七旬,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要有一口好吃的,母亲就教育孩子们让着老人吃,我的弟、妹们从小就严守这种家教,而母亲更是吃、穿从不为己,记得我有时回老家,母亲怕我吃不下帶糠的谷面饽饽而单给我做个玉米面的,我也从不搞特殊化,让给老人或弟、妹吃,母亲如此的艰辛,却从不主动找我要一分钱,我有时存点零钱给母亲,她总是推让半天,总说你上班也不易,不用惦念家里,总是替别人着想。后来,我姥姥、姥爷相继得了半身不遂,由于我不能长期请假都是母亲日夜侍奉,付出的辛苦是永生难报的,两个爷爷在母亲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都活到了八十多、九十多高龄,母亲的孝道不仅在村里有口皆碑,而且也深深的传授给了我们这一代并影响了我们的下一代,我的侄媳、外甥媳也都继承了孝道的家风。</h1><h1>。</h1> <h1>这张照片是我90岁的爷爷留下的仅有的照片,旁边是我大妹的女儿小朵,怀抱的是大弟家的大女儿小娟。如今,我这两个侄女和外甥女都各自是两个小孩的母亲了</h1> <h1>母亲抱着大弟家的大女儿,旁边是二妹抱着自家的大儿子,两个孩子相差一个月大</h1> <h1>母亲抱着二妹家的大儿子</h1> <h1>母亲和我小弟,和小弟家二女儿、小妹家的大儿子合影</h1> <h1>这是我母亲帶着我大弟家的大女儿来津照的</h1> <h1>母亲为儿孙无私奉献:母亲的一生养育了四女二男,我们姐妹不论谁做月子,母亲一定要亲自侍候,我生杨辰时,正是最炎热时,当时住在十几平米的小平房,院里公共厕所,母亲的辛苦,可想而知,多亏了按我们老家习惯过二十三天,母亲返乡,不然,滿月正赶上大地震。此张照片是母亲的干女儿、小妹抱着儿子和我小弟的两个女儿,小弟的这两个女儿从小就是我母亲亲自帶大的,不论哪个儿女,有任何困难,母亲总是无怨无悔的帮助,小妹妹有几年在云南做买卖,就把她抱的这个儿子了撂给了母亲,帮着带了几年。96年,我出了一埸车祸,我知道母亲已高血压又已近七十岁的人了,瞞着母亲,但由于妹妹们神情异常还是被母亲看出了问题,在一个月后非要来津,亲自看了才放心。谁知,更大的不幸还在后边……</h1> <h1>这张照片是我已故大弟弟的照片。2002年,我大弟弟和朋友合伙参加青藏公路的修建工程,在青海格尔木参加招投标,已中标回驻地的路上开车出了车祸,当场身亡,那年,大弟刚刚45岁,和我父亲去世时一样的年龄,对我们家尤如晴天霹雳,祸从天降!年母亲已过古稀之年,本来就因耳聋造成有些痴呆,小脑有些萎缩,从此更加重了病情,后来通过我们大家不断的开导,总算挺了过来,但有时明白,有时糊塗,总把孙子误认为儿子,儿子还活在她的心里,别人也就不再打拢她的思念了,从那时起就活在一阵明白,一阵糊涂的世界里,后来严重到我们回家都一阵儿认识,一阵儿不认识,既使这样,还是不忘干活儿,每天早晨早早就拿扫帚打扫院子,干活儿已成了母亲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事情。</h1> <h1>我和母亲去北京颐和回照的。 母 亲这一生有三大乐,一是以苦为乐,二是助人为乐、三是知足常乐。 母亲的一生別人看到的是在苦水中挣扎,而母亲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比如我小时候,母亲有很多机会留在天津,不必回农村受苦、受累,但母亲为了齐家几位老人还是坚决返乡,不管多累、多苦,少吃、沒穿,从未一句抱怨,有时也踩着缝纫机边哼着小曲,可谓以苦为乐。60多岁后,身体一天天渐衰,尤其血压高一犯,头晕脑胀,我妹夫为了不让她再车衣服, 把缝纫机搬走了,可每天找母亲裁衣的人仍络绎不绝,并分文不取,后来,孩子们看她已糊涂了, 就帮她婉拒了乡亲们,这才不裁了。另外,对乡亲、邻里只要能帮的,肯定主动去帮,印象最深的是我19岁临分配 那年,灾荒年,青黄不接,我从天津帶回20斤玉米面,下车后背了25里路才到家, 晚上 就等着下锅,这时,邻居去借,母亲宁肯自家挨饿也高兴的借给人家,这种助人为乐的事不胜枚举。我们认为母亲一生是不幸的,但她自己从不这样想,她总念叨着,看我老了多好哇,你们都给我钱,给我买吃的、穿的,你们看邻居xxx,儿子、媳妇不孝,一个月,老两口,俩儿子才给40元,不论什么时候,总是和比自己生活差的比,一生活在知足常乐的心态中。</h1> <h1>杨辰结婚时照的,母亲最后一次来津了,我们大姐仨带母亲做了一次检查,我有个表哥从南开医院退下来,在永安医院坐诊,经查,母亲耳聋是注射庆大霉素落下了后遗症,无药可医了,只好配了助听器,小脑萎缩也只能多和她交流,延缓痴呆的速度。</h1> <h1>有有6个月时,回老家探亲照的。左边是我小弟弟,右边是杨辰抱着有有。</h1> <h1>我大弟家的大女儿结婚了'</h1> <h1>我二妹家二儿子结婚时照的,那年有有才两岁,我帶着回老家的</h1> <h1>母亲和大弟家的二女儿照的</h1> <h1>我44岁时和母亲的留影。 我谨以此篇悼念我最思念的母亲,我母亲是天主教的虔诚信徒,她一贯认为在世界所受的一切痛苦都是为了在天堂的永生,我也在此祝母亲在天堂再也没有痛苦和忧伤!我并以此篇告诫我的兄弟姐妹和下一代女儿、侄男、外甥女们不要忘记奶奶、姥姥传下的孝顺、勤劳、艰韧、助人为乐的好家风,在新时代发扬光大!</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