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海棠之梦

<h3>关中地区流传着一首八景佚名诗,诗曰:华岳仙掌望崤涵,雁塔晨钟响城南。 骊山晚照披秦地,曲江流饮绕长安。 灞柳风雪三春暖,太白积雪六月寒。 草堂烟雾紧相连,咸阳古渡几千年。”八景之中,居咸者即“咸阳古渡”有诗云: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洲。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h3> <h3>阳春三月之际,渭水两岸春色满园,游人如织。咸阳古渡口更是繁花似锦,风光无限。乘兴一游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收获甚丰!</h3> <h3>横贯关中的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从古秦都旁边流过,咸阳古渡就是咸阳的渭河渡口。自古以来,在咸阳和长安附近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在咸阳渡口过渭河。由于渭河季节性水位落差较大,所以人们常常舟桥并用。冬春两季多从便桥通行,夏秋两季则靠船摆渡。</h3> <h3>史籍记载:咸阳渡口经历了从秦代的“横桥”到西汉的“渭桥”,又从唐代的“便桥”到明、清两朝的“古渡口”,已有2000多年的变迁。因此,便有了“咸阳古渡几千年”之说,也誉为关中八景之一。</h3> <h3>据说,咸阳一些民工挖取河沙时,在渭河2号桥附近河道中掘出数十根木桩。专家们考证后确定: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的遗址。</h3> <h3>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坐落于清渭楼对面的渭河北岸,与清渭楼南北对峙,形成咸阳渭河岸边标志性历史景致,颇受游人追捧。</h3> <h3>遗址东西长230米,南北宽7至10米,渡口区间西起张岳庙,东到清渭楼,南至咸阳湖,北至渭阳东路。</h3> <h3>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咸阳古渡”美景始于秦代。明洪武四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真正成为“秦中第一大渡”,并一直沿用至解放初。明嘉靖年间,曾以舟为浮桥,可常年通行;冬春水浅,露出沙滩,架设便桥;夏秋水涨,舟楫相渡。著名的关中诗人白纶曾作诗云:“渭水黄华古渡来,山河表里几千秋。临流不见褰裳客,冬自桥梁夏逢舟”。</h3> <h3>博物馆外面的廊壁上,突兀地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h3> <h3>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父母和妻儿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杜甫的《冰车行》,再现大唐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h3> <h3>东边是有关古渡的历史典故:文王渭水访贤、渭水迎亲、便桥结盟等,显示出咸阳古桥悠久的历史渊源。</h3> <h3>博物馆设在地下负一层,只需身份登记便可入馆参观。游人不是很多,置身其中,一种宁静又旷远的感觉笼罩身心,仿佛聆听一段久远的故事……</h3> <h3>精美的华章,将游客引入一段辉煌的历史……</h3> <h3>尊尊蜡像,揭开古渡的面纱。</h3> <h3>桢桢图画,抒写不凡的过往。</h3> <h3>典雅的文字,讲述旖旎的风光。</h3> <h3>渭水摆渡,三十年前高中生涯中。我不仅耳闻目睹,更是亲自体验过,连同我那鞍前马后的“坐骑”。只是,地址在兴平段。尚记得撑篙的应是两艄公,运足全身气力在下篙、拔篙,身体一起一伏,如同舞蹈的动作。</h3> <h3>“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优雅精致,个中滋味,惟亲者心领神会。</h3> <h3>“官渡”一次首次耳闻顿觉有些逼仄。</h3> <h3>“两寺渡”的由来,有些恍然大悟,不觉哑然</h3> <h3>厚重的典籍,印证真实的过往。</h3> <h3>一叶扁舟,一根竹篙,三三两两的过客,成就了她最初的风貌;一个码头,一个集市,一个关口,影响着这个城市的社会风貌。</h3> <h3>优美的故事,诠释她曾经的佳话</h3> <h3>“文王迎亲”图。据载:“帝乙归妹”一语,其中的“妹”是指“少女”,“归妹”即嫁女之意。文中将“帝乙归妹”描写的周文王成婚一事联系起来理解, 认为“帝乙归妹”说的是古书失载的商王帝乙嫁女于周文王的故事。《诗经·大雅》有云: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周在商代本是西方的一个小国,后来,经几位先祖的努力,到周文王时,周已是西方最强大诸侯国,并成为西方各国的首领,号称西伯。西伯文王长得一表人才,又到了婚配的年龄,他的婚事引起了各国人们的关注。殷王帝乙眼见文王俊伟英雄,又是西方各国之首,有心拉拢为殷王朝效力,就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周文王。</h3> <h3>帝乙要把女儿嫁给文王的消息一传开,周人都欢呼起来,大家都纷纷向文王道喜,祝贺周国能与殷王朝联姻。整个周国都行动起来,为文王的婚事做准备,全国一片欢乐热闹的景象。结婚的日子到了,周国各地张灯结彩,锣鼓齐鸣,周文王亲自带着各位大臣,来到渭水河边建浮桥迎接新娘。殷王朝派出了庞大的送亲队伍,由上卿带领,浩浩荡荡,盛况空前。盛大的婚礼在周国的王宫举行,各国都派有使者参加,周的地位和影响通过这次婚礼大大提高了。后来的《关雎》篇更是将文王的恋爱与娶亲传为佳话。</h3> <h3>渭水访贤图,描绘的是周文王拜访在渭水边隐居垂钓的姜太公,邀请他入朝辅政的故事。文王拉撵八百零八步,周王朝沿袭八百零八个春秋。这个故事,妇孺皆知,每次读到此,都会感叹,如果文王当时多拉几步,周朝的历史会不会再久远呢?!</h3> <h3>便桥结盟,画作描绘初唐秦王李世民于626在长安附近便桥与突厥颉利可汗结盟的故事。公元626年,年轻的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北边劲敌突厥的可汗颉利率大军侵犯长安,直抵城外渭水便桥,形势十分危急。久经战阵的李世民并不慌乱,率领部队到桥南隔河对阵,颉利见无懈可击,只得求和。由于当时唐帝国的力量还不很强,李世民便允许讲和,双方在便桥结盟。一场盟约,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彼此的福音!</h3> <h3>千古绝唱,熠熠生辉。</h3> <h3>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绝佳的意境!</h3> <h3>此诗,为“文王迎亲”的极佳佐证。</h3> <h3>《冰车行》中的妻离子散的送别场景</h3> <h3>繁荣的商贸往来,令咸阳古渡成为商旅云集之地。</h3> <h3>件件珍藏,展示岁月的沉淀。</h3> <h3>璀璨夺目的丝路文化</h3> <h3>这块碑是2002年5月,在古河堤遗址处的三块残碑之一,碑的主题文字是“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由明代文学家王九思撰写而成。主要记载了修建古桥时所用的材料。柏木5299块,大小石14002块,石灰1400石,铁,2875斤,日用功1000人,先后进行7601此辆。修成河岸4、5丈宽,182丈长。由碑文记载足见咸阳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h3> <h3>一块复制的碑石</h3> <h3>由遗址推断,渭河咸阳段河身不断向北推进的事实。</h3> <h3>东渭桥,位于于陕西省高陵县耿镇白家嘴村渭河南岸2.6公里处,北接渭北,南通长安,是唐渭河三桥之一,是唐代都城长安城通往渭北的重要通道。据《东渭桥记》残碑载,东渭桥建于唐玄宗721年,由京兆尹主持修建。在桥址北部、中部、南部的探方和探坑内发现木桩22排、计418根,分水金刚墙四处。桥基用青石条砌成,间以铁栓板连接。在唐代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兵家所争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使用百年,后,桥毁。元和长庆年间,又修。唐德宗时,朱泚叛乱,占据长安,德宗出奔今陕西乾县避难,西平郡王李晟曾在此屯兵,与浑部队互相接应,攻入长安、平定了叛乱。<br></h3> <h3>老古渡图片</h3> <h3>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大将朱温也屯兵东渭桥。僖宗中和元年义昌军节度使王处存、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州节度使拓跋思恭等进攻起义军,亦曾在此屯兵。以上历史事实,足以证明:东渭桥的得失,关系着唐长安城的安危,故向为兵家必争之地。</h3> <h3>老古渡图片</h3> <h3>西渭桥在钓台乡资村西南,始修于汉武帝138年武帝建茂陵时期。鉴于中渭桥道路曲折迂回,诸多不便,于是在长安城西便门渭水处建“西渭桥”,亦称便门桥,“咸阳桥”。修成后的咸阳桥。不仅便于直通茂陵,而且是汉唐时通西域,达巴蜀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遗憾的是,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西逃,杨国忠迫于叛军追击,放火烧桥,于唐末该桥荒废。明洪武1371年,咸阳城迁于咸阳市内,在市东南建桥,名为“咸阳古渡”,此处再无渡桥,</h3> <h3>中渭桥,位于窑店镇东龙村以东150米处,初称“渭桥”,始建于秦。据《三辅黄图》记载:秦时,渭水北有咸阳宫,南有兴乐宫。欲通二宫之间,故建此桥。西汉时,因中桥位于长安城横门外,故又称“横桥”。东汉末年,董卓帅西凉兵入关时,烧毁此桥。之后,曹操又予以重建。唐贞观十年636年及开元间,此桥又经两次重修。利用农闲时建,提及到铁工、木工、水工参与施工,未提石工。知为木柱木桥梁,由于南端为禁苑之地,一般用于官吏往还,行旅不变使用。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三桥合称为恶“渭水三桥”一直到五代末年仍使用。宋元之后,中渭桥逐渐失去重要性。</h3> <h3>木筏、竹筏、羊皮筏,形式多样,为渡河提供必要的交通便利。羊皮筏是在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和孩子体验过,当时,丽日晴天,阳光甚好,但行至中流时,忽觉浪花翻腾,上下颠簸,有惊无险,颇具挑战气息。木筏、竹筏充满期待!</h3> <h3>考古发现,真实的遗存</h3> <h3>渡头欸乃、经阁舒跳、文陵蓊郁、长陵天朗、真阳仙洞、陆泉涌珠、渭左烟村、丰堤榆柳、钓台泛月、雪洲栖雁 ,以上十景由清代白仑集结而成的“渭阳十胜”,体现当地胜景特色,值得细细游玩欣赏。其中雪洲栖雁、钓台泛月颇具浪漫气息。尤首当其冲的渡头欸乃,已成为千古永传的佳话!</h3> <h3>参观结尾的时候,忽见一播放厅正在上映《咸阳古渡》的历史短片。上溯秦代,下至当今,纵横捭阖,追古溯今,展现她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让观者铭记于心。</h3> <h3>一层的仿古建筑,文化长廊里,有琳琅满目的名家书画作品供游客欣赏。</h3> <h3>几幅宝马良驹的浮雕,让古渡文化相互映衬。</h3> <h3>送走大秦的过客,迎来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大唐的兴衰,历经明清的发展。咸阳古渡,如同滚滚东流的江水,寒来暑往,负重前行。</h3> <h3>趟过岁月之长河,见证了历史的浮沉消长,也亲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送走一段段历史,迎来新时代的神话。咸阳古渡,被历史铭记,受世人赞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