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储蓄存单的故事

如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两张储蓄存单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我是一名转业军人,于2000年底在原平工商银行内退,曾在1991年忻州地区第一家电脑储蓄开业和1997年喜庆香港回归之时,我分别办了“科兴储”和“香港归”两张储蓄存单,也许是全国唯一的两张特殊储蓄存单。在全国喜迎建党百年之际,我于2021年元旦那天将这两张储蓄存单带上“回娘家”一趟,即我退休前曾经工作过的原平工商银行“探亲”。它们分别30岁、24岁了都没有与各自底账见过面!这不,高兴地像那微信“嘀、嘀……”似的正在对话呢!也许是为他们的主人,一个入党55年的老人以此向建党100年而抒怀致贺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一张“科兴储"存单的心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张端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一日在中国工商银行原平县支行的红旗储蓄所隆重庆祝忻州地区第一个实现“通存通兑”的电脑储蓄所。有上级分行和县政府领导参加,盛况空前。我当日以0006901存单“科兴储”户名,帐号000826379存款10元定期8年;并在红旗储蓄所以0015601号活期储蓄存折同名存款11元,后在前进街储蓄所取款10元。办了忻州地区第一笔电脑储蓄“通存通兑”业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至今岁月如梭,已30年啦!这30年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改革开放,翻天复地、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的30年,也是我党历史上发生重大转折的30年。事过境迁,当年那遍布全国的储蓄所和储徽都已消失,成为历史啦!原平撤县改市也多年了,红旗储蓄所原址也早已拆迁,地址也变更了多次。现储蓄所已扩建成工商银行永康路支行,面貌煥然一新。而“科兴储”初心未改,30个春秋,多少个日日夜夜始终坚信其主,坚守“岗位”,深藏于不为所知的空间,默默无闻地迎送着进出的朋友,春去秋来,寒来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全国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 ,我于二零二一年元旦那天特意带着“科兴储”走进它离别30年曾未回过的“娘家”原平工商银行永康路支行那营业厅时,仿佛听到了一种像微信似的呼喚声。原来是存单与底账正在对话呢。底账说:“您好!30年未见大变啦!起初咱那0826 397户名经电脑化四次智能升级,早已变更啦!如不长记性是不会轻易找到的。”存单问:“您还记得当年我们分别前那动人的故事吗?”底账说:“记得,怎能忘记!30年前数百万‘原住民’经我们那十几个主人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历时半个月的辛勤劳作给弟兄们換了装。将手工底账全部输入电脑,让‘原住民’也住上了新屋,咱‘科兴储’可是第一个新住户啊!咱们的主人真辛苦啊!”存单说:“是的,他们是咱身边最可爱的人。”底账说:“您还不知,工商银行现转型上市已成为世界500强,按市值排名第四啦!原平工商银行进行智能化网点改造,完成了自助设备更新。拥有电脑设备上千台件。成为自助存取款、自助办卡的自助银行了。”存单说:“咱这个‘科兴储’名也许在全国是唯一的,但有人会说‘储蓄’早已过时了。”底账说:“是的,在全国储蓄所和储徽早已消失,但为国家建设储备资金的行为和工作永远存在。正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30年“科兴储”记载了不少难忘的故事,也见证了原平工商银行30个寒暑那不平凡的岁月。并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工商银行的敬业心声,“科兴储”不光是对30年前初始电脑化储蓄的赞颂,也是对未来工商银行发展的企盼和咱工行人科技兴行的向往与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张“科兴储”存单在当年未实行实名制存款时,可以用有文化内涵的户名表示特殊的含义,这就是不可复制的历史,也正是“科兴储”在那个历史年代所能表达的特殊含义和价值所在。这张30岁的“科兴储”老存单,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是咱中国工商银行一曲无声的赞歌!在全国喜迎建党百年之际,更是献给建党百年为我党实施“科技兴国”战略英明而伟大之决策的一曲颂歌!</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紫荆花与储蓄存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一一张端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时常被一种花所感动,那就是香港的市花一一紫荆花。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将其定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与区旗的标志。寓意深远,富有特殊的文化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张1997年7月1日的银行储蓄存单像一颗明珠似的神奇地伴随着我,情深意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其户名:香港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存单号: 250353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金额:50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期限:5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谁能想到,紫荆花与一张储蓄存单,两者互不相干会因一个难忘的历史时刻联系起来,为一种家国情怀而充满激情地融在了一起。二十四年前往事再现:在紫荆花为香港回归盛开之际,我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储蓄员。当我从电视里看到在香港徐徐升起五星红旗和那紫荆花区旗时,我同全国亿万人民一样,激动地热泪盈眶。百年国耻今朝雪,伟大的祖国啊 ! 母亲!我为您骄傲,为您自豪!就在那瞬间,为紫荆花赞美,为祖国和香港回归而放歌。举国上下汇成了一股时代的潮流,以不同的形式向每个爱国者涌来。中国画学会创会会长、著名画家郭怡孮博导用手中画笔为香港回归创作了《日照香江》表达胸臆,一位老先生感慨赋诗:“紫荆花发万千丛,此花向阳与舞风。活脱五星旗一面,扯旗山下扯旗红。” 而我也被融入其中。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我,普通的银行储蓄员,两者差距虽大,但融合点也很明显。特殊的事件总会有特殊的纪念,为自己那激动的心情做个交代,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个见证。是储蓄存单给了我力量,它为我的梦插翅飞翔。经深思熟虑一个奇特表达方式慢慢而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并在那历史的瞬间定格。1997年7月1日一大早在原平市前进街储蓄所诞生了“香港归“这么一张独特的储蓄存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十四年了,“香港归”就像一位普通的银行员工那样默默地关注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风云变化,见证着内地金融业日新月异地发展,庄严肃穆地与之相携,一路前行。因为有绮梦,有不舍家国的情怀融在其中,历久弥新。</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十四年啦!事过境迁,我也年过七旬,早已退休了。紫荆花开廿四载,《日照香江》春常在。神州喜庆“香港归”,华夏复兴明珠泰。2021年在全国喜迎建党百年之际,于新年元旦那天我特意地带着“香港归”回了趟“娘家”,去我退休前的工作单位——原平市工商银行探了一次“亲”。原来那前进街储蓄所早已消失,其底帐早由原平工行智能化网点改造给换了装,但它一点也没有忘记那回归的激动时刻……。不一会,仿佛发现有一种像微信似的呼唤声传来。原来存单和底帐早已接上头,正在有情有味地对话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存单说:“二十四年未见,您好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底帐说:“我好 ! 还不是沾了咱‘香港归’这个名字的光。在原平工行近亿名储户也没有叫咱这个名的,咱好幸运呢!在这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四年和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他们都来向咱致贺呢,也许在全国都没有咱这个名。不仅少为贵,关键是咱凝聚了中华民族亿万人民那爱党、爱国之心和喜庆香港回归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存单说:“是的,我们默默无闻地关注着紫荆花开二十四年和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的建设和亚投行的成立使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世界进入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新时代。我们深藏不露二十四年也不容易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就这张普通的银行储蓄存单“香港归”,记载了香港回归二十四年来那难忘的岁月,述说了有趣的故事和我国与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它与香港紧密连在了一起,也和紫荆花一样正为香港回归二十四年与庆祝建党100周年而欢唱。我为紫荆花和这张“香港归”储蓄存单点赞!更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而放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