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br> 大家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今天,我来讲黄继光舍身堵抢眼的故事。<br> 黄继光,原名黄积广,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成为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参军后,他被分配到某部二营六连当通信员,同年7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br> 为了争夺仅有3.7平方千米的上甘岭,敌人对上甘岭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猛烈轰击。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即提出:“人正在阵地在”的口号,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争夺战。<br> 身为通信员的黄继光,跟随参谋长来到六连阵地前沿。突然,话机传来声音:“山顶上发现敌人的一个中心火力点,压制着部队,部队不能向前进攻,战士们几次爆破都没有成功。<br> 上级要求六连在天亮前拿下这块阵地,然而从现在到天亮只剩下40分钟了。参谋长非常焦急,迅速制定了炸掉敌人火力点的方案。<br> 这时候,黄继光挺身站到参谋长面前,表情庄重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一定会完成任务的!”说完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和妈妈的来信,交给了参谋长。<br> 参谋长看着他,信任地点了点头,说:“这次任务就交给你了。”<br> 黄继光昂首挺胸地说:“请首长放心,我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哪怕前面是火海刀山,我也要闯过去。”说完,他立即拿起手雷,和另外两名战士吴三洋、肖登良一起向前冲去。前面,敌人的7挺机枪在不停地扫射,照明弹一直在他们头顶和身边呼啸。在距离敌人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的时接,吴三洋不幸牺牲,肖登良也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也被打穿了两个洞。他看到同来的两个战友都不能和他一起前进了,就忍着伤痛,艰难的向地堡爬行。只有八九米远了,黄继光右手高举手雷,一下子向敌人投去。此时敌人的子弹也射中了他的胸膛,他又高举一颗手雷向敌人投去。敌人的机枪被炸毁了,我们的部队像箭一样地向前冲了上去。可是敌人残余的两挺机枪又从地堡的孔里开始进行射击。这时,黄继光已经没有武器了,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勇敢地一跃而起,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br> 就在这一刻,呐喊声四起,惊天动地,同志们像愤怒的浪潮一样冲上高地。阵地上爆发出胜利的欢呼声。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光荣地完成了任务。<br> 为了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部队追记他特等功,并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在关键时刻勇于献身的黄继光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br>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任人宰割的时代让国人长时间难以昂首挺胸走路,是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一次次突进,一步步跨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不断推出新的希望。<br> 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争取早日为国家做贡献。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br>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br> 韩嘉蕊获得“优秀畅讲小能手”称号 司仪:郁紫涵、王紫羽、赵可馨、李端、姚云菲 主持人: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