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新学期新使命!在校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们迎来了三月份小学体育学科集体备课。为提高我校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我们有机会互相交流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所以我们很珍惜每周三第二节集体备课时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在备课中共同研讨出:</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往往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因此,组织教学合理而周密是上好体育实践课的关键。</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第一周 发言人是教研组长孙凤民老师,备课的主题是低年级的《走与游戏》通过大家讨论一番后,组长总结如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本次备课共有自然走、大步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加快速度的走、顶沙袋走和模仿走六个课时的内容。主要从单元教学目标和各个课时的教案设计入手,讲述各种方式的走与相应的游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各种方式的走,既是学习走的方法,培养走的正确姿势,发展走的能力的基本内容,也是游戏的主体动作。其中,有的用来强化动作意识(如加强两臂摆动走),有的用以矫正错误动作(如头顶沙袋走),有的则主要是发展走的能力(如各种模仿走),这些教学内容用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强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力量和灵敏性,发展走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针对本次备课内容,各位老师各抒己见,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在实践中会达到完美效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周集体备课发言人:王承永老师备课主题《快速跑》首先他谈到快速跑的教材分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耐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在练习和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通过听王老师教材分析后我们集思广益制定出在短距离教学中我们以后要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p><p class="ql-block"> 一、快 速的高抬腿跑(低年级)、有力的后蹬跑(中年级),有节奏性的小步跑(高年级)。</p><p class="ql-block"> 二、中速跑30米,注意动作轻松和技术要求。</p><p class="ql-block"> 三、沿直线快速跑30米。</p><p class="ql-block"> 四、集体听信号的站立式起跑,快速跑30米。</p><p class="ql-block"> 五、游戏式练习,多采用分小组进行比赛的迎面接力跑,少采用有转弯的来回跑游戏。</p><p class="ql-block"> 六、听信号的短距离起跑追逐游戏。</p><p class="ql-block"> 七、不同形式的起跑预备姿势的追逐游戏(站立式,半踞式,蹲踞式等)。</p><p class="ql-block"> 八、接力跑,4×30米或2×50米练习。</p><p class="ql-block"> 九、当放松跑,加速跑交替进行练习。</p><p class="ql-block"> 十、50米跑与放松、加速跑的完整练习。</p><p class="ql-block"> 十一、终点冲刺的练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三周发言人陈向飞主任备课主题《仰卧起坐》他首先重点提到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和详细教学过程如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对于三四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仰卧起坐这个学习科目他们并不陌生,这节课动作简单易学,我们把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锻炼了腹部肌肉力量,并且学会了练习方法。及时发现学生问题所在,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了重点和难点,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同时可以交代学生在家自行练习,次数可由少增多,循序渐进,既可以锻炼腰腹肌力量,又可以减少腹部脂肪,提高体育成绩。游戏的适时加入,使得整个教学达到了高潮,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四周发言人张国胜老师备课主题《前滚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们作为体育教师深知前滚翻对动作的要求较高难度大,动作不能分解练习,因此很难清晰地讲解整个滚翻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几位体育老师经过一番讨论加上张国胜老师亲自为我们示范,我们总结出如果成功上好一节技巧课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span></p><p class="ql-block">在前滚翻教学之前,先发布信息任务,让学生开动脑筋来思考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滚翻动作,并鼓励他们,看看那个同学想出的花样多,之后引出本节课的主教材——前滚翻。紧接着我进行了正确的动作示范,同学们看到老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后,都有了跃跃欲试的感觉,但是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练习,而是把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了仔细的讲解。</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准备动作,要求学生全蹲两脚靠近垫子,下巴紧贴红领巾,两手撑垫,略宽于肩。</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两脚伸直,重心前移。</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两手弯曲,用后脑勺触及垫子。</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前滚翻动作已经初步告成,接下来在分组练习过程中,让同学们互相提示动作要领,纠正错误动作,10分钟下来后,90%的学生都能初步完成动作了,只是动作不够圆滑、连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在小结过程中,把动作要领编成了小口诀,让学生熟记。“先用手、再用头、打个滚、抱紧腿、站起来”。从而突破了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集体备课的效果,毋庸置疑,是非常显著的</b><b> 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交流各自的经验,探讨解决遇到各种问题的合理方法,共同提高长小的体育成绩。</b></p><p class="ql-block"><b> “脚踏实地做最好的自己”,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了长江路小学教师团队精神,使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互相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为提高备课质量,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