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话清明,承传统——洛龙区六一三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

美友3097517

走进清明    感受传统 <p class="ql-block">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姑娘翩翩起舞,如约而至。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六一三幼儿园组织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教师引导孩子们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清明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除此之外,还有插柳、踏青、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多种习俗。快来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清明节传统习俗</b></p> <p class="ql-block">  按习俗,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墓前,再讲纸钱焚化,为坟墓培新土,折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p> <p class="ql-block">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p> <p class="ql-block">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即揪着皮绳而摆动。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p> <p class="ql-block">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倡议书</p><p class="ql-block">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里,为充实、平安的度过清明节。洛龙区六一三幼儿园向全体小朋友及家长发出倡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理性祭扫,不聚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色祭祀,寄哀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美德,重孝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子踏青,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共同度过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p>

清明节

清明

踏青

习俗

六一

植树

风筝

幼儿园

蹴鞠

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