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知党恩 谋新篇——兵地融合塑青春 共蓄发展新力量

一六二团中学

<p class="ql-block">  同赏伟人山,情同一家人。塔城市第一小学“兵地融合 携手前行”磨课活动打破地域壁垒,让两地教育实现进一步融合。</p><p class="ql-block"> 第九师一六二团中学教研主任周晓莹老师带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两门学科骨干教师听取相应科目,并对所上课程进行深入磨课。</p> <p class="ql-block">哈丽娅老师的《找春天》,以春天的古诗导入,让学生走进春天,通过仔细的观察寻找春天的足迹,并让孩子抓住“脱”“冲”“奔”等动词体会孩子当时的喜悦、兴奋的心情!当然文中的比喻句和反问句,理解不够深入!</p> <p class="ql-block">孟春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这样一座梦幻艺术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的圆明园之美。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且问题的深刻性值得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p> <p class="ql-block">尹倩倩老师执教的《中国美食》,以帮大头儿子来解决点餐困难来导入这堂课,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赏美食、说美食、菜名识字几个环节展开,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美食文化的特点,培养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吐尔兰老师的《长方体》,培养学生展开多向思维,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积累空间观念,形成概念。</p><p class="ql-block">杨培培老师的《轴对称》,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的能力,但总体感觉主导痕迹很重,学生更多的是完成教师的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妍老师《数学广角搭配》,这节课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每个孩子都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课后,双方进行了磨课,教师们提出合理的意见,吸纳了每个老师的指导精髓,相应地在各个环节上做了休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场场讨论争论,只为设计出优质高效的教学环节;一次次听课磨课,只为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查找对策,一遍遍耐心修改,只为课堂中的完美呈现。</p><p class="ql-block">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p><p class="ql-block">丝尽春犹在,烛化意更稠。</p><p class="ql-block">板上种桃李,硕果满神州。</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侯艳丽</p><p class="ql-block">审核:周晓莹</p><p class="ql-block">终审:丁洪义</p>

学生

老师

磨课

美食

数学

春天

培养

兵地

周晓莹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