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

王海生(特战76)

<p class="ql-block">1919年的那个春天,北京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北洋政府的腐败与无能,使得国家在外来侵略面前显得不堪一击。5月4日,这一天注定会被铭记,爱国学生们走上街头,他们高呼着反对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口号,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就此拉开帷幕。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热血青年们坚定的眼神,他们心中怀着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期望,他们的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最终这场运动成为了全国规模的爱国浪潮,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p> <p class="ql-block">1920年的夏天,在上海的弄堂里,陈独秀正忙碌地筹备着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理想的季节,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频繁地召集志同道合之人开会讨论建党之事。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新青年》编辑部悄然成立,陈独秀被推选为负责人,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星星之火开始燎原。</p> <p class="ql-block">1921年的7月,上海和嘉兴两地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3日至3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汇聚于此,他们秘密地讨论着党的未来,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尽管最后一天的会议不得不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会议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它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1922年的7月,上海再次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中共二大。这次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还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这些决议为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更多的民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1923年的2月,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总同盟罢工。4日那天,工人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奋起抗争,然而7日吴佩孚却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尽管这次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同年6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上,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从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国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但最终因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被迫中断。</p> <p class="ql-block">1924年5月,广州黄埔军校的建立为革命培养了大量人才。在苏联的帮助下,这所学校成为了培养革命将领的摇篮,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后,更是健全了政治工作制度,为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1925年的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出了较为完整的定义。同年5月,上海爆发了五卅运动,英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开枪屠杀游行的学生和群众,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反帝爱国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p> <p class="ql-block">1925年至1926年间,广州和香港爆发了省港大罢工,这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大罢工之一。在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的带领下,罢工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不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还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初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p> <p class="ql-block">1926年3月的中山舰事件成为了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蒋介石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使国共合作出现了裂痕。7月,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1927年3月,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应当时党内党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质疑,成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1927年的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国民革命被迫中途夭折,这也拉开了国共十年内战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至5月期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于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关键问题未能给出切实可行的答案。5月,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捣毁了湖南总工会等革命机关、团体,释放了在押的土豪劣绅,杀害了众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湖南的大革命由此走向低潮。</p> <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武汉发生,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决定“分共”,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随后,土地革命战争在全国展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人逐步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p> <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江西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同月,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实现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p> <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毛泽东、卢德铭等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武装起义。起义过程中,毛泽东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策,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月至10月间,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系列治军方略,这是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红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和党的建设。12月,广州起义爆发,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也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震动。</p> <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着深远的意义。6月至7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军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决议,修改了《中国共产党党章》。</p> <p class="ql-block">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通过了多项决议案,系统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加强了党的领导,为红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