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勤俭一生生六福,</p><p class="ql-block"> 功德圆满满九旬。</p><p class="ql-block"> 呕心沥血家与国,</p><p class="ql-block"> 亦仕亦农风和云。</p><p class="ql-block"> 疾恶如仇铮铮汉,</p><p class="ql-block"> 细雨润物谦谦君。</p><p class="ql-block"> 灯枯油尽随师去,</p><p class="ql-block"> 如山父爱何处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公元2011年9月5日凌晨四时,父亲九十岁时,因年老体弱离永远地开了我们。近十年来,无数次想提笔为父亲写点什么,但总觉得心隐隐作痛而作罢。父亲经常对我们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纪越大就越理解此话的含义!作为儿女,一直身体力行孝顺父母,仍然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太多的应该与不应该,如今只能化作丝丝惆怅缕缕思念!</p><p class="ql-block"> 再过十来天就是父亲岀生百周年冥辰,值此之际,写下此文以怀念逝去近十年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青少年时期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原名蔡天祐,大名卓枝,怀集冷坑有信公十八世裔,一生的成就正如其名:在我蔡姓一方族群中为“卓越的一枝”。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农历一九二二年三月六日),在这个年代出生的寻常百姓,注定要吃尽人间苦难。</p><p class="ql-block"> 祖父蔡廷毓靠往返广西南乡肩挑日月贩盐为生,父亲五岁时祖母李氏因贫病过早地离开人世,留下年幼的父亲姐弟三人与祖父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 1937年许,时值军阀混战国共争霸,在磨难中长到十四、五岁的父亲,面临着被国民党“抽壮丁”的危险。 </p><p class="ql-block"> 祖父在伯祖父廷槐、廷佩的提议和支持下,将父亲送到冷坑一所国立学校读小学(当时学生不能抽壮丁),后再送到广西贺州新都上中学。但好景不长,侵华日军的铁蹄已自东北踏至南方,约1942年,日军战船沿珠江开进贺江,枪声划破新都,东躲西藏的的日子难以继续,学校为了师生的安全只好散学。只完成了小学文明教育的父亲,中学刚开始不久就辍学回乡躲避战乱。</p><p class="ql-block"> 为了帮补家计及继续播种文明,辍学回乡的父亲开起了村里第一个私塾学堂,教育乡邻子弟读书识字。1944年,二十二岁的父亲迎娶了邻村当时才十六岁相当漂亮的母亲。从此,在抗战及内战的环境下,家庭虽贫困但因母亲的加入变得有序而温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呕心沥血家与国 亦仕亦农风和云</p><p class="ql-block"> 1949年,全国江山一片红。1950年广东解放,百废待举。已近而立之年,有着相当于中学水平的“文化青年”父亲,被任命为农会副主席、乡文书之职,继而被抽调到肇庆专区当时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改革(土改)运动,成为肇庆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土改工作结束后又转为怀集县供销合作社干部。这期间,离开母亲参加工作的父亲,足迹遍布怀集的梁村、诗洞、永固,广宁的古水以及肇庆市和抗战爱国名将蔡铤锴的故乡——罗定市罗镜镇等地,其中参加罗定蔡铤锴故乡的土改运动尤为令其难忘,以至于八十多岁后仍数次提出要到罗定旧地重游,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实为憾事!</p><p class="ql-block"> 大跃进、公社化的极左路线造成不少饿死人事件,在这极其困难时期,祖父廷毓不幸病逝、叔父卓恒抵受不了饥饿,抛妻弃子离家出走至今不知所踪。在此情况下,母亲强烈要求父亲回来主持大局。1962年,万般无奈的父亲,只得辞去服务了十一年的公职,解甲归乡照顾家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疾恶如仇铮铮汉 细雨润物谦谦君</p><p class="ql-block"> 1962年至十年文革浩劫,辞职回乡参加农业建设的父亲,立即又将自己的命运结合到农村集体生产中,当选接管村集体出纳一职。在那个“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的年代,不管如何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父亲采取既坚守私人借款“救急不救穷”的原则,又对那些损害集体利益的开支一律严格把关。常有村干部以公事为名吃喝求报销,父亲均严正拒绝,而他自己则从不参与公款吃喝,秉公守着村民集体那点可怜的“工分钱”,很快就扭转连年难给社员发工资的局面。这样多年来就得罪了一些满足不了要求的村干部和乡亲,经常当着我家人的面冷言冷语骂骂咧咧,受尽了白眼。面对这些情况,父亲坦然,认为只要是为了集体利益就是对的,无惧任何对个人的不尊甚至威胁,此为何等铮铮汉子!</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极其节俭,对自己和家人的节俭几乎到了寒酸的地步。赶墟日,邻居人家的小孩早就在家门口,等着归家的长辈带回哄儿的糖果。但姐弟们根本没有奢望和想法,因父亲从不浪费、奢侈过一分钱,要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p><p class="ql-block"> 想来也是,那个年代只能如此,父亲也正是用这些品德言传身教,影响着姐弟们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时父亲还有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就是既要抚养照顾自己众多的子女,又要照顾叔父出走留下的两个堂兄,后来还给俩堂兄各自娶上了媳妇,日子过得相当清苦。</p><p class="ql-block"> 县委组织人事部门并没有忘记辞职归乡的父亲,1965年曾发函到当地政府要求了解并给予相应的照顾,父亲认为自己既已退职,就不能再给国家组织添乱,困难最大自己都要面对,拒绝接受照顾。直到其七十多岁后才接受每年区区五十元的特殊津贴,这是何等的气度!</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父亲甚少大声发怒,遇事总是和声细气耐心讲解,还常劝邻居伯父母要耐心教育子女,不要随便斥责,是个名符其实既讲究原则又循循善诱的谦谦君子。我庆幸有这样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父亲在母亲的影响下信奉了道教,并为乡亲们做了大量好事,如兴建学校、修路架桥、寻宗问祖等公益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生养我们姐弟六人,今天能够各有所成,与父母亲的优良品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勤俭一生生六福,功德圆满满九旬”是对父亲最贴切的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 细看父亲的一生,与同时代国家命运沉浮的曲线相当吻合,无论云卷云舒,父亲均坦然面对,以大局为重,个人得失只放在第二位,正是这些优良的品德,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我想,父亲能高寿也正是有这些优良的品德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清明节前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棵现在长成参天大树的荔枝,应该有150年树龄,座落于冷坑岭根蔡的“锅盖岭”脚旁,是曾祖父蔡才广亲手种下的。 </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是靠每年卖荔枝后分得的钱上学堂读书。印象中荔枝每年都硕果累累红红火火,文革期间归集体所有,看着荔枝果实可望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荔枝树旁边还有一棵龙眼树,听说之前也长的参天大树,可惜被雷击倒了,现在长成的是后来重新长出的树芽,只是从未见结过龙眼果。</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眼树直上山边不远的地方,有一棵祖父种的番石榴,果实硕大而清甜,可惜可能现在也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三棵树相对的旁边,听父亲讲曾祖父及祖父兄弟们建了一排矮小的泥瓦房,父亲就是在这泥瓦房里出生的。这些房早就垮塌拆掉,我都没见过,但拨开荒草仍可见土里的断残墙脚。</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土改时分得的山下一座小院其中的两间大瓦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5年左右,其中一间坍塌后,母亲在屋中央种上了芭蕉,照片中芭蕉旁还可见到的另一间大瓦房,我及姐弟等就在里面出生。</p><p class="ql-block"> 而现在,新农村建设已经把老旧坍塌的瓦房全部推倒填平,不复存在,今后只能在照片里思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1年三月,父亲被被任命为乡政府文书之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3年,父亲与土改工作队的同事合照。由于年代远久及照片模糊,父亲本人也认不出那个是他自己,但凭直觉,我认为后排左四极有可能是父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6年,父亲在怀集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期间,成为当时彭德怀元帅任国防部长并签名的“预备役军士”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2年8月,因家庭实际情况,父亲经申请县委组织部批准,领取了其在职十一年的退职补助金后,退职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5年11月,县委组织部人事科,发函到当地政府询问父亲在农村的生活情况,要求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照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9年,父亲及母亲依靠自己的能力,建造了第一座属于自己泥砖瓦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母亲再建新房后,这里变成了他们新的乐园:圈养猪、鸡和兔子等家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如今,旧居杂草丛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遍地野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温馨的庇护所,内巷天井长满一人高的杂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人去楼空,满院的荒草,满心的荒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2年,父亲迫切要求建新的水泥楼房。当时虽然仍有些困难,但兄弟们齐心合力跟父母一起,建成了当时全村第一座三层套间小洋楼,引得方圆十里的乡亲,作为样板楼不断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的日常饮食非常简单:粗茶淡饭或各式粥类是标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带教逗弄孙子是他的娱乐之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偶尔也会家旁的村里溜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带四个衣兜的蓝色衣裤以及同色八角帽子,是土改工作队的标配。印象中是父亲最中意的服装,每逢佳节或重要的日子,父亲都会穿上这套衣服。</p><p class="ql-block"> 2004年清明节,亲自在家门口依依不舍目送我们回城返回工作岗位时的情景。儿走千里父母忧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04年7月,在家楼房旁边的花果园里,父母亲亲手栽种的荔枝迎来了大丰收,呼儿唤女回来分享劳动果实的父母亲,此时是最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8月,前来深圳团聚的父亲,在深圳湾滨海公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8月,父亲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参观,我登山顶前叮嘱他老人家在风筝广场玩并等我。</p><p class="ql-block"> 已经82岁高龄的父亲,竟不服老偷偷跟在登山道也去登顶,当我准备下山发现他快登顶时,着实令我大吃一惊!埋怨和自责难以形容,但他轻描淡写笑笑了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8月,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空,父亲不是写字就是读书看报,这是他一生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9月,父亲在恵州西湖宾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9月,恵州西湖酒店大堂休息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认真揣摩西子湖畔上一副颂扬苏东坡的盈联。</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参观深圳市民中心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圳荔枝公园游玩。</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5年2月,与母亲一起参观深圳沙头角中英街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5月,推动族内兄弟前往封开龙窟藕关等地调研宗亲传承问题,根据调研实际情况,责成我写岀有信公传承的调研报告,并亲自修改定稿,再送族内兄弟审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12月,父亲在深圳海边渡假村享受阳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12月,父亲在深圳大鹏所城考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0年1月,在深圳荔枝公园已89岁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虽然节俭,但却非常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二千年左右家乡爱三小学重建,极需资金,父亲提议捐款1000元(当时农村已是大笔钱了),新校建成后其中一间教室以父亲的名字命名。后来又帮助学校篮球场购买了一个篮球架,让学生能有锻炼身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创作书写歌颂家乡的诗句很有创意,把家乡地名:大窊崎、飞马、金鸡、石岗、大旗下、莲塘顶、军田垌等都巧妙地嵌入诗句中,使诗句结构明快紧凑,意义深远,句子平仄压韵,是一首难得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1942年起,父亲书写、购买、收藏的有关传统文化及进步书籍,至今已成古董了。</p><p class="ql-block"> 70年前购买的书籍《成功之路》,父亲在书本两侧手书:人生是以服务为目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见父亲的胸襟是全人类全社会!</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1980年至2004年,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期间,父亲与母亲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能找到登记在册缴纳的各种公余粮的数字,经粗略计算竟达一万二千多斤,还不包括后来以钱代粮的部分。看到这些数据,内心不断在痛!</p><p class="ql-block"> 可见中国任劳任怨的农民朋友们,是为国家作岀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最大的群体,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3年堂兄的婚事,父亲忙前忙后张罗得几乎完美,完成堂兄婚事后,父亲非常高兴,后来几次与我谈及此事都眉飞色舞。</p><p class="ql-block"> 这是父亲记录的亲戚兄弟们的随礼清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近乎完美。年轻时不懂父亲的谦让,不懂父亲的吝惜,长大后才理解父亲在农村怀才不遇的孤单与生活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伟大的,他是我长大成人后的偶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