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2日到3月30日,广西贵港市骨干教师领雁工程60名学员分别到南宁市凤翔路小学、兴桂路小学、民主路小学,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景行小学、湾塘路小学进行基地跟岗学习。3月31日至4月1日返回广西师范大学集中研修。</p> 一、进名校学习 , 感受文化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学员们走进南宁市、柳州市的名校,感受学校独有的文化,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二、观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 <p class="ql-block">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领雁学员们这次最长的时间是深入基地学校的课堂教学当中。基地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劳动等课程以最真实最朴实的状态展示给学员。一节节常态课也是一节节高效课堂。老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图文音结合,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基地学校的老师的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小组合作能力,处处感受成长的魅力。</p> 三、品精彩讲座, 指点迷津 <p class="ql-block">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次基地研修的老师们给学员们带来丰富精彩的讲座。德育方面有景行小学的王立立主任《爱满景行,幸福成长》、李斌博士《宽容与小学德育》、公园路小学黄璟副校长《学校德育评价体系的简介》;学校管理方面有民主路小学刘李平校长《学党史,明方向,开新局,提质量》、信息技术方面有弯塘路小学黄祥主任《借助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助力集团信息化发展》;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有景行小学的陆颖老师《用充满爱和智慧的班级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等;学术专业有凤翔路小学校长梁建华《认识反问句的作用》、民主路小学刘宇红老师《丰润课堂,丰盈教学》等等。名师荟萃,精彩纷呈,面对学员们提出的一个个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学术问题, 基地的专家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像一场场及时雨,滋润心灵,如一阵阵春风,指点迷津。石卡镇中心小学黄英连老师在读书分享会上作《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三里镇中心小学杨结金老师作《农村小学教师阅读现状调查报告》讲座。</p> 四、砌教学探讨, 各抒己见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一节一节课,听一场场讲座,学员们和基地老师无界限交流。勤学善思的覃塘学员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不停的追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p> 五、念领导关怀, 辐射引领 <p class="ql-block">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感谢贵港市教育局和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学员们搭建了培训学习的平台。贵港市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健芬、霍活、宋育烈分别到基地学校看望和指导学员们。教育局副书记王志勇和李洪涌主任参加了学员小组汇报、研修总结会,并作重要指导讲话。王志勇副书记为学员学习热情点赞,提出了三个要求:一增强研修的主动性,珍惜学习的机会,要勤做善为。二研修与党史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联合实际,做到思行合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三要发挥研修的辐射性,将所学所获,所思所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辐射给更多的老师。贵港市教育局培训中心李洪勇主任,也给学员们鼓劲,为学员们指引方向。他指导学员们:一各小组之间密切交流,汇报内容再细化再丰满。二善于自我反思,反思要深入,习得要细化。三笑着面对生活,纵然有太多的烦心事,大家也要有阳光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覃塘区教研室何凤玲作学员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 贵港市教育局王志勇副书记在成果汇报会上作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 贵港市教育局李洪涌主任在成果汇报会上作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 贵港市教育培训中心李健芬主任、广西师范大学领导看望和指导基地学校学员</p> <p class="ql-block"> 贵港市教育培训中心霍活、宋育烈两位主任和广西师范大学领导看望、指导基地学校学员</p> <p class="ql-block"> 覃塘区教研室何凤玲教研员在研修总结会上作代表发言</p> 六、思自我成长, 坚定信念 <p class="ql-block">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已经参加了四次的领雁工程集中研修,覃塘区的学员们虚心善学,潜心钻研,孜孜以求,相信她们在教育的道上的概念、理念、行动上有量的提高,质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 透过这十天的基地学习实践,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我在理论素质,工作水平,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要把握住各种学习的机会,本着做一名小学生的态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锻造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覃塘区樟木镇中心小学 覃水兰)</p> <p class="ql-block"> <b>成长提升,“贵”在“行</b>”</p><p class="ql-block"> 在柳州公园路小学基地研修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该校的办学理念,领略了课堂风采,观摩了教研活动与质量分析,倾听了讲座,参与了各项常态工作,并与授课教师和学校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与工作带来极大的启发。</p><p class="ql-block"> 1.勤学、善思、多问、多写,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我提升,把所做的工作转化为文字,及时将工作中的灵感记录下来,并将它们作为课题研究的素材。</p><p class="ql-block"> 2.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常抓不懈。学生只有会听、能做、有思维,课堂效率才会有质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3.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引导他们从整个学段、整个年级、整本书、整个单元去研究教材,研读课标,实现知识间的整合与勾连,提高课堂效率。</p><p class="ql-block"> 4.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模式。以传授学生识记单词的方法为切入口,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他们进入初中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5.改革教学质量分析的活动方式。借鉴柳州市讲座与课例结合的方式,由一线老师进行分析,并借助课例解决在监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6.以身作则倡导教师跨学科、跨领域学习,使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习不同学科教师的长处,扩大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 7.端正教师对各学科的认知态度。学科不分主次,每一个学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仅以文化课成绩衡量孩子的优秀,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朵鲜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8.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人,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灌溉学生以阳光的心态;不仅自己要前进,还要影响身边的人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成长提升,“贵”在“行”,既寓意为了提升贵港的教育教学质量,贵港教育人一直在行动,也寓意一切的成功贵在行动。我一直坚信,我或者我们当中的某些老师,即使没有杨伟萍的才高八斗、李妙锋的妙语连珠、韦衡的才思敏捷、洪雁的激情澎湃,只要我们有行动,踏踏实实做好“育人”这件事,就肯定有收获,师如此,生亦然。同时,期盼各县市区的教育人能勤联系、多交流、乐分享,打造贵港市的“教研奋斗共同体”,共同助力贵港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覃塘区教研室 何凤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观摩柳州市景行小学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堂,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教育教学的真谛。一节好课不是看教师演的多精彩、讲的有多动听,而是看有没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科学有效的设计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讨论、合作与交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师生有更多的机会互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力能力和合作的能力都得到培养,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好课。我们只有努力成为一个有文化积淀、有教育热情、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才能让学生的天性有展现的空间,让学生的智慧有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梦想在勤奋中实现,让学生的美德在习惯中扎根。(石卡镇中心小学 杨帆)</p> <p class="ql-block">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校长就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引路人。广西特级教师梁建华校长站位高,看得远,精教学。梁建华校长在君子学堂给我们进行了课程建设专题讲座《学校“君子文化”导向的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梁校长详细地解说了他开发“君智课程”的建设的理念: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为了推动君智课程的落实,梁校长每周亲自示范一节“校长课堂”,给不同年级孩子上课,传授语文小知识,在轻松幽默的教学中做到一课一得。 校长课堂的效应,极大地推动教师们进行教学研究。</p><p class="ql-block">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研是教学的双翼。凤翔路小学阮健副校长亲自用“五步法”抓智慧生态课堂建设,通过各种不同的教研形式,比如:课例+讲座,集体备课+课例,每周二上午的行政领导听课、科组内的研讨课,每周二下午的校长课堂等让“六义四动”智慧课堂落地生根。凤翔路小学在教研评课环节时,必须要每一个老师发言,锻炼老师的洞察力和表达力!</p><p class="ql-block">对于教学能力弱一点的教师采取方式是“循环听课”,首先是“备课”—“上课”—“反思”—“小组评课”(同学科的老师全体参与)—“听课”—“修改教案”—“再上课”,如此循环,促使他们迅速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在这样的循环模式中,老师们一起听课议课,这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不仅对新老师的成长有帮助,对于老教师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知,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研修收获如海,如潮,我会再一一反思,立志把所学、所获、所得,化之为实践与引用,以领雁的实力去指导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引领我们的老师成长,尽我所能地辐射我们的山北、咱们覃塘的教育。(山北乡中心小学 黄燕华)</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高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基地学校所呈现出来的办学理念、文化建设、团队教研等等,拓宽了我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参与了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教研活动,深切体会到学校学科研修的主题紧紧围绕学校或本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的问题或当下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参与人员以教研组为单位,按照培训→研修→比赛的流程,以说课→上课→评课→分享→答辩的比赛形式展示;培训教师关注前沿,更新理念专业引领,以理论→实操→示范→学员现场演练→现场指导的流程培训;组长带领组员利用固定的校本研修时间开展研修,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组内进行探讨、交流、分享,在评课议课磨课中总结、实践、提升、推广——真正以团队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听其课,学其道,悟其理,且研且思且成长,同样提升了我们自身的高度!(石卡镇中心小学 黄英连)</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基地学校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幸观摩了景行小学的校史文化,观摩了低、中、高三个年级的语、数、英等课堂教学,聆听了教研、德育、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真的很佩服老师的工作热情,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这里的孩子优雅、活跃、积极,语言表达好,数学思维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实实在在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主。景行小学的教研活动、德育活动形式非常丰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比如说学生的早操、跳绳和学生课前精彩三分钟展示活动、学生读书活动的辩论会等,让我眼前一亮。返岗实践,我会将自己所思所获融入到工作当中,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开展读书活动,教研活动,不负教育局对我的培育,做一名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的教师。(覃塘区三里镇中心小学 杨结金)</p> <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覃塘区领雁学员们怀着感恩的心,一路前行。覃塘区领雁团队在培训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培训专家有效互动,同伴之间互学互助,亲如姐妹。返航的雁儿们将在自己的岗位上振翅领飞。</p> <p class="ql-block"> 贵港市小学青年骨干教师领雁工程覃塘区学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石卡镇中心小学 杨 帆 </p><p class="ql-block"> 樟木镇中心小学 覃水兰</p><p class="ql-block"> 覃塘区教研室 何凤玲</p><p class="ql-block"> 三里镇中心小学 杨结金</p><p class="ql-block"> 山北乡中心小学 黄燕华</p><p class="ql-block"> 石卡镇中心小学 黄英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