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让这个家门永远开着</p><p class="ql-block"> 河北武安市**乡**村,有一位老人叫杜炀文 (生于1925年农历十月初七)。也就是我的姥姥。16岁 那年嫁给了我的姥爷,原来一直不晓得姥姥为什么那么小就嫁给姥爷。后来知道是由于姥姥未到婆家前公爹就去世了,婆婆生病也将不久于世,便早早的办了喜事。嫁过去40天婆婆也故去了。留给她的是一一个三岁的小叔子,她又当嫂子又当娘,小叔子淘气却一巴掌也不舍得打。20岁那年生下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此时已经临近1946年的春节(母亲是农历腊月26生日)。当时的武安已解放,但是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武安作为革命老区,当时社会上有这样一句民谣:“母亲送儿打老蒋,妻子送郎上战场”。那时我的母亲还不满八个月,年轻的姥爷对姥姥说:“炀文,我想去参军。"姥姥一贯识大体,顾大局,毕竟是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便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好,我同意你去"。姥爷比姥姥还小两岁,那年刚刚19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姥姥对姥爷说:“我送你参军不求你加官进爵骑马带花,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回家。”姥爷说:“你的心意我理解,不过枪子没长眼,我能平安回来,咱们好好过日子; 一旦我回不来,你一定替我把弟弟和女儿养大成人,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姥姥说;“你放心参军打老蒋,我进了你们郄家就有责任支撑这个家,我会让这个家门永远开着”。为了这个承诺,我的姥姥坚守了70余年。</span></p> <p class="ql-block"> 含辛茹苦撑起一个家.</p><p class="ql-block"> 姥爷参军走了,这一走就是几年杳无音讯,五年后才得知姥爷阵亡。(姥爷参军后,随着刘、邓大军转战晋、冀、鲁、豫,1948年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长眠在大别山区。)姥姥一边哭一边安慰自己:撑起来,把这个家撑起来。孩子没有了爹不能让孩子再没有 了娘,我一定要把这两个苦命的孩子养大成人。从此以后,她把丈夫的抚恤金一分不少地存起来,准备给小叔子娶媳妇。在此期间姥姥还又去上了一年高小,想毕业后上师范当老师(在姥姥那个年代高小毕业就是响当当的知识分子了)不巧的是那年师范没有招生。为了维持生计姥姥就学了裁缝给别人做缝纫活儿养活三口之家。不久姥姥娘家姐姐去世,姐夫续弦且远在东北。外甥女不愿意跟继母一起生活,来到了她家;和我姥爷一起参军并牺牲的一个同村老乡,妻子改嫁后女儿不愿意跟继父一块儿生活,跟着爷爷,但爷爷年纪大了有诸多不便,也来到了她家。于是这个家成了一所孤儿院,一个炕上四个孩子,有没爹没娘的孩子,也有没娘或没爹却没人管的孩子。那时没有电,用的是煤油灯,孩子每起夜尿一次就要点灯,她整夜都不能睡个囫囵觉。现在想来小时候跟着姥姥睡只要一翻身想起来解手姥姥便醒了,就问是不是要尿呢?然后打开灯把尿盆递过来给我们,应该也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接踵而来的又是继母生病卧床,姥姥又在床头端屎端尿侍候并为其养老送终。</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姥姥的孩子们渐渐长大,她把丈夫的抚恤金和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给小叔子也就是我的二姥爷娶了媳妇,她才放下心来。总算是完成了丈夫的遗愿。</p><p class="ql-block"> 姥姥的娘家家境殷实,有五个哥哥,四个哥哥都在东北做生意,小哥哥在山西某市市委任职,可是姥姥要强,从不向哥哥们伸手。姥姥的哥哥们都劝她不要这样苦自己,哥嫂们不止一次地给她介绍了条件很好的人家,她却总是一句话来回绝:“我对丈夫说过,有我就有这个家,我要让这个家门永远开着。”姥姥就是这样,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担起一个家,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p> <p class="ql-block"> 深明大义,善待邻里</p><p class="ql-block"> 我的姥姥是多么善良的老人啊!不但把自己的女儿、小叔子、外甥女儿、没有血缘关系的同乡的女儿养大成人,更是靠着自己的善心爱心来对待每一位乡里乡亲,在村里真是有口皆碑。在做缝纫维持生计过程中,对待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都是免费给人家缝补衣物,对干力气活的人还专门多走上几个针脚,让衣服更结实些。几年后,我的母亲也出嫁了,嫁给了我的父亲,父亲大学毕业分配到峰峰工作,工资收入也不高,膝下又有我们三个待哺的孩子,生活并不富裕。我们小时候都是跟姥姥长大的。村里有个邻居是个五保户老太太,姥姥只要做点好吃的改善生活,就会给那个老太太送一碗或者请她到家里来吃饭。对此,我们小时候的印象非常深刻。五保户老太太生病,就跑前跑后给人家端屎端尿,妈妈心疼姥姥,不让她去,姥姥就自己悄悄的一大早起来过去照顾…</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陆续上学后,姥姥基本就常住峰峰,给我们做饭。1985年,村里集资修路,姥姥在峰峰听说此事后,在我们一家生活还很艰苦的情况下第一个捐款200元修路。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姥姥一年的抚恤金才500元。姥姥说:“党和政府对我这么好,我年龄大了出不了什么力气,就捐点钱回报社会吧。”在她的感召下,村里的乡亲们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村路就修好了。村里人只要提起我姥姥这个烈属老太太,都会不由得竖起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遇到走街串巷卖东西或修理锅盆的路人,姥姥总要端出一碗热水给人家解渴,到了吃饭时间就会多拽一碗拽面给人家吃。姥姥说:“家有闲饭,路有饥人。”“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教育我们要多为别人行方便。姥姥在峰峰的时候,有个算卦的盲人在村里家门口敲了好半天竹板,邻居听到了出去告诉说,这个好心的老太太没在家,走吧别在这敲了。</p><p class="ql-block"> 姥姥还是村里的心理医生和义务调解员,谁有不顺心的事都爱来跟姥姥说说,姥姥总是耐心的解劝。姥姥常说:温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要以诚相待,要能吃亏,吃亏是福,没有舍哪有得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块木板儿不能扔</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解放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的经济建设正在恢复,群众生活特别是农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就是购些生活用其也有困难。一天,姥姥到邻居刚与婆婆分家不久的贵兰家串门,看到贵兰在一个小木锅盖上切菜,知道她分家时没分到案板。急速回家将自家炕上柜子门扇摘下一扇, 送给贵兰让她切菜、擀面、当案板使用,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当贵兰生活好转后,虽不再用这块小门扇,却是暗暗地保存地来。后她家有了新房,在搬家时,儿子掂着这块木板儿当垃圾往外扔,贵兰发现上去拦住说:“这块木板儿不能扔。 ”于是给儿子讲述了木板儿的来历,并语重心长地给儿子说:“这是妈妈最困难的时候,你炀文嫂用自己的心爱之物帮我渡过难关,所以我要保留它,就是想让你们永远树立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不忘过去的思想,一生学习你炀文嫂的帮贫扶困、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儿子理会了娘的用意,她们搬进新房后,娘俩儿共同用红布将这块木板包了起来,作为传家宝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起来。</p> <p class="ql-block"> 千亲万亲不如近邻亲</p><p class="ql-block"> 那还是粮食有指标,棉布有定量的年代,那年冬天下雪,天气特别寒冷,姥姥看到对门全柱穿的棉袄又小、又薄,总是冷得打哆嗉。当时全柱刚盖了房子经济围难,再加孩子小,媳妇没来得及拆洗棉衣。她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总觉的棉袄太薄,白天还可以过去,晚上在大队熬夜冷的怎么受得了。给全柱做件新棉袄的想法油然而生,说干就干,于是拿出准备给女婚(我的父亲)做棉祆的布料、棉花,在邻居们的帮忙下,一天一夜一件新表新里新棉花,又大又厚的新棉袄做成了。谁说男儿有不轻弹,全柱穿上姥姥送来的新棉祆,暖在身上,热在心里,感激的眼泪断了线的珠子,哗地流下来,当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至今全柱说起这件事情,还是深情地说:“过去有句谚语是远亲不如近邻,要我说,千亲万亲不如近邻亲。”</p> <p class="ql-block"> 少四寸地基不影响我盖房</p><p class="ql-block"> 姥姥原和小叔子一家一个院居住,分家后将房子给弟弟留下,在村里的东南角批了一处宅地。同时批宅基地的邻居杜元位,和姥姥的宅基地是背靠背,也就是姥姥的南屋后墙,也就是杜元位的北屋后墙。由于经济的原因,姥姥只从宅基的北面盖了一个屋,南边门楼院墙都没有盖就住进去了。第二年杜元位施工盖房,因左右宅基还未建房,在测量地基放线挖地槽时,出现了误差,整个地基往北移了四寸,也就是元位的房子占了姥姥的四寸地基。当房子建筑出了地面两米多高时,邻居们发现宅基北移的问题。元位听到反应,立即进行了重新测量,结果证实邻居们反应的问题为实事。故元位马上叫匠人全部停工,已有了将所建房推倒重建的想法。就在这个时候,在峰峰居住的姥姥,得知此事回到家里,见元位的房子已建一人多高,30多位建房人员停工休息。此情此景,姥姥的心里翻腾起来,她感到造成这种情况,元位的确不是故意的,怜悯之心涌上心头,没来得及给妈妈商量,当场拍板:“少四寸地基不影响我盖房,叫元位复工,原建吧”一场民间的宅基纠纷,即刻烟消云散,杜元位全家人在嗓子眼儿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姥姥常说:“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用三尺巷的故事教育我们礼让邻里。姥</span>姥就是这样,永远想着别人,却从来没有她自己…</p><p class="ql-block"> 姥姥在村里的威信极高。用一位退休高级教师的话来说,姥姥做到了“至仁至义至爱至善”。</p><p class="ql-block"> 2017年姥姥以93岁高龄被武安市宣传部评选为“武安好人”,真正是实至名归呀!</p> <p class="ql-block"> 洺水呜咽,鼓山悲鸣!</p><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27日,西大河上空哀乐声声……村中九十五岁高龄杜炀文老人因年事已高,驾鹤西去,郄府走了一位心爱的妈妈,慈祥的奶奶,姥姥,贤惠的婶婶大娘。西大河走了一位受人尊敬,爱戴的好人楷模。</p><p class="ql-block"> 老人家早年丧夫,哺育幼女、扶养幼弟,自立生活、有多少艰辛,和睦乡邻、武安好人佳誉、、、一生的德望换得晚年儿孙孝敬的幸福和安详离去的福报。</p><p class="ql-block"> 姥姥去世那天傍晚夕阳别样,浓浓的橙黄染红天际,耀眼的夕阳灼目半现在高楼之边,似一道大门,在迎接老人的前往? </p><p class="ql-block"> 下葬时天气晴好,哀乐声声,全村人满怀悲痛送近百岁老人离开这个世界,愿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苦难、尽是美好、、、</p><p class="ql-block">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以无限的怀念寄托哀思、以更多的善意做个好人、、、</p><p class="ql-block"> 姥姥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编辑:阿庞</p><p class="ql-block"> 姥姥的事迹2010年1月22日在《武安报》刊登过李文学同志题为《我让这个家门永远开着》的文章,姥姥2017年又被评为“武安好人”。老人家深明大义、感恩社会,一生坚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村刘桂轩老人家(已故)的《小村往事》专门写了不少姥姥的故事,其中《</span>这个木板不能扔》《千亲万亲不如近邻亲》《少四寸地基不影响我盖房》摘自此书。</p><p class="ql-block">编辑整理时间:2021年4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