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哈丰阿1908年3月16日(农历2月14日)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察干陶力嘎屯,现隶属于通辽市科尔沁区。哈丰阿八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当地的一家蒙文私塾念蒙文、满文,十岁以后又在汉文私塾念汉文。八年私塾所学的经书以及父母对喇嘛教的信仰等影响,哈丰阿幼小的心灵萌发了第一想做一个好人;第二想当一个好官的志向。</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父亲仁钦宁布,佛教名意为【ᠡᠷᠳᠢᠨᠢᠵᠢᠷᠦᠬᠡ】(汉名滕海山),曾是内蒙古自治军第二军旅长。是一位非常重视教育的开明绅士,1934年与儿子哈丰阿一道在家乡创办了"瓜毛都公立学校",聘请了知识渊博 、富有正义感的陈嘉骥来当校长,不仅把自已的子女都送入学堂,还资助乡亲们的孩子上学 。陈校长是哈丰阿的同学加好友 。</p><p class="ql-block"> 仁钦宁布自1931年起服务于内蒙古49个旗中以人口多、土地多、王爷亦多三多闻名的科左中旗,俗称达尔罕旗。仁钦宁布任科左中旗警务科长时,将瓜毛都原旅蒙商李宝魁的响窑改成统领府(警务总局),带领全旗会兵 、警察 、招抚镇压旗内土匪响马,使社会呈现出相对安稳的局面 ,当地百姓称仁钦宁布为"滕阿爸",将他的府邸称为“统领府 ”“滕家大院”或“老滕响窑”。该院落占地,南北200m ,东西100m ,设有四个炮台 ,四小院落 ,院内 最北部为兵营 ,再往南是仁钦宁布的五间大瓦房 私宅院落,最西端为佛堂,房子的北边为浴室,西南角有水井。私宅东边有 小火房 ,一道墙把东西两个院落分开,东边的小院内有一排供来客居住的客房。客房南端为耪青居住区内有厨房 。再往南为马厩及二马车、大轱辘车停放处。大院东墙外为羊圈及牛圈,有三个大门 。村中还有个老爷庙 ,有十来个喇嘛,知晓天文地理的冉琻(松迪扎布)就是此庙的喇嘛。1966年 该庙被彻底拆除。</p><p class="ql-block"> 滕海山支持儿子参加革命,并以自己的身份掩护革命者特木尔巴根、朋斯克……等。内蒙人民革命党经常在“滕家大院”开会,特木尔巴根住在滕海山家里。共产国际的情报员海睿在此居住数日,并向苏联总部发送情报。</p><p class="ql-block"> 1946年由于国共双方战事处在拉锯状态。仁钦宁布怕家产落入国民党手中,叫来手下的兵丁准备数辆大马车,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装在车上,赶着1000多只羊,300多头牛,500多匹马,两门迫击炮,在家兵的保护下,象远征军般,浩浩荡荡离开“滕家大院”向着当时中共占优势的,东蒙古政治文化中心王爷庙(乌兰浩特)进发。数日后见路上平安,仁钦宁布只留一个班的兵丁随从,其余兵丁都撤回去,“滕家大院”由哈丰阿的母亲和二妹妹乌云格日勒及二妹夫李向阳留守。</p><p class="ql-block"> 看到仁钦宁布离开,村里十几家富户也不敢在此地居住,也都带上家里值钱的东西,向海拉尔等地转移,坚决不让家产落入国民党手中,他们是:黄赛兴嘎、刘青山、关巴图、李诺里格日(扎兰)、李向鲁、马金林(汉人)刘扎穆萨(会长)额尔敦套图克(滕海山外甥)、乌日图那苏图(扎兰)、乌云毕力格(屯长)南华(老腾管家)、赖金宝(老腾把头)。</p><p class="ql-block"> 哈丰阿将父亲 仁钦宁布一路艰辛带到乌兰浩特的财产,牛、羊等通过党组织统统分配给了当地的老百姓,马匹都支援了骑兵部队。仁钦宁布很生儿子的气,但也无奈。</p><p class="ql-block"> 1947年初,仁钦宁布在王爷庙(乌兰浩特)家中不幸去病故,年仅55岁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 云泽(乌兰夫)、刘春、包彦和东蒙总分会领导特木尔巴根、朋斯克等人前来抬棺送葬 。嘎拉藏活佛 亲自诵经超度 。(注:由于照片丢失,仁钦宁布画像由哈丰阿的重外孙齐德勒夫绘制)</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母亲 锡玛,锡伯族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勤劳朴实 ,心地善良 ,一生养育一男七女,共八个子女 。</p><p class="ql-block"> 锡玛在家做家务,没一点主人的架子,而是和佣人干同样的活,佣人们很尊重她。</p><p class="ql-block"> 1946年的清算、土地改革运动中,因受左的思想影响,锡玛被揪到群众大会上斗争。幸好时任辽吉省委书记、辽吉军区政委的陶铸同志途经瓜毛都,发现此事,及时制止了对锡玛的批斗,对工作组的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亲自带上白酒、红茶、糕点、布匹……等,对锡玛进行慰问,亲切地对她说“他们这样对待革命干部的家属是不对的,我向您老人家道歉。您如果想去王爷庙找儿子,我派人送您,如果想呆在瓜毛都,就放心地在吧,以后绝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并把工作组没收二女婿李向阳的手枪也归还其主。</p><p class="ql-block"> 锡玛在二女儿乌云格日勒和女婿李向阳的陪伴下在瓜毛都住了一段日子后,举家搬迁至王爷庙,一直跟儿子哈丰阿一家人生活到1966年,后 转到呼和浩特,在二女儿乌云格日勒家生活到生命终点。</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和夫人阿莱芙是同乡,他俩的婚姻是哈丰阿的父亲滕海山和阿莱芙的亲舅舅 嘎达梅林包办的。他们一生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曾几度风雨同舟地熬过了他们生命史上最艰难的岁月 。</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二妹妹乌云格日勒与丈夫巴图(汉名李向阳)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 科尔沁左翼 中旗舍伯吐人。因身材高大、长相英俊 ,从小在达尔罕王府当差。</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40年代 ,东渡日本留学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 大学法律系。毕业回国后与夫人乌云格日勒一道留守在仁钦宁布、锡玛身边。</p><p class="ql-block"> 内蒙自治政府成立后,巴图走了一条实业救国之路,在乌兰浩特市创办肥皂公司及“三三木工厂”……等企业。后调入内蒙古体委 ,任生产办公室主任 。1957在呼和浩特北郊府兴营村 亲自监工 建造 ,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 而建的内蒙古赛马场。</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三妹妹达理芙与丈夫阿思根 (汉名李友桐)。</p><p class="ql-block"> 阿思根(1908年1月15日—1948年1月31日)。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曾在郑家屯第八中学读书。“五四”运动后,在学校因积极参加抵制日货斗争,于1922年被学校开除。后辗转到北平,进蒙藏学校学习,在校因参加学潮再次被开除,返乡务农。</p><p class="ql-block"> 1931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军”。在“自治军”中,结识了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派遣到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展革命工作的苏共党员朋斯克、特木尔巴根等,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1932年4月经朋、特二人介绍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他利用在“自治军”内任职条件,广泛团结蒙古族各界有志之士和进步青年进行革命工作。1933年5月,朋斯克从苏联回来,传达了共产国际远东局关于“长期潜伏,扩大统一战线,坚持对日斗争”的精神,并决定阿思根等留在兴安南省警备军内潜伏斗争。</p><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两次留学日本。193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他利用职务之便开展有利于抗日斗争和民族解放的工作。1939年日本关东军在中蒙边境发动“诺门罕战争”进攻蒙古,他策动成批官兵向苏蒙军队投诚,使日本侵略者“用蒙古人打蒙古人”阴谋难以得逞。1941至1942年任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期间,他向蒙古族师生讲述邻国朝鲜的亡国和蒙古民族由盛而衰的悲惨历史,激发官兵的爱国爱民族的热情、树立民族危机感,团结培养了一大批进步蒙古族青年官兵。1945年8月11日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蒙古族进步军官和学生1000多人发动起义,杀死数十名日本鬼子,迎接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协助中国抗日,史称“八一一”起义,这与哈丰阿与阿思根将军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阿思根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将当地的民警大队、护路队、内防总队等武装统一起来,与东北抗日联军嫩江一支队一起镇压了妄图挑起民族纠纷,并乘机抢占地盘的国民党“保安司令”闫振山匪帮,维护了该地区的稳定。此时的东蒙古为国共两党必争的要地,为国民党所虎视、共产党的政治军事势力也正在向东蒙古扩展,有人将哈丰阿和阿思根比作三国时期的“卧龙”和“凤雏”,认为得其一便可定东蒙古。</p><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闻中共西满分局派内蒙东部来开展工作的胡秉权一行被突泉国民党光复军11师马海泉部逮捕下狱,并预谋处死。阿思根立即率民警总队二大队火速赶往突泉镇营救,与伪县长谈判失败后,他当机立断率部队于12月21日夜袭突泉,经过激烈巷战歼灭国民党军队千余人,救出了胡秉权和所有被扣押人员等,解放了突泉镇,史称“夜袭突泉”,为我党在东蒙古开展工作建立显赫功勋。</p><p class="ql-block"> 1946年1月25日,应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李富春之邀,阿思根将军赴双辽(今郑家屯)与其会晤,就东蒙的军事、政治和共同抗击国民党军等问题进行协商,与吕正操司令员签署了著名的《吕阿双辽协定》,妥善解决了东蒙与西满的军政关系问题,打开了东蒙建军、建政的新局面,根据《协定》,东蒙部队接受西满军区领导和指挥,阿思根将军率军南下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地区,相继在各盟建立了民族武装。1946年2月15日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宣布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建立东蒙自治军,阿思根将军任内防部长兼自治军司令员。从此,着力进行东蒙统一的部队建设工作。将哲里盟武装改建为东蒙自治军骑兵第二师;将王爷庙地区的武装改编骑兵第一师;卓索图盟武装编为第三师,昭乌达盟武装编为第四师;纳文慕仁盟(今呼盟的一部分)的武装编为第五师。</p><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20日经中共西满分局批准,阿思根将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四三》会议后,在5月25日于王爷庙召开东蒙古人民临时代表会议,宣布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盟总分会成立,撤销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东蒙人民自治军统一改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阿思根将军任副司令员兼兴安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各部队中的不坚定分子动摇叛变。他于8月赴哲盟前线部队中,进行整编整训工作。同时,与辽吉军区陶铸政委在通辽召开各旗县负责人会议,纠正了群众运动中的“左”的倾向,平息了部队中的叛乱,制定了作战和工作方针,发布了《告蒙古同胞书》,揭露蒙奸李守信、包善一等匪首的阴谋。1946年冬,率第二师、一师二团及哲盟军分区所属部队与辽吉军区组成蒙汉联军,阿思根任司令员、赵石任政委。蒙汉联军三打科左中旗重镇舍伯吐后,他又率蒙汉联军一部,仅用三天时间就收复了哈拉沁屯、博王府等,击毙敌官兵40余人,俘敌400余人,迫使伪蒙军王华兴部4000余人投诚。1946年9月,骑二师与辽吉军区组成蒙汉联军司令部,任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阿思根与乌兰夫、哈丰阿等21人当选为自治政府委员,并任军事部长;7月1日中共内蒙古工委成立,当选候补委员;12月,任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四妹妹娜仁格日勒与丈夫额尔敦扎布(汉名齐国栋)</p><p class="ql-block"> 在哈丰阿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的四妹夫额尔敦扎布早年就随同哈丰阿投身革命,在早期内蒙古革命活动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默默耕耘几十载,培养出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博学多才的他,深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在“文革”中,同广大知识分子一样,受到打击,特别是“挖肃”中,受株连,夫妇双双受到残酷迫害摧残,年幼的子女身心也受到极大伤害。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知识分子,老教育工作者,他经受住了考验,他高风亮节,作为一个老政协委员,晚年的他,积极参政议政,为教育事业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那钦双合尔,乌力吉敖其尔,克力更等革命老前辈都曾对他予以高度评价。在他逝世后,时任内蒙古政协秘书长哈伦同志多次前往家中,对额尔敦扎布的家属进行亲切的慰问和组织上的关怀。在他逝世后,朋斯克夫妇曾前往其家中慰问,朋斯克老人久久的凝视着他的遗像,伫立以泣……</p><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哈丰阿对久别的“四妹妹,四妹夫一家”十分牵挂………</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六妹妹霍尔登呼(汉名滕淑贤)1925年生。东渡日本留学时与一位日本青年产生恋情,遭全家反对。回国后思念成疾,患了精神病,赴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治疗无效,转北京协和医院精神科后又转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直至1968年4月15日去世。医疗住院费用均有哥哥哈丰阿承担。</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七妹妹哈斯格日勒与丈夫协儒博僧格(汉名李鸿范)</p><p class="ql-block"> 哈斯格日勒一直在民族出版社从事蒙汉文翻译及编辑工作,直至离休。在职期间,她翻译、编辑了很多中外文学作品,比如《月牙儿》、《活人塘》、《真实的故事》、《钦差大臣》、《镀金时代》、《一把小麦》、《英雄道喜巴拉图》、《德里纳河的桥》、《勃儿帖赤纳》、《巴黎圣母院》、《曙光》等。此外,她还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翻译了部分马、恩、列、斯、毛著作。除本职工作外,她还发表过一些短小的散文等文学作品,如《天安门狂欢之夜》、《访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归国代表采访记》、《访战斗英雄浩特劳》等。另外,哈斯还曾有幸给毛泽东主席做过一次翻译。</p><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离休后积极投身世界语运动,努力学习世界语、热情参与世界语协会的各项活动。她是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北京市世界语协会会员以及北京市老年世界语者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协儒博僧格(李鸿范)蒙古族,1920年11月29日出生,2005年6月10日去世,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人。</p><p class="ql-block"> 1941年留学日本。</p><p class="ql-block"> 1943年回国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抗日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p><p class="ql-block"> 1946年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委、内蒙古自卫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巴彦塔拉军政学校副校长 ;哲盟干部学校校长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哲盟分会主任 。</p><p class="ql-block"> 1947年6月在哲里木盟奈曼旗任旗长工作;中共哲理木盟南部地区工委书记 。</p><p class="ql-block"> 1948年在内蒙古党校学习。</p><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在内蒙古日报社任副社长兼蒙古文版总编辑。</p><p class="ql-block"> 1953年在民族出版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p><p class="ql-block"> 1984年出任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专职副组长,全国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副组长,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第一、二、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委会副主任兼评委;第一、二、三、四、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评委。</p><p class="ql-block"> 2004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七妹妹哈斯格日勒离休后仍在学习世界语。</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恩师郭道甫</p><p class="ql-block"> 1929年7月,著名达翰尔族政治活动家郭道甫。经张学良将军同意,以“欲以造就为蒙古民族奋斗之人才”为宗旨而创办了沈阳东北蒙旗师范学校,他自任校长,这一年,哈丰阿离开旗札萨克府,入蒙旗师范求学,当时在蒙旗师范学习的科左中旗学生很多,哈丰阿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考试总是第一名。在校就读期间,哈丰阿深受其影响,曾赋诗:</p><p class="ql-block">“瀚海何浩大,横分内外蒙。思挥五丁斧,开凿使之通。”</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中期,哈丰阿利用去海拉尔出差的机会 ,让秘书额喜去恩师郭道甫的墓地查看,发现墓地因长时间无人看顾,已被荒草湮没,便让秘书 额喜私下找泥瓦匠,将郭道甫的墓地修整一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东北蒙旗师范印章</b></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时,哈丰阿正在奉天,对中华民族的危亡十分担忧。甘珠尔扎布在日军的操纵下,组建“内蒙古独立军”(后改称“内蒙古自治军”),哈丰阿参加独立军后,任第三军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 1932年,在莫力庙召开了建立“内蒙古自治军”庆祝大会。庙内大雄宝殿门前,两大石狮旁,所立旗杆间,设一大台,挂上写着“建内蒙古自治军大会”横幅会标,寺院门框、楹柱、塔座、墙壁上贴满标语口号。还把和硕卓力克图亲王乌克善勇士,在灭明辅清战役中,高举的画火焰图案、云纹镶边的青旗,从卓力克图亲王宗庙移来挂在石头旗杆顶上。兵示列队站齐。于是巍巍的大雄宝殿天台上大法号轰鸣,后院大炮三声巨响,会议正式开始。学生代表哈丰阿先宣布开会。军民掌声阵阵雷动,犹如倾盆暴雨之势,还夹杂“振兴民族”、“蒙古万岁”的呼号。随之三个军团司令分别讲话。由阿旺图布丹活佛宣布结束语。最后军民同唱哈丰阿编写的“青旗歌”。</p><p class="ql-block">歌词大意是: </p><p class="ql-block"> 高举青军旗,斗志多威力,</p><p class="ql-block"> 不要受奴役,齐心快起义。</p><p class="ql-block"> 盟旗要诚意,团结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增强战斗力,浴血奋到底。</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的外孙女娜日丝书写姥爷的“青旗歌”</p> <p class="ql-block"> 高举青军旗,斗志多威力,</p><p class="ql-block"> 不要受奴役,齐心快起义。</p><p class="ql-block"> 盟旗要诚意,团结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增强战斗力,浴血奋到底。</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在1932年写的《青旗歌》在内蒙古广袤大地上流传甚广,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广泛流传于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兴安盟以及锡林郭勒盟。《青旗歌》表达了哈丰阿反对日寇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喚起民众收复失地,激励人们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思想。《青旗歌》不仅在内蒙各地广泛流传,在国外(丹麦、日本等国)收录的蒙古民歌中均有这首歌。</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丹麦探险家哈士伦博士正在用钢丝录音机录制蒙古民歌。</p> <p class="ql-block"> 1984年,哈丰阿的儿子确精扎布(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赴日本讲学时,在东京的开明书院发现了服部龙太郎制作的盒式录音带《蒙古民谣》。共收入了45首蒙古民歌,其中第16,17为独唱、合唱的《青旗歌》。此两首歌为丹麦探险家哈士伦于三十年代初用钢丝录音机录制的。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乱能够完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作者把盒式录音带转换为cd光盘,又从cd光盘把这两首歌转为mp3格式进行收藏并与朋友们共同分享。</p> <p>独唱《青旗歌》</p> <p>合唱《青旗歌》</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证</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简称内人党,于1925年10月在张家口成立,经共产国际同意,由中国共产党倡议指导的左翼政治团体。曾经在内蒙古历史上有一定影响。</p><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党一部分老党员又成立了新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党部。1947年4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古自治问题给东北局的复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解散。</p> <p class="ql-block">1925年10月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前排左起:金永昌、福明泰、郭道甫、白云梯、乐景涛、包悦卿、李丹山,以及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书记丹巴道尔吉(后排中)、共产国际驻北京代表奥齐洛夫(后排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5年在张家口迎接前来参加孙中山先生追悼会的蒙古国蒙古人民革命党代表团合影。前排右四为郭道甫,右五为李大钊,右六为蒙古国代表团团长那木南苏荣,右七为冯玉祥将军。</p> <p class="ql-block">1925年10月在张家口召开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成立大会全体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2年4月,经特木尔巴根和朋斯克研究决定将哈丰阿、阿思根、齐国栋、乌云达来、仁钦莫德格、王海峰、包明顺(包彦)、包明德、那钦双合尔、包玉昆等发展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组织根据哈丰阿的特殊家庭出身和本人表现,决定叫他打进伪满政府机构中,从事隐蔽的革命工作,从此哈丰阿离开了科左中旗,到伪满兴安各省政权机构中去做事,先后担任过伪兴安西省地方科长、伪兴安局秘书官,伪满洲国驻日本大使馆训练科长、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参事官、伪兴安总省参事官等职务。 这期间,他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为抗日救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家里,存放过第三国际的秘密电台,日寇觉察后,他又及时巧妙地把电台转移出去,从而使革命免遭损失。在他出任伪满驻日使馆官员期间,得知特木尔巴根被捕的消息后,立即借故回国参加营救工作,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将特木尔巴根保释出来。从日本回国后,他先后在新京(长春)、王爷庙(乌兰浩特)担任伪官吏,一些青年学生和青年军官经常到他家中,向他请教革命道理,都尊敬的称他为“哈巴格西”(哈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2年春,朋斯克去蒙古、苏联,向第三际汇报工作。内人党向第三国际请示:请蒙古人民共和国支援武器弹药,内人党准备进行武装暴动,在索伦等地和日本人作战,如果有伤亡,伤员送往蒙古救治。武装斗争万一失败,他们把队伍撤到蒙古境内。朋斯克1933年5月回来。当即在瓜毛都爱里(屯)哈丰阿家开会,参加会议的有特木尔巴根、朋斯克、乌力吉敖其尔、哈丰阿、阿思根和齐国栋。朋斯克传达第三国际远东局季米特洛夫(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指示,大意是:用各种方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提高群众觉悟;扩大统一战线,只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王公、活佛都可以联合;对日斗争要做长期打算,目前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总之,坚持长期地下斗争,等待时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原来组织武装暴动的打算不适宜,必须潜伏下来做长期斗争。在日伪单位、机构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但绝不能从事警察和特务这两项工作。决定阿思根、王海峰、那钦双和尔和包海明继续留在兴安南省警备军,哈丰阿、齐国栋和乌力吉敖其尔去兴安西省地方机构。哈丰阿从此开始以合法身份为掩护长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6年,包悦卿从蒙疆到东蒙招兵,哈丰阿与乌力吉敖其尔商议,认为这是发展革命势力的好机会,随由乌带一批可靠青年加入西蒙军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请点击>观看视频节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点击右下角【 】,把手机横过来,看大尺寸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初,哈被调任伪满驻日大使馆学务处理事官(训练科长),他去日本前与乌力吉敖其尔定好了一些联络暗语,并商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由乌力吉敖其尔负责。</p><p class="ql-block"> 哈去日本不久,1941年5月,那苏图与特木尔巴根被捕。在这之前,乌力吉敖其尔察觉送电台的吴相文可能叛变,哈丰阿将此情况告知那苏图并将电台砸碎掩埋。因而对那苏图被捕有思想准备,而对牵连特木尔巴根思想准备不足,因为特与电台无直接联系,可是他本人与电台有直接联系(吴相文知此情况),一场严峻的考验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俱自身安危,首先为解救被捕的同志而奔波。他故作镇静给盘井文雄(该日本人曾在自治军活动认识哈丰阿,也认识特木尔巴根)写信,认为逮捕特木尔巴根是出于误会,保证特没有政治问题。请他同有关方面斡旋,释放特木尔巴根,其后不久日本特务机关长金川大佐直接与哈丰阿面谈,询问他与电台的关系,哈沉着冷静矢口否认自己与电台的关系,同时又为特木尔巴根做保证。哈还与在伪满洲国任职的蒙古族高官那钦双合尔(溥仪的待从武官)、玛尼巴达拉等人联系,请他们出面担保特木尔巴根。这样闻名一时的开鲁电台案不了了之,特木尔巴根与那苏图先后被释放。</p> <p class="ql-block"> 哈丰阿在日本时期主要是做留学生工作,当时伪满留日生有一千余人,其中蒙古学生有一百多人,另外蒙疆也有留学生百余人。哈被选为留日“蒙古学生同乡会”会长,会刊为《新蒙古》,曾发表他的作品,其中有哈译《成吉思汗传略》。哈以各种方式与蒙古留学生广泛联系,有时采取个别交往,有时利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还召开过秘密会议。1942年冬,有一部分留学生将毕业回国,哈在东京“善邻学会”开会,参加会议的有王海山、唐永祚等十余人。哈在会上讲话中指出:日、德、意轴心国进行的不义战争绝不会得胜,必然失败,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要有所准备。他说弱小民族要摆脱奴役压迫,必须自己起来斗争,必须团结和组织起来。为此要有进步政党领导,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进步的党,如苏联、中国、外蒙都有共产党,革命党。蒙古青年学生要加强团结,互相促进,学好本领,也要组织起来,为蒙古民族解放做出贡献。1943年初夏,哈丰阿召集十余名蒙古留学生在他的住宅开秘密会议,成立一个秘密的青年团,其宗旨为:“团结进步青年,发展组织,进行宣传,待机行事。”参加会议的有陶格特格奇、李鸿范、索德那木永荣、义德沁诺尔布、拉希尼玛、那木苏荣、布和文都苏等。哈主持会议,说明参加会议的都是“同志”。他的讲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指出日本、德国法西斯势力很快将被战胜。世界上被压迫的弱小民族将在苏联和世界共运的影响支持下,摆脱民族压迫,取得自由和解放。内蒙古人民在苏联和蒙古的支持下,有可能实现蒙古民族的统一。为实现这一目的,在日本就学的先进青年首先组织起来,回到家乡后在知识青年、青年军官中进行秘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启发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斗争的觉悟,以迎接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哈的讲话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拥护,表示一定要见之于行动。哈嘱咐索德那木永荣等西蒙的留学生回去后与乌力吉敖其尔建立联系,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嘱咐陶格特格奇,李鸿范等抓紧时机,参加即将在王爷庙举行的修建成吉思汗庙义务劳动,利用蒙古大学生、留学生聚集之机,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p> <p class="ql-block">雅尔塔会议三聚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p> <p class="ql-block">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三国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斯退丁纽斯和艾登。这是苏、美、英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一共开了八次首脑会议,四次工作午餐或晚餐会议,多次双边会谈,多次外长会议。</p> <p class="ql-block"> 《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p><p class="ql-block">1.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p><p class="ql-block">2.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p><p class="ql-block">a)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p><p class="ql-block">b)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p><p class="ql-block">c)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p><p class="ql-block">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p> <p class="ql-block"> 1944年秋,哈丰阿离开长春回王爷庙,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争取与掌握武装力量上面,与军校的军官,学生广泛接触交往。</p><p class="ql-block"> 1944年10月9日举行成吉思汗庙落成典礼后,由阿思根秘密召集20余名信得过的青年军官在胡诺思图(哈丰阿堂弟)家里开秘密会议(夜间不点灯)哈丰阿到会讲话,他说:“蒙古民族要想求得解放,手中必须有信得过的军队,否则一事无成。这个军队必须紧紧掌握手中的武器,必须联系人民群众。我们要争取多掌握这样的军队。以便时机一到立即举行武装暴动,对日本侵略者作战”。这次会议是一次武装暴动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张尼玛、都固尔扎布、乌力吉陶格陶、陈时雨、郭智勇、米格木尔、色旺扎布、拉布哈……等可靠的蒙古族年轻军官。</p><p class="ql-block"> 哈丰阿不仅在王爷庙做待机行动的准备,而且利用各种机会在各地活动。1945年5月,他以总省代表的身份参加巴林左旗伪协和会代表会议,秘密会见那苏图,向他讲了日本即将垮台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指出由于日本人的挑拨离间,蒙汉民族之间相互存在矛盾。一定要注意在形势变化时避免蒙汉之间的相互残杀。蒙古人占少数,当地的国民党将组织政权,蒙古人应当组织民族武装,保卫自己。昭乌达靠近华北,共产党可能进来,要进行合作,而对国民党要进行抵制。总之,武装起来极为重要,没有武装无法保卫自己。他还说,原打算让阿勇巴图的团在昭盟起作用,但阿被日本人调走。拟派阿民布和,日本人又不放。因此应争取和子章,民族革命他可以接受,要对他进行工作。</p><p class="ql-block"> 其后不久,哈丰阿与萨嘎拉扎布、乌云达来、额尔登太等开会研究提出行动方案,主要是组织内蒙古人民解放委员会和组织兴安军武装起义。并议定由额尔登太与苏方人员秘密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哈丰阿还分别与两位团长王海峰、胡克巴特尔谈话,向他们透露武装起义的意图。</p><p class="ql-block"> 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统治,群众强烈要求自由解放,再加上进步力量的长期酝酿准备,在王爷庙,海拉尔,通辽,林东等地,都不约而同地发生杀死日本侵略者,欢迎苏联红军的革命行动。在王爷庙,王海山,都固尔扎布等八名兴安学校第一期学友举行秘密会议,决定以苏蒙军对日出兵为契机举行武装暴动。王海峰,胡克巴特尔,莫德尔图三人在成吉思汗山商定苏蒙军进来以后立即行动。8月11日黎明,兴安军官学校学生队郝永芳指挥学生向九名日本军官开枪为信号,学生队各连都调转枪口,打死日本军官。同一天,教导团连长乌力吉陶格陶牵头,伙同阿勇巴图,莫德尔图率教导团举行起义。8月10日王海峰,胡克巴特尔也率骑兵46团,步兵38团举行起义。这些起义完全打乱了日本人的撤退行动,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p> <p class="ql-block"> 原兴安军官学校第十期生,布特格其回忆:</p><p class="ql-block"> ……在行军中,我们突然碰上了一队佩带武器的人马,没有帽徽,没有领章,却举着一面绣有套马杆子和锄头图案的旗子。到跟前才看清楚,带队的是我们兴安军官学校生徒队的都固尔扎布连长。我们问他:“你们举的是什么旗子?”他们回答说:“这是博彦满都、哈丰阿、特木尔巴根特意做的旗子,我们蒙古人要走自己的路啦!”</p><p class="ql-block"> 历史背景,蒙古民族饱受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大汉族主义的压迫。蒙古民族为了寻求民族的解放道路。1945年8月11日之后,建立了自己的武装。</p><p class="ql-block"> 这面旗帜的设计者是我区著名蒙古族画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超鲁先生。、“8.11”葛根庙抗日武装起义第一次打出这面旗帜。东蒙自治政府用的是这面旗帜。“五·一”大会主席台上也悬挂着这面旗帜。现这面旗帜珍藏在内蒙古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超 鲁 (宝勒超鲁),男,别名:岭南牧童、民兵, 蒙古族, 1913年7月出生,吉林省镇赉县人。</p><p class="ql-block"> 著名画家、蒙古文书法家,擅长蒙古画、年画、插图和“乌吉格”书法。历任内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东蒙自治新报创始人,东蒙书局创始人之一。辽吉军区蒙民骑兵独立大队大队长,内蒙古新生报社社长,内蒙古军区战斗画报社社长,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机关报,东蒙新报社長並兼出版局局長,内蒙古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仼、美术摄影部主任,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副主席。代表作有:196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年画《训子》,《四季生产图》等。1978年7月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65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本文经哈丰阿的儿子确精扎布亲自审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