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吴有常

吴蓁

<p class="ql-block">拍摄:吴蓁</p><p class="ql-block">文字:吴蓁</p><p class="ql-block">配乐:父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父亲吴有常是江苏省博物馆学会会员、副研究员、民俗专家。一生从事文博事业,知识广博能鉴定古代文物书籍是孤本和善本,他的《古籍版本》一文被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国宝大典》收集。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信息量大,史料价值高被称为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的专题书目。但经历坎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 的 父 亲 吴 有 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又一个清明节来临了,每年这个时候,我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总是会想起长眠在普觉寺陵园的父亲。他是2003年1月24日中午11点05分因病去世的,终年87岁。他去世已有18个年头了。我已在梦中无数次见到过父亲,每年我一定会去他的墓前追思祭拜。今天我们又站在父母亲的墓前,想起他们生前对我们的种种好,心里很是难过,让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三岁丧父,和我奶奶相依为命,只读了私塾二年,曾和他的外公学习中医,18岁经熟人介绍,在中国图书馆当练习生。后辗转浙江、南京、重庆各地图书馆谋生。他一生勤奋,工作努力,知识广博,不断的提升自己。他坚持自学英语、俄语等工作中必用的外文知识,晚上到夜校去充实提高自己。他钻研图书馆检索业务,能在浩瀚的书海中,准确地为众多学者著书论述提供大量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资料,受到众多学者高度好评,称他是“活字典”。他工作能力强,摸索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全院十四万册书籍和资料的防腐保管有独到的方法。能鉴定出古代的文物书籍是否孤本、善本。我就记得有人捧着一堆书兴致勃勃而来,但却失望而去的事。他的《古籍版本》一文被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国宝大典》收集由文匯出版社出版。70年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下放农村失去了近十年的专业工作机会,79年重新返回原单位,让他心情舒畅有了用武之地。参加了院内古籍版本、珍本,善本的大型检索整理工作。83年兼任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江苏博物馆年鉴》编辑,先后编辑了83、84、85年的《江苏博物馆年鉴》。他还主编了南京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庆典纪念册,当时南博院长徐湖平在序言中写到:“主编吴有常先生献身南博事业已四十多年,以76岁高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收集资料齐全,编写方法得宜,终于完成了这项信息量大,史料价值高的,是我院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精神可敬、可佩”!我父亲还把多年的工作经验转换成文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后编著有《辞书书脊应当利用》等十八篇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同时和南博图书馆副主任王淮生合编,所写的《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之论文》收集了3757篇论文、文章、文件等,收集图书和小册子400余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被称为是建国以来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的专题书目,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学术的观点和流派很有价值。1986年父亲成为江苏省博物馆学会会员,1987年被评为副研究员、民俗专家、同年被收进目录学家辞典485页。一路走来很是不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经历坎坷,历经过多次运动,但他性格开朗豁达,顺其自然,所以避过了很多的风险。1970年全家下放到江苏淮安后,挑过大粪、拿过锄头、种过地、养过鱼、后来调供销社当仓库保管,公社领导硬说工作对口,我父亲就从头学起,尽快的熟悉供销社保管工作,学习各种货物交接流程记账方法,不计时间的方便进城拉货的工人,不管寒冻腊月炎热酷暑随喊随到,半夜三更也豪无怨言,拉货的工人都很感激他。工作忙的我80多岁的奶奶去逝他都没能守在身边。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从不为有烟、酒、自行车、缝纫机紧俏物资经手权而去做人情,尽心守责,为此还得罪了我的好朋友。工作很是出色,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到基层吃饭都是先交饭钱,从不去沾别人的便宜,搞的同去的人都很难堪。人们说他是个不近人情的人。但他特别在乎看到我的进步,只要有时间,会和我妈一起到我四面漏风的学校来看看,对我组织学生种油菜换油解决学生学习用品给予支持,对我挂在芦席墙上的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记录本提出意见,指出坏人坏事用词不当。当听到公社大喇叭里有我在大会上发言声音时,就开心的了不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9年1月知青回城,我回到南京,我打听到了父亲原单位已有人回去。而我父母身边无子女,如生病在公社医院医疗水平是有限的,如到淮安县医院虽只有十几里,但这中间是要走小跳(细细的小桥)、过摆渡、坐二轮车,(带人的自行车)白天还行,夜里漆黑一片找谁抬着他们上淮安看病?而且我母亲千度近视,生活上自理能力很差,平时走路都不稳,何况家里没有自来水,是要到河边去打水,万一滑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想想着急,我就和父亲找院长,讲下放后受到的歧视、困难、讲今后双亲年老后就医的无奈,反复几次,院长也就同意调我父亲回到原单位了。这样父亲62岁回到南京,做着图书馆熟悉的工作,让他精力充沛,更加敬业,让一生积累的专业知识,有了施展的机会,得到同仁的好评。他不断的向年轻的同事传授好的经验,恨不能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都传授给她们,小考不断提问题让她们回答。后来父亲的同事对我说:“那时不理解,后来工作中就发现你爸爸讲的全是对的,他是想我们少走弯路。”我父亲一直到77岁自己要求下才退休,多干了十五年自己胜任的工作。退休后每日坐在家中读书看报、写文章、宁静平和。他还为单位的一位老红军写回忆录、写海宁硖石灯彩等。我爸爸写,我妈妈在后面誊抄,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的晚年应该是很安定的,单位给分了大套房子,和我母亲两人住的很宽敞,医疗公费,交通方便,父亲很是知足。他关心孙辈的成长,利用家中整面墙作学习专栏展出他们的画、作业等,每到星期天孙儿女回来都争先恐后的向他报告成绩很是热闹。其中有两个是市三好生,为了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就买学习工具书给予奖励。我儿子就收藏了《辭源》《英华大词典》《国宝大典》几百元一本的大部头的书,我父亲还在书中留言:“希望外孙学好英语,将来能为专业服务”。实际上父亲对自己是很节俭的,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一个人。父亲心也很细,他发现我有时为儿子花钱,有点随心所欲,他马上就悄悄的递张小纸条“挥金如土”提醒我用钱要有节制。当我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父亲总是提醒我要注意人际关系,希望我走的稳走的顺。如没时间长谈,就会写信给我,或给我儿子在信中谈话。现在我的朋友们看我十七年来在老年大学学写作、声乐、钢琴、朗诵等乐此不疲,在美篇上有了自己的平台,有了近百篇美篇,并有文在现代快报《天下美篇》报纸上发表。还参加了学习强国坚持两年多了,积分目前为止近四万,在社区排名前列。去年疫情期间,我仍参加了几门网课的学习,复印资料店不开门我就手抄,不浪费一点时间,大家都劝我要保重身体不要太累,但我知道这是我父亲最喜欢看到的样子,所以我要坚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父亲瘦瘦的,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朴素厚道。但骨子里透出一股学者风度。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不高。对儿女却很尽责任肯动脑筋。那时他和我母亲两人要养我们兄妹四人。按月要给在海宁硖石的奶奶寄生活费,生活相当拮据和困难。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的18岁小的也有九岁,个个都喊吃不饱,半夜肚子饿得睡不着觉。就想到用瓜菜代的办法为我们充饥。让我们养小兔子吃肉的同时,多次带上两个哥哥。到孝陵卫去拖山芋、包菜、南瓜。他从未做过体力活儿可想而知,拖上满满的一板车山芋,爬中山门外卫岗那个大坡有多么不易。下那个大坡更不容易。每天临睡前,我们四人总围着父亲,看着他在水池边为我们洗瓜菜,然后用清水煮了满满一锅,我们几个吃的心满意足呼呼大睡的时候,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这个情景已刻在我们心头。当时南博院长曾昭燏就很照顾我们这个家。每当开学时不用申请就把困难补助送到我们家里解了燃眉之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逝世十五年后的2018年11月21日百度上更新,再次介绍我父亲,共有582个字,这是在学术上肯定了父亲的成果,很是珍贵!我今天上坟时,告诉了父亲,他也会高兴的!全文附后: </p><p class="ql-block">吴有常</p><p class="ql-block">书籍:中国目录学家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5:15:49</p><p class="ql-block">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南人民出版社《中国目录学家辞典》第485页(582字)</p><p class="ql-block">【生卒】:1917-2003</p><p class="ql-block">【介绍】:浙江海宁人。</p><p class="ql-block">1935年在中国图书馆当练习生。后在重庆、遵义、南京等地图书馆任馆员、副研究馆员、编辑等职。1951年8月进南京博物院,先后任编目员、图书组副组长、图书室负责人。1983年后兼任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江苏博物馆年鉴》编辑部编辑,同年参加江苏省博物馆学会为会员。1983年至1985年,与南京博物院现任图书馆副主任王淮生合编《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文献目录(1949.10-1983.12)》,收录建国后有关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之论文、文章、文件等,计三千七百五十七篇;收录有关图书、小册子四百余种,是建国后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的专题书目。此目的内容包括:博物馆总论、博物馆管理学、藏品征集鉴定及保管、文物复制和标本制作、文物保护技术学、陈列学、宣传教育工作、博物馆建筑设备、各种类型博物馆的特点和职能、文物工作研究、联合国有关文博活动及组织、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中国文博事业史及传记、文物管理工作、文物聚散、文物商店及各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等,所收论文及书目均按类序列,其类目为编者所自编。此目对有关文献广采博录,搜集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流派,是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研究者的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尚撰有《建立和健全博物馆业务档案工作》等论文多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文我已岀书,并赠送了大哥和妹妹各一本,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书库整理古籍珍本</p> <p class="ql-block">父亲工作过的图书室</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钟表专家李爷爷及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1954年全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7年全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2年全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7年全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和外孙</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孙子女共过生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送给外孙的《国宝大典》</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送外孙的《辞源》</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送外孙的《英华大词典》</p> <p class="ql-block">这书首页是我父亲给外孙的亲笔赠言</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编辑的博物馆84-86年鉴</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编辑的南博六十大庆记事</p> <p class="ql-block">序言中有徐湖平院长对我父亲编辑的《南京博物院建院六十年纪事》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此书编委中留有我母亲的名字程秦晖</p> <p class="ql-block">我为我父亲岀的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