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爸爸妈妈</p> <p>妈妈和大哥</p> <p>妈妈和二哥二嫂</p> <p>妈妈和辽宁老家亲人在一起</p> <p>妈妈和老姨</p> <p>爸妈和老姨老舅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1999年5月5日,68岁妈妈带着对儿女依依不舍的眷恋去世,两年多病榻下的折磨,让妈妈对生命渐渐失望,她没能象自己期盼的那样重新站立起来,断断续续留下了遗言,依然有太多的不甘不舍。心高气傲的妈妈一生也没能过上她想要的的生活,付出大于所得,心中苦楚无处诉说,几乎一生都处在无奈与失落之中。高傲的生活要有优越的条件相匹配,妈妈的追求让人敬佩,也是那股心气害了她自己,落得一身伤痛。妈妈离开我们之后,让我增强了对眼前生活的珍惜和对亲人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办完丧事,爸爸把我们几个孩子召集在一起,床上摆上妈妈留下的手饰和二万多元钱的存折,让我们儿女平分掉,我们劝爸爸把存折留下,爸爸很果断地拒绝。他说,自己工资折上还有几千块够了,留钱没处用。妈妈不在了,爸爸那意思是自己已了无牵挂,此刻我的心在痛。妈妈一生缺乏安全感,日常生活精打细算,在困难时期保证家中生话一帆风顺,没有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只是刻薄了自己,两万多的存款显得多余。许多年以后从妈妈经历才理解了那句话:人间不值得!世间的许多事情没办法,因此人到中年就该知深浅懂进退,人生有些规律不可抗拒。要有认命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得以解脱。</p><p class="ql-block"> 手饰中有两枚戒指单独放在一旁,爸爸说,妈妈留下话,一枚给在鞍山的我老姨,另一枚给辽宁老家大爷家的我二姐。妈妈深谙人情世故,留下的即是对亲人的牵挂,也是曾给予温暖的回赠,之前我的三个姑姑大娘和老婶都给过了。妈妈只有我老姨这一个妹妹,在妈妈眼里老姨总是让她放心不下,她没有妈妈那样鲜明的爱憎。妈妈多虑了,老姨晚年生活很幸福。爸爸妈妈喜欢大爷家的二姐,大娘半开玩笑地说过把二姐过继给没女儿的妈妈。小时候,听爸妈聊天,还要给二姐在兴隆金矿物色个好对象,但没能成真,后来二姐在辽宁老家嫁给一个导弹部队连长,二姐夫后来转业到地方,在当地政府机关工作,育有一儿一女(二姐夫因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获奖励生二胎)。我们李家有重感情的传统,家族伦理脉络清晰,人情温暖,我在辽中上中学时感受深刻,这一点倒与妈妈思想一致,</p><p class="ql-block"> 当年暑假,我带爸爸回沈阳老家,是我把戒指带给了老姨和二姐,那次我又带爸爸去了正在风头上的海滨城市大连。那天上午,在火车站打了一辆出租车,沿着宽阔的景观大道直达海边,大连城市风光旖旎,又赶上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蓝色海水波光粼粼,远处海天连接处有清晰的界限。我说:爸!大海辽阔吧!爸爸嗯了一声,并且冲我点一下头,然后点上一支烟。我鼻子一酸,把头扭向另一边。妈!我带爸爸替你来看大海。妈妈一生没有离开过东北,没见过大海,妈妈很好奇,对她而言大海有张力,但现在一切都已晚,不能让爸爸再错过了,爸爸也是第一次看海,而那次我已是第三次去大连了,如果同时站在海边,妈妈要比爸爸感悟深刻,爸爸喜欢随遇而安的生活,这一点妈妈跟爸爸不一样。在大连爸爸让我联系我三姑奶的大儿子,爸爸在大连国企当工人的表哥,那时己经退休,我用IC电话打到单位,因是周末无人接听而没联系上,这个大爷在2015年暑假到沈阳参加我三姑八十岁生日时才与爸爸重逢,那次我三姑奶家来了两个儿子一个姑娘,也就是我的大爷小叔和姑姑,这个姑姑一直在沈阳,小叔在沈阳工业大学退休后定居上海,这个小叔我比较熟悉,我去过他家,1978年我在辽中上学时,小叔住在沈阳工业大学(当时叫沈阳机电学院)的宿舍里,他女儿还不到一岁,18年后,这个孩子在辽宁省实验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上海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留校当了老师,是我们这辈人里的一个榜样,因为她是个爱说爱笑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三姑奶家的孩子小时候上学,均在我爷爷家吃住过好长时间,因此与我家老一辈走得近。参加完三姑八十寿辰,那个大爷和小叔与爸爸都在三姑家住了一宿,那天他们一直聊到深夜,回忆许多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我记得大爷说,他小时候最怕我爷爷,我爷爷是他大舅。</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秩序因变故而改变。过去,家里一切都由妈妈做主,爸爸工资也由妈妈支配,妈妈不在了,工资存折就由爸爸掌管着,爸爸继续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爸爸不孤单。</p><p class="ql-block">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思想顾虑,这一点女人十分敏锐,爱人叮嘱我,不要动爸爸的存折,不要向爸爸要钱,让爸爸无忧无虑安享晚年。爸爸在后来的生活中十分满足,实际上爸爸年轻时花钱大手大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为此没少挨妈妈数落。到了晚年也没有变化。女儿打工第一笔收入,给了爸爸五百元,那天爸爸拿着钱半天没说出话,第二天告诉我,他高兴得一宿都没睡好!还自言自语地说:我多幸福!其实,从小到大,爸爸也舍得给孙子孙女花钱,爸爸也得到了孙子孙女的关心爱护,不断给买各种小吃零食,过年一起去给爸爸购买新衣服。</p><p class="ql-block">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别人劝我们换一间大点的房子,爱人没有同意,她说,老人不习惯改变环境,小区里还住着兴隆老人,爸爸也熟悉了后来的人,每天散步聊天都有规律,因此我们一直住在金矿分给爸爸的四楼里。妈妈不在了,爸爸自己要求住小间,把大间让给我们,爱人不让,只是换了一张床,重新布置一下,让爸爸仍住在大间,敞亮方便一些,我们也跟着爸爸对六十多平的老楼住出了感情,精心照料让爸爸晚年十分安心宁静,他也把自己的幸福与老家亲人们分享,爱人也先后三次去辽宁与老家人见面,让大家了解到她,终于让老家人放下心来。爸爸每两年回一趟老家,与姑姑大爷老叔家族人团聚,而每次回去都要去自己小时侯长大的小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故乡就是留下梦想的地方,追忆曾经的过往,保留记忆里人和故事都变成了成熟的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 在最后的日子里,爸爸工资存折上的钱一直由他自己支配,爸爸临终前一直头脑十分清醒,指着为他洗脸擦脚的爱人说,你是我女儿!那时我想:妈妈的福都让爸爸享受了,如果妈妈能坚持到现在,儿子能想办法让妈妈换一种活法,减轻她的思想负担,尽心尽力让她幸福满足!现在的生活本身也能达到妈妈的愿望。晚年,妈妈也渐渐接受了我们儿女的劝说,只不过有点晚。这份遗憾过于沉重,思念妈妈时,总感觉对不住她,妈妈一生不容易,没有享到应该享到的福,连选择好一点生话的机会都没给儿女留下,如果妈妈多在哪怕十年,我们做儿女的也就不会留下遗憾了,有条件让妈妈尽享宁静而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2017年11月8日,84岁老爸走得安祥,没有病痛折磨,没有临终嘱托……。如今我们也慢慢步入老年阶段,我们都羡慕爸爸晚年生话,如果能象爸爸那样无忧无虑,就是当下的幸福人生。</p> <p>爸爸在大连景观大道</p> <p>爸爸在金矿当篮球教练时,手下的女篮队员</p> <p>(左起)参加三姑八十寿辰,我三姑奶家的小婶小叔,大爷,姑夫姑姑</p> <p>爸爸八十岁生日</p> <p>左是我大爷家的二姐,右是大姐</p> <p>中间是我大爷家的二姐夫</p> <p>爸爸心衰最后的日子</p> <p>三天后爸爸永远离开了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