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秋千

不过尔尔

<p class="ql-block">  很小的时候,不知道有清明节,只知道寒食。记不清有什么习俗,只知道寒食到了,秋千就搭好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荡秋千是寒食节唯一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寒食这天,对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而言是快乐日子的开始:早晨早早起床,聚到村庄大队部那里,村部前面是全村唯一的一口水井,水井四周围坐着村里的男女老少。孩子们到齐后村里的阿姨、奶奶们会给分鸡蛋,一人一个或者两个,揣进褂子的口袋里,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这天要吃鸡蛋,只知道每个孩子都有。然而我们的快乐不止在这鸡蛋上:手捂着鸡蛋,然后一个个小脑袋凑到一起,满眼期盼的望着村里老爷爷们手里的麻绳子,这才是我们快乐的源泉。这小孩子手腕粗的绳子是用来荡秋千的,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人拽绳子的一头,用力的拧着,编着,结实点,再结实点,绳子结实一寸,孩子们的快乐就多一倍。</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项工作是由当时像爸爸那样的青壮年完成的:五根粗壮的长木头外加两根稍细的短木,两根长木交叉埋在左边、两根右边,填土固定好,一根长木头搭在左右两个木头叉上面,绑好,两根细短木分别用来固定左右支撑结构,一块结实的长方形木板,两边凿两个洞,刚好把粗粗的绳子穿过去,然后把绳子绕过秋千横梁系结实。终于,我们的秋千搭好了。于是六七个孩子争先恐后的凑上前去,都想第一个坐到秋千上,争来抢去难免会有哭鼻子的,这时候村里的老人就会来调解:先让两个年纪小的女孩玩。因为秋千板子够大,小孩子屁股又小,所以一次坐两个孩子完全可以,一个朝前坐,一个朝后坐,紧紧握住两边的绳子,在其他小朋友的助推下,秋千就荡起来了。于是就出现了回忆里最温馨的画面:秋千上的小朋友小心翼翼的开心着,秋千旁的小孩子望眼欲穿的期盼着,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其乐融融的交谈着……</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是整个春天最快乐的时光,我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也不再是写作业,荡秋千成了首要任务,孩子们不用商量就能准时的在秋千旁集合:女孩子大都两人一起玩,胆子大的男孩子也会自己站在秋千上使劲的往天上荡;秋千下落的一瞬,心总是嗖的一下,怕怕的又美美的……</p><p class="ql-block"> 寒食到来后的很长一段里,傍晚的小村庄总是传出一声声的呼唤,那是妈妈们在一遍一遍的喊玩疯了的小孩子回家吃晚饭。</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某一年,为我们拧绳子的其中一位老爷爷去世了,另一位也年事已高,自此以后,再没有人为我们这些越来越调皮的孩子拧绳子搭秋千了,口袋里也没有了挤扁的鸡蛋。有一年我们也曾心血来潮,尝试自己搭秋千。三五个上小学的孩子用了半个下午,还真把秋千搭起来了,但毕竟是简易版,玩起来会晃晃悠悠的,感觉随时都会散架,所以荡秋千时总是不敢太用力,然而这样的小心,我还是被摔了,后背着地,跟秋千质量没关,原因在于坐在秋千上的我双手去接伙伴扔过来的东西,然后就摔了,实在丢人。</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流逝,寒食的概念渐渐模糊,只记得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过寒食也变成了过清明。</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小伙伴有升学的、有转学的、有辍学的,村子里的老人太累了就离去了,年轻人出去闯了就不再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像记忆中那般男女老少围坐在村部老井前的热闹景象再也没有出现过。</p><p class="ql-block"> 小村庄里也再也没有搭过秋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