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10展厅宋金元时期(2)-2

wz40

定窑白釉镂雕八角兽首瓷洗 宋代(960-1279) 1960年洛阳市出土 定窑白釉贴花瓷炉 宋代(960-1279)征集 白地黑花瓷梅瓶 宋代(960-1279) 1985年镇平县出土 <p class="ql-block">白釉“春夏秋冬”瓷梅瓶 宋代(960-1279) 征集</p><p class="ql-block">白釉“春夏秋冬”瓷梅瓶,高42.00厘米,口径6.20厘米,足径11.80厘米,形体高大,平口,短颈,丰肩,腹下收,圈足。通体施白釉,足內露胎,肩部颈部用黑彩绘花叶、草叶纹,笔法酣畅流利。腹部刻双线纹分割瓶体为四个方形开光,开光内分别刻“春夏秋冬”四字为主题图案,并划以水波纹衬底,是磁州窑系民窑佳作。磁州窑系泛指在宋元时期以磁州窑为中心,中原及周边等地生产化妆白瓷、彩绘瓷和化妆土剔刻花装饰瓷器的民间窑场。磁州窑在宋代开始步入兴盛,它吸收了水墨文人的书画技法,形成了白地黑绘的艺术风格。这件磁州窑系白釉黑彩“春夏秋冬”瓷梅瓶,既有书、又有画,是除了唐代长沙窑外,极少有文字装饰的瓷器品类,是宋朝文化繁荣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白釉珍珠地瓷梅瓶 宋代(960-1279) 1955年方城县官庄出土</p><p class="ql-block">白釉珍珠地瓷梅瓶,宋代文物,高39厘米,1955年于河南省方城县采集。梅瓶,因口小只能插一支梅花而得名。这件白釉珍珠地梅瓶,小口,短颈,园肩,瓶体瘦长,上腹部丰满。瓶身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肩部饰莲瓣纹,足部装饰仰莲,腹部用划花珍珠地花叶纹装饰,花朵由五片单层花瓣组成,花朵盛开,露出花蕊,叶子的形状大而伸展。花叶之外用珍珠地装饰,珍珠地的繁复突出了花叶的简洁,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珍珠地”是唐末、宋初至金代末期北方窑系瓷器上的一种装饰图案,在花纹之外的空白处,用管状工具戳印,形成布满小圆圈的地纹。珍珠地纹样烘托出主体花纹,装饰效果独特。小圆圈排列有序,繁密整齐,像鱼子一样,尤其是在白釉的器物上,看起来就像一颗颗小珍珠。所以有了“珍珠地”这样美丽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瓶 宋代(960-1279) 1963年汤阴县出土</p><p class="ql-block">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瓶,宋代文物,1963年汤阴县出土,高34.5厘米。该瓷器是在白釉上剔出牡丹纹,肩部与腹下部刻菊瓣纹。花纹处留白釉,其余部分露出褐色的胎质。褐色胎地托着凸出来的白花,有着浅浮雕的艺术效果。纹样精美,刀法遒劲,线条流畅。剔花瓷器是当阳峪器最为精美的瓷器品种之。常见有白釉剔花和酱釉剔花两种。它的工艺是在坯体上施化妆士,再施一层或浅或深的釉,用工具划出花纹轮廓,再把轮廓之外的部分剔掉,最后施一层透明色釉后入窑造成型。烧成以后的作品有着两种色泽,色调形成强烈对比。这件白釉剔花牡丹纹瓶,造型优美,花纹雅致,整体富贵雍容,表达了宋人的审美意趣,是宋金时期当阳峪窑花工艺的代表之作。</p> 白底黑花小口瓷尊 宋代(960-1279) 1984年安阳市出土 白底黑花“风花雪月”瓷瓶 宋代(960-1279)郑州市出土 白釉赭彩人物瓷罐 元代(1271-1368) 清丰县出土 白釉赭彩龙凤纹瓷罐 元代(1271-1368)征集 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div> ——北宋 张来</div> <p class="ql-block">三彩荷叶童子枕 宋代(960-1279) 上蔡县城关出土</p><p class="ql-block">陶瓷枕属于涼枕,具有清凉降温的功效,是古人夏日避暑的用具。河南省上蔡县宋墓中出土的这件三彩童子荷叶枕,通体施黄、绿、白三彩。枕的底部是粉白色的长方形托板,托板上卧着一个童子。童子头顶蓄发,颈戴项圈,手脚饰有钏、镯。右臂袒露,向后微曲,下身穿绿色短裤。面目圆润,目视前方,头微微上仰,左手压于身下,右手执荷叶在身上作为枕面。在荷叶状枕面和童子臂部之间左右各有一个折的小荷叶,将枕面与童子巧妙地连接成一体。此枕的造型使人仿佛看到一群眉清目秀,天真可爱的孩童们在晴空丽日下,乘着一叶小舟,手执荷叶在湖面上打闹戏耍。宋代的童子枕客观真实的体现了宋代儿童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整体精神面貌,直观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希望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河南博物院这件藏品,把光身顽皮的小童在水中戏的场景表现的惟妙惟肖,见其形如闻其声,实属宋代孩童枕中的少见上乘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白底黑花狮球纹瓷枕 宋代(960-1279) 征集 白底黑花虎纹瓷枕 宋代(960-1279) 安阳市出土 <p class="ql-block">白底黑花蹴鞠瓷枕 宋代(960-1279) 征集</p><p class="ql-block">蹴鞠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较早、流行甚广的游艺运动,有数千年的历史,类似于现在的足球,是一项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球类活动。这件宋代的“白地黑花蹴鞠瓷枕”长29.5厘米,宽19.5厘米,高10.5厘米,八角形,枕面绘有黑彩童子蹴鞠图,四壁绘黑彩缠枝花叶纹一周。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枕上的童子梳着双丫,上身穿着左衽剪领、窄袖花衣,下身肥腿长裤,腰系缎带。只见他眉头紧锁,双臂外张,手藏在袖内,上身前躬,左脚着地为支点,右脚抬起,仿佛正在全神贯注地运气,将蹴鞠一脚踢飞。白地黑花蹴鞠瓷枕是磁州窑的代表作。磁州窑的装饰风格极具北方民俗特色,种类五彩缤纷,其中白釉黑彩的装饰艺术最为著名。唐宋时期,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磁州窑的工匠们借鉴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韵的白釉黑彩艺术。这门装饰艺术是我国瓷器由胎釉装饰向彩绘装饰的过渡,为青花、五彩、斗彩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工艺和物质条件。我们所见到的婴戏图是磁州窑器典型的装饰题材,工匠们寥寥数笔将孩童形象刻画得生动活泼、性妙惟肖</p> 白底黑花山水人物纹瓷枕 宋代(960-1279) 征集 三彩婴戏图枕 宋代(960-1279)1976年济源市勋掌村出土<div>木偶戏作为宋元戏曲的重要演出形式,影响广泛。该枕上的婴戏图生动再现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提线木偶(悬丝傀儡)表演艺术</div> <p class="ql-block">三彩听琴图枕 宋代(960-1279)1976年济源市勋掌村出土</p><p class="ql-block">三彩听琴图枕,宋代文物,1976年出土于济源县城(今济源市)西北二十公里勋掌村镇安寺前。该瓷枕高16厘米,面长63厘米,面宽25厘米,底长60.5厘米,底宽18厘米。形体之大,较为罕见。枕面中间微凹,枕中空,内侧面两端各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圆孔。枕面中部刻一弧线构成的菱形,其中刻绘听琴图,是这件彩釉枕的主题画面。在萎形画面外还有四个圆形小画面,各刻绘一儿童玩耍形象,其余部分由忍冬草纹刻绘填充。枕面中心的听琴图中有四人,两位长者分别为抚琴者与听琴者,并各有一名童子侍立于后。四个圆形小画面上的儿童都是头挽小髻,身着红肚兜、腰系绿色围裙。左上画面中的儿童肩上扛个钓竿,立于池边。左下的儿童则是手持傀儡,坐于地面。右边的两个儿童都各肩负一莲叶。画面充满着生活气息,惹人喜爱。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故而宋三彩瓷枕的商业性非常强,装饰题材一般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花卉草木、人物图案等。这件瓷枕场景丰富,人物众多,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景象。文人雅士抚琴抒怀,婴孩儿童玩耍嬉闹,种种场面共同呈现在一件器物之上,进一步体现出宋代民俗文化迈入雅俗共赏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白釉珍珠地(水龙吟)瓷枕 宋代(960-1279)1986年三门峡市出土</p><p class="ql-block">白釉珍珠地《水龙吟》瓷枕,宋代文物,高11厘米,宽16.5厘米,长24.厘米,为磁州窑系产品。瓷枕为椭圆形四曲花瓣式,前低后高,边墙竖直。枕面长方形开光内刻写有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一词。共计十行,每行10—12字,共102字。开光上部和左右两侧有珍珠地折枝花作辅助纹饰。通体施白釉,底部露胎。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最早发现枕的实物,汉代上层贵族以玉石枕随葬。隋唐时期,陶瓷业兴盛,瓷枕走上了历史舞台。至宋辽金元时期,瓷枕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清明以后逐步衰退。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卧具,承载着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也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民俗习惯和审美意趣。瓷枕在古代是极实用的纳涼卧具。北宋诗人张来在《谢黄师是惠碧玉瓷枕》中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短短四句讲明了瓷枕的消暑功效。瓷枕上釉面的物理温度特性,帮助使用者可以清凉度夏,而瓷枕上所刻的《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一词,让使用者在入寝时枕此诗文,也会在感受阵阵凉意的同时浸润诗词之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