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文化 <p class="ql-block"> “蒸寒燕儿 穿花翎串”是清明节的传统民俗活动,寓意着春暖花开,燕子归来。为了传承民俗, 4月2日上午,我园以班级为单位邀请幼儿家长,组织开展了“寒食清明捏寒燕儿 五彩花翎寄思念”亲子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由园长主持,小班教师为我们的家长和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诗句和美食。</p> 制作 “寒 燕儿” <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幼儿家长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蒸寒燕儿和穿花翎串的步骤和一些技巧,要先把面团搓成上粗下尖的鸟身形,然后用剪刀剪出两个象征性的翅膀来,还要用剪刀剪出尖尖的嘴,再用手一撮,燕子的尾巴就出来了,用梳子把翅膀和尾巴按上条纹,再把蘸水的红豆按在脑袋上,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面燕就诞生了。然后把面燕放到温暖处“醒”上半个多小时,上锅蒸就行了。各班将早已和好、发好的面团摆上桌面。孩子们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认真的做好每一步揉、搓、捏、剪、压,转瞬间,一块普通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燕子,看他们做的多认真。</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一边给宝贝们做示范,一边讲清明节的由来、习俗。面燕古时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小燕子来了,就是春天来了。在农村,农民期盼新的一年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如果哪家的屋檐下有燕子筑巢居住,就会被主人视为是吉祥之兆。正因为如此,面燕出锅后,人们都会用红线将其穿起来系在秸秆上,缀上红布条挂在家中,象征着一群燕子上门报春并在家里落户,祈盼一家人和谐安康。</p><p class="ql-block"> 瞧!我们的家长们和宝贝们一起用彩面做“寒燕儿”了!</p> <p class="ql-block">家长和宝贝们认真制作哦</p> <p class="ql-block">看我们捏的“寒燕儿”多棒!</p> <p class="ql-block"> 家长们用碎花布和枳箕杆,缝制五彩缤纷的花翎串儿。花布头剪成拇指大的圆片,两片之间穿一三分许的枳箕杆,五彩圆布片的数目是有规矩的,“天一岁,地一岁,清明旮旯夹一岁”,花翎串寄托着家长们对孩子的祝福,盼望着健健康康,平平顺顺的。明眼 人数数花翎串儿五彩布片,就会知道佩戴者的虚岁。花翎串儿做好以后,按男左女右缝在孩子们的肩头,迎风跑去别有情致。</p> 制作“花翎串” <p class="ql-block">看我们自己的“花翎串”😘</p> <p class="ql-block">爸比、妈咪亲手为我们戴上“花翎串”</p> 成果展示 <p class="ql-block"> 传统民俗的魅力,很快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与热情。“没想到清明节蒸寒燕、穿花翎串还有这么多知识在里面,我今天一定学会捏寒燕、穿花翎串等明年清明节还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幼儿一边兴奋地说,一边和同学们拿起面团,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捏出自己心中的小燕子,有大燕驮着小燕,有嗷嗷待哺的乳燕,有展翅翱翔的飞燕。多姿多彩的面燕,展示着学生们心中七彩的春天和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