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确,家访在增进和加强家校间的沟通和联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就在3月份,在上级领导的引导下学校启动了家访大活动,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 家访中,老师和学生、家长促膝长谈,推心置腹。鼓励表扬了学生在校的优秀表现,分析查找了学习中的不足,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老师和学生家长一起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家庭学校教育等问题交流了思想,明确了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班主任说:在工作中收到了家访的指令,在我的教师生涯画下浓重的一笔,在学校的学习孩子们几乎全班同学都很听话守纪,但在家庭作业方面没有一个好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几乎从未认真完成过,更别提布置的书面(背诵、默写)作业,在一年级,刚刚步入正式的学习,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生的在校时间一天只有7节课,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因此家庭学习不能放松。</p><p class="ql-block"> 通过家访,能明白孩子家庭学习差的原因,我们不能单面去指责孩子,家长为生活下去而努力,大部分还要负担两个小孩的生活,几乎都是受生活的负累,也有对孩子要求实在低的存在,到这里对待学生们要采取宽容以及努力鼓励的方式,同时更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努力做到低标准高要求!</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班主任说: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通过这次面对面交谈,我体会到了这是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这次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关系更亲切融洽,并了解到了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班主任说:这次家访最大的感想是要了解一切并且宽恕一切。批评容易迫使学生变成防御状态,并且努力去为自己辩解,同时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伤害学生宝贵的自尊心,损害他们的重要感,会激起怨恨。我要做的是努力去理解他们而不是责备他们,努力的去了解他们为何有此行为,这比批评要有更多的益处,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能培养同理心。</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班主任说:家访,被称为一场美丽的教育行走。我初知这种说法,很是怦然心动,我们四年级家访小组就开始了这场美丽的教育之旅。</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家访,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兴奋与紧张。有的孩子早早地等在了门口;有的孩子静静地听着老师与爸妈的交谈;感受到了家长的热情与支持,当家长接到老师的家访通知后,早早就站在村口等待老师的到来,家访完毕远远相送,我们畅所欲言,让我觉得这不像家访,像是走亲访友,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肯定,无不让我觉得来这么一趟真值!</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班主任说:这次家访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走访,了解到每个学生家庭的状况,突然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作为班主任的我,就应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更有耐心一些。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爱的缺失,那么作为老师的我就应多给这些孩子爱心。我想,即使是父母没有文化,即使家境贫寒,只要学校能给一个宽松的充满爱的环境,这些孩子一样都会很优秀的。</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班主任说:这次家访活动我们一路推开了更多“门”,了解到了这些“门”后孩子们,家长们更真实的一面。走访这么多天,看着奶奶比划着“对呀,从小就是我带的,那时候才这么点长”,听者已满是心酸。奈何走访的这些孩子们里面,这种从出生就离开父母,随爷爷奶奶长大的还不在少数。我作为班主任,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对孩子们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如果孩子们的家庭无法改变,那就先从我自己开始改变。至少在学校的这些时光,一定要给以孩子们更多的耐心,爱心,信心!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美丽的天使!</p> <p class="ql-block"> 每周家访结束后,老师们都会把家访内容和手记记录下来存入档案盒,写下心得和总结,留下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家访活动仍在继续,老师们感触颇深,写下了家访体会。邓校长全程参与家访,一些孩子的家庭生活状态令他揪心,他一边嘱咐班主任登记好特殊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一边积极联系社会爱心单位和人士为这些孩子提供帮助。</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爱与责任同行的事业。尽一份责任,可以实现家校真挚的沟通;送一份关爱,就能共创孩子美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