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歌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榆林市横山区第四小学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实践研学活动

木子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文化符号,饱含着陕北人的精神基因,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陕北民歌的发展变迁史,就是一部陕北人民世世代代的精神史、心灵史和命运史。陕北民歌植根于人民生活,始终与民族命运相联系、与时代旋律紧相随的文化品质,已成为三秦大地乃至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和艺术瑰宝。榆林是陕北民歌的重要发源地和传唱地,保护好、传承好老祖宗、老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为了践行习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实践中重温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2021年4月2日,榆林市横山区第四小学组织优秀师生代表59人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了解家乡民歌文化的变迁,启迪队员奋发进取的精神。 走西口、榆林小曲、三弦、二人台、说书等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陕北榆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歌文化,队员们从中体会到了陕北民歌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勤劳奉献的精神。讲解员讲到经典曲目时,都会带头唱一唱,熟悉的旋律,让队员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几句。在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队员们聆听了《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革命歌曲,了解了毛主席在陕北带领人民革命、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知识,体会到陕北民歌唱出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军民鱼水之情,也给中国共产党注入了澎湃的血液,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新时代。 通过本次实践研学活动,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传承民歌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