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苦路十四处是基督徒等,追思与朝圣之路,是耶稣背上十字架,前往刑场游街示众的路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苦路,耶穌確實走過,只不過耶穌走的路線是哪條呢?按照歷史,應該是從大衛塔到聖墓教堂。現在觀光客都會去打卡的「苦路14站」,集中在500公尺長的路線,它其實是16~18世紀才設計給天主教徒朝聖路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時的路線是從錫安山到城西的該亞法院、經過聖墓堂到橄欖山、再往南到西羅亞池、最後回錫安山。順序是先去聖墓教堂再往橄欖山的方向去,依照聖經事蹟有許多默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15世紀朝聖者將朝聖路線反過來,因為跟福音書事件發生的順序一致時,比較方面默想耶穌所受的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16世紀兩個作家Jan Pascha和Christian van Adrichom寫了苦路的書,那時已經有了苦路十四站的概念。他們的書漸漸發揮影響力,歐洲來的朝聖者希望耶路撒冷負責管理的聖方濟會可以將苦路路線做些修正,因為當時苦路到審判門就結束了,朝聖者希望能將聖墓教堂設為終點站。現在苦路的終點站就在聖墓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在耶路撒冷亲自沿此线走了一遍,一路上不断与络绎不绝的朝拜信徒同行,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恭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聖方濟會的苦路14站</h1><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站:耶稣无罪而问死罪</h1> <p class="ql-block">“然后他们从盖法那里把耶稣解往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耶穌被彼拉多定罪的地方,這裏以前是安東尼亞堡,现为耶路撒冷奥玛莉亚中学(Omariya)附近,经常每星期五的下午,圣方济会的信徒,会集合在奥玛莉亚中学的广场,作纪念十字架之路的礼拜,并沿耶稣的圣迹,逐处再走一趟。</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二站:耶稣肩负十字重架</h1> <p class="ql-block">“那时,比拉多命人把耶稣带去鞭打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比拉多把耶稣交给他们去钉死。”</p> <p class="ql-block">這裡現在蓋了方濟會定罪堂(Church of the Condemnation and Imposition of the Cross)和鞭笞堂(Church of Flagellatio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苦路上的拱門曾經被認為是彼拉多帶頭戴荊棘冠冕、身穿紫袍的耶穌,然後說「你們看這個人!」的地方,因此這個拱門才被稱為「這個人」(Ecce Homo)。但這拱門其實是西元2世紀哈德良所建。</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三站:耶稣力尽首次跌倒</h1> <p class="ql-block">“是因为鼓舞我心灵的安慰者,已经离我远去;”</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是耶穌第一次因為十字架沉重而跌倒的地方,現在是亞美尼亞天主教堂,在礼拜堂大门的门楣上,有达多萧梭萁(Thaddeus Zielinsky)的艺术雕刻品,描述耶稣在十字架下跌倒。</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四站:耶稣圣母苦街相遇</h1> <p class="ql-block">“一切过路的人啊!请你们细细观察,看看有没有痛苦能像我所受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是馬利亞看到耶穌這樣,打擊很大,跌倒在地的地方。現在也是個教堂。</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五站:耶稣伤重西满代荷</h1> <p class="ql-block">“有一个基勒乃人西满,是亚历山大和鲁富的父亲,他从田间来,正路过那里,他们就强迫他背耶稣的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是古利奈人西門被兵丁勉強背耶穌的十字架,現在是小教堂。</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六站:耶稣圣容永留帕上</h1> <p class="ql-block">“愿上主的慈颜光照你,”</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有一位叫維羅妮卡(Veronica)的女子在這為耶穌抹去汗血。然後據說她手帕上就留下了耶穌的面容….。现建了一个耶稣小修女院礼拜堂,圣韦洛尼加(Saint Veronica)的故居已修建好,以纪念她的义行。</p> <p class="ql-block">走到底會是第七站</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七站:耶稣出城再次跌倒</h1> <p class="ql-block">“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p><p class="ql-block">“他以自己的爱情和怜悯赎回了他们;”</p><p class="ql-block">第七站是耶穌第二次跌倒的地方,在一世紀時這裡以外就是城外了,根据传统耶稣的处决判文是贴在这里,故被称为“审判的大门”。現在是小教堂。</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八站:耶稣回头惊醒妇女</h1>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女子!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p><p class="ql-block">“如果对于青绿的树木,他们还这样做,对于枯槁的树木,又将怎样呢?’”</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是耶穌轉身對耶路撒冷的婦女說話的地方。</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九站:耶稣上山三次跌倒</h1> <p class="ql-block"> “我的天主,承行你的旨意为我所喜爱,”</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右下标志是耶稣第三次跌倒的地方,远处是圣墓大殿的圆屋顶及半圆形的后殿,現在是個東正教堂。</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站到第十四站在聖墓教堂</h1><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站:耶稣刑前被剥衣服</h1> <p class="ql-block"> “从脚掌直到头顶已体无完肤,尽是创痍、伤痕和新的伤口;”</p> 第十站右邊小圓頂就是Chapel of the Franks法蘭克小教堂,是耶穌被脫下衣服的地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一站:耶稣手足被钉架上</h1> <p class="ql-block"> “他们穿透了我的手脚,我竟能数清我的骨骼;”</p><p class="ql-block">“到了一个名叫‘髑髅’的地方,希伯来话叫‘哥耳哥达’,他们就在那里把他钉在十字架上,”</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現在是一個拉丁小教堂的祭壇。</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二站: 耶稣悬垂在二盗中</h1> <p class="ql-block">“耶稣大声喊说:厄里、厄里,肋玛撒巴黑塔尼!”就是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是十字架插著的位置,現在是希臘正教的祭壇。</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三站: 耶稣死后卸下圣尸</h1>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人名叫若瑟,是一个议员,”</p><p class="ql-block">“他也是耶稣的门徒。”</p><p class="ql-block">“他去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他把遗体卸下,”</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第十三站是耶穌身體被拿下來放在的地方,就是入口處的那塊許多朝聖者又親又擦的石頭,叫膏禮之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四站: 耶稣圣尸埋葬坟墓</h1> <p class="ql-block">“若瑟领了耶稣的遗体,就用洁白的殓布将他包好,安放在为自己于岩石间所凿的新墓穴内;并把一块大石头滚到墓口,”</p> 第十四站也是耶稣复活的地方,并为基督信仰最神圣的所在。 圣墓教堂自公元4世纪落成,就是基督教维护的圣地,由罗马天主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正教会三个教会负责主要的行政及管理,另外叙利亚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则享有部分祭坛等设施的使用及管理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2, 33, 34);">复活节乃是紀念耶稣基督於公元30/33年被盯上十字架后第三天复活的事蹟,被基督徒認為象徵得著永生與赦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2, 33, 34);">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以色列的逾越节,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在出埃及记中在摩西的带领下逃离了埃及走向了迦南、或以色列之地(来自拿撒勒的耶稣在著名的“最后的晚餐”中是在和信徒过着逾越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复活节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逾越节最初是同日,现在有所区别。往年这段时间耶路撒冷的苦路上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信徒和犹太教徒都在纪念他们的祖先。</span>今年的耶路撒冷不再禁足,节日期间不再像去年那样寂静无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至今以色列已有半数人口接种了抗新冠疫苗。期望不久的将来全世界恢复日常生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