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博13厅楚国青铜器

wz40

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div>楚人以帝高阳之苗裔自居。周成王时,熊绎立国于楚地,都丹阳(今河南淅川),筚路蓝缕,励精图治;春秋时期,楚先后吞并汉淮之间四十余国,楚庄王一度饮马黄河,败晋服郑,问鼎中原。雄厚的国力与多元的传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楚文化。丹淅流域是楚文化滥觞之地,楚人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这里展出的淅川春秋楚墓青铜器,以其富丽纹饰和精湛工艺,展现了楚文化独领风骚、彪炳千秋的魅力。</div> 淅川县楚墓分布图 淅川下寺M2墓室全景<div>  20世纪70年代末,在淅川下寺发掘了大小楚墓24座,车马坑5座,时代月公元前620—前476年,延续140余年。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及其他文物。其中“王子午”鼎、王孙诰“编钟等重器的出土,证明了淅川下寺楚墓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高等级贵族墓葬。</div> 淅川和尚岭M1铜鼎出土现场(上图)<div>淅川徐家岭M9椁室南部(下图)</div><div>1990-1992年在淅川和尚岭、徐家岭发现两处春秋墓地,其中墓葬12座,车马坑1座,出土的数百件珍贵文物中,尤以青铜器居多。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显示这两处墓地与下寺墓地应为同一贵族家族墓地。</div> <p class="ql-block">云纹铜禁</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p><p class="ql-block">春秋文物。长131厘米,宽68厘米,高28厘米,重95克,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铜禁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战国以后基本消失,是贵族祭祀、宴飨(音同享)时摆放酒器的几案。这件铜禁主体是透雕云纹,错综复杂,有玲珑别透之感。禁体上部四周攀附12条龙形怪兽,它们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中心,似拱卫铜禁,又似欲吞禁面美酒。禁体下部俯卧12只虎形怪兽,头饰高冠,张口咋舌,似不堪重负,气喘吁吁,又似垂涎美酒。奇特的构思,瑰丽的纹饰,彰显着神秘浪漫的楚风神韵。如此华美的几案,为何取名”禁”呢?禁者,忌也。商代贵族嗜酒成风,周王认为商灭亡的原因在于嗜酒无度,为维护统治,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规定王公诸侯非祭祀不准饮酒,民众聚饮处死。将摆放酒器的几案取名禁,其目的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云纹铜禁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失蜡法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唐会要》中有使用蜡模铸造开元通宝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使用失蜡法最早的文献。云纹铜禁的出土证明春秋中晚期中原地区失蜡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时的云纹铜禁残破不堪,在没有任何修复案</p><p class="ql-block">例可以参考的环境下,河南博物院文物修复工作者开始了艰苦的修复研究工作。没有合适的工具,自己打制,遇到技术难题,钻研、探索。清理断渣、分步整形、逐个补配。经过26道修复工序,历时两年11个月,最终将这件精巧绝伦、工艺复杂的云纹铜禁还原并呈现给世人,创造了中国文物修复史上的奇迹。2500年前,中原先民铸造了云纹铜禁。2500年后,中原文物修复工作者还原了云纹铜禁。您看到的这件国宝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干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大国工匠精神。</p> 克黄升鼎为楚庄王时箴尹、令尹子文之孙“克黄”所铸。《左传.宣公四年》记载克黄出使于齐,返国途中闻楚国内乱,其家族若敖氏被楚王诛灭,将殃及克黄,而克黄不畏死,毅然回国复命,终得楚王赦免,后更名曰“生”。此鼎铸造应在公元前605年克黄更名以前,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楚国升鼎,具有珍贵的断代价值。 ”克黄“升鼎<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div><div>1990年淅川县和尚岭楚国墓地M1出土</div> ”王子午“鼎铭文拓片 <p class="ql-block">“王子午”鼎(附匕)</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p class="ql-block">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p><p class="ql-block">“王子午”鼎为春秋文物,出土于淅川下寺2号墓,一共7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淅川县博物馆。铜鼎为圆形,浅腹束腰,束腰的部位有一周半圆形的腰箍,口沿部还攀附着六条勾头翘尾的怪兽,正在向鼎内探视。同时出土的还有配套取食的铜匕。鼎内铸有14行86字长篇铭文,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说了王子午施德政于民的业绩并教育子孙须以此为准则。全文流畅押韵,是楚国青铜器上不多见的长篇美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左传》记载,王子午又名“子庚”,乃楚庄王之子,楚共王之弟,在楚共王时出任司马,是楚国的军事长官,曾经指挥对吴国的庸浦之战,大败吴师。楚</p><p class="ql-block">康王时又担任楚国令尹,官职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在当时的楚国战功卓著,声名显赫,是楚国的高级贵族。王子午鼎在造型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极度夸张的轮廓线条,频繁地使用斜形、弧形线条的组合,以求得造型和空间上的变化。鼎耳呈弧线外撇,宛如一只大鹏奋飞的双翅,与中国传统建筑中四角上翘的飞檐有异曲同工之妙;腹部向内收缩,形成一个明显的腰形结构,令人不禁联想起“楚王好细腰”的名句;鼎足的外侧则使用内凹的弧形线条,造成鼎足向内收敛的视觉效果,使整体轮廓有“一波三折”之感。</p> <p class="ql-block">龙耳虎足方壶</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p><p class="ql-block">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已出现了陶制酒器,商代贵族嗜酒成风。到了周代虽然推行禁止饮酒的政令,可王室贵族却无法抗拒美酒的甘醇,酒的文化不断发展。《诗经》中有“清酒百壶”的记载。铜壶在商代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更为盛行。作为古代青铜酒具的一种,是青铜礼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常常在宗庙祭祀、享宴宾客等重大活动中使用。这件龙耳虎足方壸为春秋文物,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作为古代盛酒器,龙耳方壶造型高大稳健,具有中原地区青铜器所特有的厚重大气的艺术风格。铜口沿上装饰花冠,透雕精美的蟠虺(音同毁)纹,颈两侧用龙形怪兽做成双耳,底部有两只虎形走兽承托器身。通体除腹部为素面外,其它部位均装饰大片的蕉叶纹和细密的蟠虺纹。铜壸整体造型魁伟气派,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突破了商周时期以粗线条装饰的狰狞恐怖的兽面纹格局,用一种更加轻松自由的形式取而代之。龙、虎形象生动怪异,耳部的双龙曲身卷尾、回首张望;足下两虎卷唇咋舌、表情传神,使庄严的器形蕴涵着动态美和旋律感。龙耳虎足方壶和早</p><p class="ql-block">年出土的莲鹤方壶相比,虽是一南一北、一楚一郑但却相映成辉、各具千秋,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方壸中的旷世杰作。</p> 繁鼎<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div><div>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div><div>春秋晚期楚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用鼎制度:高等级贵族使用束腰平底升鼎,折沿盂鼎和箍口繁鼎三种类别;大夫级别使用折沿盂鼎和箍口繁鼎两种,而士一等级仅可用箍口繁鼎。</div> 自羊徂牛 鼐鼎及鼒(音:兹)<div>食器</div><div>先秦时期,食器作为礼器的主体,多用于宴飨、祭祀等场合。春秋中期、楚国青铜食器摆脱周式铜器传统的束缚,造型新颖,独具特色,出现了升鼎、盂鼎、繁鼎等形态各异的鼎类</div><div><br></div><div>自羊徂牛,鼐鼎及鼒——语出《诗*周颂*丝衣》</div><div>其古诗全文如下:</div>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br>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br>  【注释】<br>  ⑴丝衣:祭服。紑(fóu):洁白鲜明貌。<br>  ⑵载:借为“戴”。弁:一种冠帽。俅(qiú)俅:形容冠饰美丽的样子。<br>  ⑶堂:庙堂。徂:往,到。基:通“畿”,门内、门限。<br>  ⑷鼐:大鼎。鼒(zī):小鼎。<br>  ⑸兕觥:盛酒器。觩(qiú):形容兕觥弯曲的样子。<br>  ⑹旨酒:美酒。思:语助词,无义。柔:指酒味柔和。<br>  ⑺吴:大声说话,喧哗。敖:通“傲”,傲慢。<br>  ⑻胡考:即寿考,长寿之意。休:福。<br>  【翻译】<br>  祭服洁白多明秀,戴冠样式第一流。从庙堂里到门内,祭牲用羊又用牛。大鼎中鼎与小鼎,兕角酒杯弯一头,美酒香醇味和柔。不喧哗也不傲慢,保佑大家都长寿。<div><br></div> 云纹盖鼎<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div><div>1990年淅川和尚岭楚国墓地M2出土</div> 鸟嘴兽纹鼎<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div><div>1990年淅川和尚岭楚国墓地M2出土</div> 蟠虺纹盖鼎<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br>1990年淅川和尚岭楚国墓地M2出土</div> 卷云纹填漆鼎<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br>1990年淅川和尚岭楚国墓地M1出土</div> <p class="ql-block">镂孔龙纹铜俎</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p class="ql-block">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p><p class="ql-block">镂孔龙纹铜俎,为春秋文物,1978年出于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高24厘米,长35.5厘米,宽21厘米。俎面呈长方形,中间略窄微凹,四足作扁平的凹槽形。俎面及四足有透雕的矩形纹和变形龙纹,俎面的外沿还装饰了一周窃曲纹。古人用鼎煮肉,都是连骨带皮大块煮熟。就餐时,先用匕把熟肉从鼎内取出,放在俎上用刀切割成小块,然后供贵族享用。因此,俎是席间不可或缺的专用器具,被人们称为“砧板”。这种食肉的方式,刀俎并举,于是大家又常以“刀俎鱼肉”比喻任人率割。我们熟悉的《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中,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是樊哙分析当前楚汉对峙的形势,我方已处于受人摆布、任人宰割的境地了,提醒刘邦火速离开。古代,俎是祭祀时和宴饮时切割熟肉用的重要礼器。俎的形状和几案差不多,摆放祭祀牺牲的要大ー些,而切割熟肉的就小得多了,一般是用长方形的木板作为俎面,有的还在周围围起边框。从先秦至汉代,俎多为木制,青铜俎非常少见,而像这样能够将汤汁漏掉的镂孔铜俎就更弥足珍贵了。</p> 蟠虺纹鬲<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div> 龙首双耳簋<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div> 蟠虺纹簠(音:府)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3出土 蟠虺纹盨(音:许)<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  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3出土</div> 环耳素面敦<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div> <p class="ql-block">为酒为醴,烝畀祖妣</p><p class="ql-block">酒器</p><p class="ql-block">饮酒礼是周代的宴飨和祭祀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器在礼器组合中不可或缺。春秋时期,楚国青铜酒器主要有方壶、园壶、尊缶及盉等。以尊缶最具特色。</p><p class="ql-block">为酒为醴,烝畀祖妣。</p><p class="ql-block">出自《诗经—周颂·丰年》,这是周人庆丰年祭田神的乐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丰年多黍多稌,</p><p class="ql-block">亦有高廪,</p><p class="ql-block">万亿及秭。</p><p class="ql-block">为酒为醴,</p><p class="ql-block">烝畀祖妣。</p><p class="ql-block">以洽百礼,</p><p class="ql-block">降福孔皆。</p><p class="ql-block">注释:</p>⑴丰年:丰收之年。<br><br>⑵黍(shǔ):小米。稌(tú):稻子。<br><br>⑶高廪(lǐn):高大的粮仓。<br><br>⑷万亿及秭(zǐ):周代以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秭。<br><br>⑸醴(lǐ):甜酒。此处是指用收获的稻黍酿造成清酒和甜酒。<br><br>⑹烝(zhēng):献。畀(bì):给予。祖妣(bǐ):指男女祖先。<br><br>⑺洽(qià):配合。百礼:指各种祭祀礼仪。<br><br>⑻孔:很,甚。皆:普遍。<br><br>白话译文:<br>丰收年景谷物多,<br><br>高大粮仓一座座。<br><br>储存亿万新稻粮,<br><br>酿成美酒甜又香,<br><br>献给祖先来品尝。<br><br>配合祭典很适当,<br><br><p class="ql-block">普降福禄多吉祥。</p> 龙纹勺(下部)<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br></div> <p class="ql-block">狩猎纹画像铜壶</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p class="ql-block">1990年淅川和尚岭楚国墓地M2出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狩猎纹画像铜壶,春秋中晚期文物,通高41.50厘米,腹径26.30厘米,口径12.30厘米,1990年出土于淅川县和尚岭2号墓。该器盖顶隆起作圆笠状,上附有四个环形钮,下有子口;器身束口微外撇,长颈,圆肩,上腹两侧有兽首衔环状耳一对,下腹内收,平底,圈足。铜壶盖面、器表镶嵌有红铜纹饰。器盖中心镶嵌柿蒂纹,钮与钮之间均有两只立兽。器身除圈足部分嵌对角三角纹外,其他镶嵌纹饰由上而下以对角三角纹为界格分为七层,每层纹饰复以对角三角纹界格分为相同的四组。第一层,即壸之颈部,为三组相背凤鸟纹;第二层,即壶之肩部中央一神人,作人面、虎耳、长尾,头顶饰鹿角,神人两侧饰一对相背之凤鸟,凤鸟尖喙、圆眼、鹿角状花冠;第三层,即壶之上腹部,构图形式与第二层相似,以鸟首羽人为中心,两侧对称饰相向二虎,神人双足下各饰一龙,虎的背部和尾部饰有云纹;第四层,以“丫”形饰为中心,对称饰有一人斗兕(音同</p><p class="ql-block">四)场面,人手持短兵,头戴“山”字形冠;第五层,饰有对称的人与虎相斗图案,虎颈部被一长矛刺穿,人一手持短兵,另手执盾牌;第六层,以一鸟状神人为中心,两侧对称饰一人斗牛形象;第七层为一对相向独角兽。整器镶嵌红铜纹饰,布局规整、层次明朗,所刻画的场面形象生动,富于变幻,集写实与夸张手法于一体。</p> 龙首提梁盉<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div> <div>“倗”尊缶</div><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div><br></div></div> 镶红铜龙纹鉌(音:和)<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br></div> 蟠虺纹提梁壶<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3出土<br></div> 蟠虺纹勺<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div> <div>蟠虺纹抖<br>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br></div> 盥帨(音:岁)于下,有盘有匜<div>水器</div><div>青铜水器主要用于礼仪活动中的盥洗仪式,以表恭敬和虔诚,大致可分为盛水器鉴、浴缶、承水器盘和注水器匜等</div><div>春秋时期楚墓随葬水器规制:3鼎以上的中高级贵族墓多用2件水器,而1-2鼎级别墓葬则多用1件水器<br></div><div>盥帨于下,有盘有匜——语出《宋史》乐志第九十 乐十二(乐章六)</div><div>诗词原文:</div><div>盥帨于下,有盘有匜。</div><div>馈酌于上,有登有彝。</div><div>服容柔止,进退优止。</div>即事寅恭,神其休止。 “孟媵姬”浴缶<div><br><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br></div></div> 蟠螭纹兽耳鉴<div><br>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和尚岭楚国墓地M9出土<br></div> 蟠虺纹匜<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br><div><br></div></div> 蟠虺纹环耳盘<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br><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神兽</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p class="ql-block">1978年淅川徐家岭楚国墓地M9出土</p><p class="ql-block">神兽,春秋文物,高48厘米,长47厘米,宽27厘米,1990年河南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共出两件,形制基本相同。神兽造型十分怪异:龙首、虎身、龟足、蛇尾,张口吐舌,正侧首凝视,表情神秘。龙首上六条龙形小兽盘绕向上,巧妙地构成了神兽的触角,背部曲形架上站立一条龙形怪兽。龙纹饰遍布全身,以翠绿色的孔雀石镶嵌而成。楚国匠人用高超娴熟的青铜分铸方法,分别浇铸完成插座、怪兽、龙头等附件,使其能从神兽主体造型上随意拆下,又能重新组合起来,且不露丝毫痕迹。通体镶嵌的孔雀石,更是让整个器物显得碧绿华贵。对于神兽的用途,学术界至今仍有分歧。从出土位置和造型分析,可能是悬鼓用的鼓架,也有可能是编磬架。春秋战国时期,楚人思想的怪异、神秘甚至是荒诞不经,通过这件神兽表现的淋漓尽致,呈现给我们神话般的浪漫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钟鼓锽锽,磬管锵锵</p><p class="ql-block">乐器</p><p class="ql-block">八音之中,以钟为首,尚乐之风,以楚为烈。春秋时,楚王有“九龙之钟"做为社稷之象征。楚国的王公贵族,也多以随葬编钟来显示其地位。</p> 蟠虺纹钟杖<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帽<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王孙诰“编钟</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p class="ql-block">1978年淅川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p><p class="ql-block"> “八音之中,以钟为首”。编钟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由商代铜铙演化而来,一般成套成组出现,少则3枚,多则数十枚,故称“编钟”。它既是古人宴请宾客,庙堂祭祀的必备之器,又是王孙贵族用来“明贵贱,别上下”的重要标志。“王孙诰”编钟为春秋文物,出土于淅川下寺2号墓,一共26枚从大到小依次组成,每件钟的形状和花纹完全一样,最大的一件重152.8公斤,最小的一件重2.8公斤,正背两面都刻有清晰的字迹,共有铭文113字,记载的内容主要是王孙诰铸造编钟的原因以及钟声的美妙。仔细观察编钟表面,会发现上面装饰有精美的蟠螭纹。以这种生动立体的图案做装饰,减轻了青铜的沉重感,使编钟显得华美富丽。“王孙诰”编钟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春秋时期规模最大、音域最广的一套编钟。经过测音,这套编钟音色暸亮、音域宽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18件钟排列密集,是中高音部,用来演奏旋律;下层8件钟是低音部,一般用来“和声”。更令人惊叹的是,编钟的总音域跨越了四个半八度,而千年后公元18世纪出现的大键琴只有四个八度的音域;同时期出现的钢琴也只有五个八度的音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在世界上遥遥领先。</p> 龙纹器座<div>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br>1978年淅川和尚岭楚国墓地M2出土<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