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北川村(浙江)位于浙江省的最北部,风光秀丽的太湖西岸,是长兴县夹浦镇的下辖村,全镇有6个自然村,10个承包组,有农户385户,1187人。全村所辖区域面积17.8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631亩,山林24000亩。北川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植被茂盛,南北两川有省级生态林10000余亩</font></h1> 惯例先上一张集体照 这个在长兴夹浦镇的乡村,没有严重的污染,没有城市里成排的高楼,只有低矮的,淡雅的房屋。村的旁边有一座小山丘,一条小溪和一条并不算宽的水泥路从小山丘上,并排地穿过北川村。 进入北川村,你便会感到一股自然的气息。 钱大师一路辛苦,跑前跑后为大家拍照 啄木岭山顶旧为长兴、宜兴分水岭,也是唐宋时期湖州、常州两州分界线。 当地特色<br>“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br> 对悬脚岭的第一印象便是那两只立于路旁的石碑上的大石狮子。张嘴怒目、正视前方。石碑上刻着《悬脚岭记》,简短的文字中记叙了该处为江浙两省交界、孙权曾在此射虎、陆羽曾在此品茗、唐时在此设置境会亭、郭沫若曾到此调研、交界两处的人民齐心协力才得以使此崎岖山道通车畅行等多个史料、传说。石碑的一侧刻着版画孙权猎虎图。据清《长兴县志》载: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三国孙权在此狩猎射虎,所以当地村民称此为“射虎亭”。同样在此县志上,载有明代周江在此作诗,自注“陈高祖(霸先)葬此山”。虽正史载陈武帝霸先死后安葬于南京万安陵,但这条史料也颇让人玩味。当地村民也更愿意相信此岭与陈武帝的渊源。<br> 然而村民对于此岭口口相传更多的则是关于“境会亭”的故事。悬脚岭毗邻水口乡顾渚山,该岭海拔250米,山水清远,优越的地理环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尚儒村村会计应汉培向我们介绍说,悬脚岭两侧的长兴与宜兴地下同为紫砂矿脉,因此这一带的茶叶色呈紫亮,嫩性好,叶芽茸毛紧裹,酷似笋尖,冲泡后馨香扑鼻、味甘醇而鲜美,回味甜润。茶圣陆羽曾多次登临,采茶品茗,在《茶经》中把悬脚岭的茶叶列为上品,并划为紫笋茶的主要产区之一。伴随着其悠久的名茶生产历史和唐代以来境会亭茶山上贡茶督造、名仕品茗斗茶等频繁的茶事活动,成为长兴茶文化史上的光辉亮点。<br>早在唐朝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顾渚紫笋茶列为贡茶以后,湖常两州剌史就在悬脚岭建境会亭,分山造茶场,生产贡茶,延续了八百多年。据史料记载,两州剌史每年立春后在此相会,官员们商议造茶事宜,社会名流们品茗斗茶,茶农们繁忙采摘加工……据载,当时境会亭盛会的活动规模浩大,仅品茶研讨就要摆20多桌酒席,另有戏台歌舞表演,热闹非凡。据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便是他当时任苏州剌史时即兴而作,千古佳句,深情赞颂了紫笋茶文化,并形容了当时茶宴、斗茶的盛况空前。<br> 随后,境会亭几经兴废,但现尚儒村悬脚岭下仍有茶地1000多亩。“茶事”逐渐冷淡的悬脚岭在民国初年成为江浙军阀相争的要道,并成为齐卢战争的战场之一。当时,江苏军阀齐燮元与浙江军阀卢永祥,在悬脚岭相峙作战。1924年12月,郭沫若曾专程来此调查战况,在尚儒村住了一夜,并将当时的“上徐村”改名为“尚儒村”。而在村民周学详的印象中,建国初期的悬脚岭,每逢过年过节,江浙两边就轮流主持活动,请戏班子演戏,那时,悬脚岭成了文化盛会的场所。<br> 传说中的悬脚岭附近还有千古之迷乌石浪、大禹治水遗迹搭缆石,神话传说仙人石等景点,以及圆觉禅寺与其中关帝庙的神奇结合后体现的外来宗教(佛教)与民间信仰融合的鲜见文化等。 廿三湾 是一个地名,也是贡茶古道江苏界的一段,原是浙江通往宜兴的必经之路,类似于徽杭古道,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该古道逐渐被荒废,仅作为当地村民上山作业之路。当然,现已成为周边户外群驴友的磨蹄穿越的理想路线。 山顶上建有一个境会亭!古时啄木岭所属的宜兴县是常州府(包括毗陵郡,晋陵郡)的辖县,每岁入贡前,常州和湖州太守都要到这座毗邻两州的啄木岭(另一说顾渚山)境会亭合办茶宴,召集茶农茶商品评贡茶质量,协商两地合作事宜。 路餐时间到 人文历史<br>贡茶古道是根据唐代的故事而得名的,相传唐代武则天年间,其子李旦被贬,后娶一湘西女子为妻,武则天下台后李旦登上皇位,封其妻为皇后,皇后回家省亲时带去当地的绿茶,倍受皇帝和京官的喜爱,将此绿茶定为贡茶,民间称“皇后茶”,从此开辟了进贡茶叶之官路。在大庸府城的贡茶古道里,古色古香的桌椅、袅袅生烟的沸水、暗香涌动的绿茶、纤纤玉立的茶艺员,这种写意隽永的中国茶艺画面令人陶醉。<br>唐白居易诗《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童俱绕身。盘上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这首诗反映了常州、湖州两地官员同会贡焙,共同督造贡茶的史实。<br>悬脚岭又称垂脚岭、啄木岭,地处苏浙要冲,陆羽《茶经》载:“悬脚岭北峰下”为“阳羡茶”产地之一。岭上旧有“境会亭”,唐代时湖州和常州两地官员每年值贡茶采制之时都要在此举行隆重仪式。<br>两段石砌古道,其中浙江境内一段在悬脚岭南峰下,古道长约200多米,在宜兴境内的一段在悬脚岭北峰下(如图),古道长约1000多米,宽度都在1.2-2米余。路面以小石板和块石铺成,路面被历代先人磨得十分光滑,在古道旁可以采集到多件宋代至明清时期的白瓷、黑瓷、青瓷、青花瓷瓷片等。由于发现的古道正好穿过“悬脚岭”遗址,被认定这条古道应即为唐代以来沟通苏、浙两大著名贡茶产区的重要遗存“茶山路”,可称之为“阳羡———顾渚贡茶古道。” 古道悠悠,苔石小径,山路弯弯,蜿蜒曲折。纵情陶醉于青山、碧野、绿水、竹涛之中,我仿佛一下又起了诗情,苦于才疏学浅,终究还是有冲动没结果。只好吟一首杜枚写过的关于贡茶古道的诗来结束本篇——春风最窈窕,日晚柳村西。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 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淡雅的房屋之外,在路边还有着成片的竹林。每至清明前后,春笋便开始钻出地面。这时有不少的农民来这掘笋。要得到一颗完好的笋,得先用锄头把笋周围的土给挖去,再把笋用锄头翘起,一颗比人腿还粗的笋就被掘了出来。未被掘掉的,没过几天便会比人还高。竹林中也是十分的寂静,偶尔听见鸟叫声,其余是风吹过竹林发出的“沙沙”声。如同古代隐士隐居之地。 爬山下来,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