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新四军四师的后代子孙们,一同随着微信、伴着美篇:</p><p class="ql-block">走进新四军军部、寻访宿迁、沐阳县、泗洪县大王庄;</p><p class="ql-block">了解抗大四分校、淮北中学;</p><p class="ql-block">拜谒上海福寿园新四军广场;</p><p class="ql-block">光顾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凭吊新四军老战士、寄托我们的哀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起再次感受先烈英魂之中蕴藏的精神之力、信仰之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山埋忠骨,烈士留正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烈士和故去、健在的老战士纪念设施,是历史的载体,也是“铁军”精神的象征,镌刻着“时间的价值”,他们伟大的人格和卓越功勋必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遥寄哀思,缅怀英烈。</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将士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始终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之中国,</p><p class="ql-block">如你们所愿!</p><p class="ql-block">脚步不停、奋斗不止!</p><p class="ql-block">山河无恙,英烈永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清澈的怀念,只为您!</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军部,是新四军领导机关的总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25日在湖北汉口成立,当时只有中共中央从延安派来和军长叶挺邀集的少数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6日移驻江西南昌,开始建立工作部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军部,设有参谋处、秘书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处、兵站处、军法处、后方留守处和政治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1年1月20日的命令,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军工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供给部、卫生部合并为供卫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10月供卫部重新分为供给部、卫生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28日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临沂,并从12月3日起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与华中军区领导机关合并,成立华东军区领导机关。</p> <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为坚持抗战,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副军长。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政治委员。1947年1月21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机关及所属部队,改为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新四军番号取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在成立近10年内,先后在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建立过军部。</p> <p class="ql-block">⇩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p> <p class="ql-block">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将士们为家国抛洒热血,</p><p class="ql-block">清澈的爱,只为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致敬忠魂!</p><p class="ql-block">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沭阳县的张圩乡陈圩村,这里原是新四军华中根据地的淮海区公署所在地,也是黄克诚将军当年领导的新四军三师驻地(新四军四师九旅初建隶属三师),属新四军淮海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新四军公园”,新四军群雕,乡村景色美如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海地区即抗战时期的淮(阴)海(州)地区,位于苏北,是联系苏中、皖东北、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要冲,战略位置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圩村如今被还原成当年抗日根据地的模范村镇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路旁的壁画上画着国旗、党旗、军旗,还有国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新四军军歌等,路旁的绿色隔离带上已培植成绿草如茵的新四军公园。</p> <p class="ql-block">淮海抗日根据地陈列馆占地240米,共设六个展区,展出历史照片700余幅,实物50余件。展厅虽不大,但资料很丰富,由于建的年代较早(八十年代),保持了原始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部分照片、文字系根据吴安姐《新四军后代赴宿迁老区行》编辑</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四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建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四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被沿用到1947年1月30日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前辈都是在民族最危难之际,来到了革命老区一起浴血奋战,共同打日本鬼子和汉奸土豪;是经历枪林弹雨的生死兄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是英雄、是民族脊梁,也是我们每个后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王庄新四军将士墙就是我们所有新四军四师后代的根,兄弟姐妹们联系的枢纽站[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p> <p class="ql-block">大王庄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陈圩乡东南,洪泽湖西岸,抗战时期是淮北区党委、淮北行政公署和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集党政军一体化的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王庄是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心, 被誉为“苏皖红土地,淮北小延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规划总用地80余亩,军政大学、接待中心、拂晓报社等项目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纪念广场,还原了当年新四军四师的重要抗战历程和事件,充分展示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伟大贡献,详细记述了革命的艰难和条件的艰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地充分挖掘大王庄的红色资源、生态绿色资源、淳朴的乡村资源,全面打造大王庄党性教育示范点,继承好新四军精神,弘扬好新四军风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四师师部曾驻扎在泗洪县陈圩乡大王庄,刘少奇、陈毅、邓子恢、刘瑞龙、张爱萍、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过生活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和4000余名烈士长眠于此,名录墙上面的每个名字,都是人民深深缅怀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师将士墙由主墙和两侧各三面名单墙组成,名单墙上按姓氏笔划分别刻有11000多名四师将士的姓名,墙体采用红旗造型,墙面为红色花岗石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馆内展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等展示手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王庄教育基地的落成,大大激发了人们不忘四师前辈为了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初心,牢记有责任传承四师铁军精神的使命,将红色基因一代代相传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王庄曾经是我们父辈战斗生活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也是四师后代父母们曾经学习、工作过地方;</p><p class="ql-block">更是新四军四师风雨历程和风云变幻无常之地;</p><p class="ql-block">还是上海四师分会罗承廉会长、北京刘延淮大姐等和四师后代各位大哥大姐们的孕育之地和步入四师历史氛围,感受红色记忆,寻找中国共产党领导、培养、教育、初心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他很早就离开了我们,单位又在外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上海新四军广场是2005年建成,大王庄新四军将士墙是2019年建成,故没有将我父亲名字统计进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我退休后,2020年加入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参加上海四师(淮北)分会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海、北京、安徽、江苏等新四军研究会的帮助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交通大学有关部门提供了档案资料,使得我父亲的名字补登出现在了纪念墙上,他终于归队了。</p> <p class="ql-block">《抗大四分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简称抗大四分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吸收华中和江南革命知识青年最多,坚持在豫皖苏边区平原游击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共培养了近5000名军政干部,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3月,新四军第6支队随营学校华中派遣大队,合并组建抗大第4分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分校在安徽省涡阳县成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吴芝圃、张震、肖望东、方中铎、刘清明、李干辉、冯文华、陈锐霆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月,该校隶属八路军第4纵队。</p><p class="ql-block">翌年1 月,隶属新四军第4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牺牲,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决定,将抗大第4分校改名“雪枫军政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四分校1946年改编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华东军政大学主要部分改建为第三高级步兵学校,1952年参与组建总高级步兵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历经南京军事学院、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南京高级陆军学校、陆军指挥学院,1999年更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1941年5月中旬,抗大四分校随部队转移到皖北等地办学,由洪泽湖以北的成子湖,渡过淮河到淮宝县(旧县名,今部分属洪泽县)永丰镇时,我父亲参加了抗大四分校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我父亲从抗大四分校毕业,根据组织安排来到了淮北苏皖边区培养根据地干部的“淮北中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该校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培养了2000余名干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淮北中学是在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和中共淮北区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任崇高为淮北中学校长,他是德高望重的爱国民主人士,曾担任过豫皖苏边区行署副主任兼怀远县县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得意门生宋晓村出任副校长。</p><p class="ql-block">任命张宇瑞为副校长,他是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是个教育工作者。</p><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研究生徐子佩出任教导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边区领导刘子久、刘瑞龙、刘玉柱在张塘主持召开筹建淮北中学专题会议,从部队和地方调集精干力量充实教学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设立由淮北区党委直接领导的中共淮北中学总支委员会,任命徐宏九担任首任总支书记(1944年秋淮北中学成立党委,尹锡珍担任副书记主持党委日常工作),安排四师骑兵团负责保卫淮北中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教员都是从干部和部队选调的、有政教工作经验的共产党员担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淮北区委还对学校有关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淮北中学作为苏皖边区行政公署的一个直属单位,全体师生的生活经费由人民政府供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北中学”创办时,还得到了当地开明人士许老太太的热情支持,她捐赠了300余亩土地和几十间房屋。1941年9月1日正式开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父亲与我三爷爷等,都是第一期学员。学员开始有160多人,到第一期结束时扩大到300多人,编为高师班、初师班、初中甲班、初中乙班和预备班(文化补习班)共5个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1942年春,学生发展到600多人,秋季扩大到1000多人,达到8个班。</p> <p class="ql-block">上海新四军广场位于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内,2005年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福寿园集团共同兴建,是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青浦区“四史”学习教育基地和青浦区双拥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曾在新四军担任过重要职务的陈毅、叶挺、粟裕、罗炳辉、彭雪枫、高敬亭、曾希圣等纪念铜像先后在新四军广场落成,形成了新四军广场主要英雄人物的纪念群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场占地5000多平方米,由新四军战士主题雕塑、新四军纪念墙、烽火台、纪念园区等组成,长达88米的新四军纪念墙,由花岗岩浮雕和大理石纪念碑组成,碑体刻有《新四军军歌》、新四军活动地域示意图,新四军1938年和1941的战斗序列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介绍,目前已有约7675位新四军战士英名被刻于纪念墙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场的纪念园区是新四军先烈、新四军老战士百年后相约相聚的安息之地,目前已有约1800余位新四军战士在园内安眠。</p> <p class="ql-block">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雨清明湿春花,后人含情慰先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百年党史,缅怀英烈功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党史、祭英烈、守初心、担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缓缓地走来,默默地伫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在那边,我在这边;</p><p class="ql-block">您的容貌就在眼前,您的叮嘱仍在耳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空气中弥漫着您的气息;</p><p class="ql-block">但,却无法相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风吹不去我无限的思念,春雨洗不尽我心中的泪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只能在风中向您倾诉,在雨中给您请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在那边还好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少依恋与悲伤存于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已逝,心已殇,只盼彼此梦中再相见。[流泪][流泪][流泪]🙏🙏🙏</p> <p class="ql-block">清明既缅怀着故去的亡,又代表着万物的生。我们不仅要遥寄思念,墓寄哀思,更要礼敬先烈先辈,寄托缅怀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将士们的伟大人格和卓越功勋必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曾经战斗过的淮北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叶挺,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抗战胜利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等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p> <p class="ql-block">⇩陈毅,新四军代军长,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任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p> <p class="ql-block">⇩粟裕,新四军一师师长,解放上海战役主要指挥者。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2月5日逝世。</p> <p class="ql-block">⇩彭雪枫,我父亲当年所在的新四军四师的师长兼政委,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师长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37岁。</p> <p class="ql-block">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建于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公园原址,位于上海市区西南,与华龙古寺毗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陵园占地285亩,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烈士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共8个功能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主轴线上,其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7个大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分8个展厅,以1000余件文物和大量照片、图片,展示自鸦片战争以来,为“独立、民主、解放、建设”而战斗和牺牲在上海的200多位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堂安放着500余位烈士的骨灰,堂内设有一幅题为“碧血”的大型瓷版画,是先烈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干部骨灰存放区,这是我父母亲与几千位新四军将士们、老同志、老战友的骨灰存放地,也是家父与长期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老战友们相聚一堂的安息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陵园内有全国著名雕塑家塑造的10座大型纪念雕塑和集当代书法大成的龙华烈士诗词碑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是1992年将漕溪路上海烈士陵园并入龙华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7月1日竣工对外开放,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岁月可以模糊样貌,一种精神却不会黯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可以改变山河,一种理想却不会隐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阴能够冲淡记忆,一种信仰却历久弥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我们向英雄的革命志士和故去的新四军将士们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时,都会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这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代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功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英烈,家国永念!</p> <p class="ql-block">龙华千古仰高风,革命精神永留存!</p> <p class="ql-block">美篇中部分照片系根据赵 霞、吴 安、汪 滔等同志的美篇中选择,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武卫众校友、东梅同学等提供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还选用了卢永良摄影大师部分作品,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饶江萍姐提供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感谢北京四师分会孙晓华提供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所有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兄弟姐妹们,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党正在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新四军老战士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亲历者和见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要以老同志、老前辈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将理论研究与理论宣讲相结合,注重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精神与真理力量,不仅做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聆听者和宣传者,还要在宣讲中弘扬好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深厚的理论功底阐释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全称:</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是在中共上海市委、市府新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1980年11月14日成立,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的各分支机构由:</p><p class="ql-block">军直、文化教育、后勤、一师苏中、二师淮南、三师苏北、四师淮北、五师鄂豫皖、六师苏南、七师皖江、浙东浙南等11个分会和大专院校委员会组成,会员为4000余人,新四军老战士1000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四师(淮北)分会,目前约有250名会员,新四军老战士约有80余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