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晁:古炀城的猜想

一千零一个愿望

<p class="ql-block">  王晁,位于滕州市级索镇驻地西60里处,济微公路穿村而过,村西是闻名遐迩的微山湖,微山湖中央有古代漕运的主干道京杭大运河。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一切是那么平静自然。</p><p class="ql-block">  道光版《滕州志》明确记载,历史上的王晁,是“三国五邑”中的炀(阳)城故址,是汉代阳城候刘德的封地。无论民间传说,还是县志记载,王晁村名的由来是这样的:隋炀帝沿大运河南下,巡游江都,曾短暂驻跸在这里,故名“炀城”。后来,又因为隋炀帝修缮行宫的先遣大将名字是王晁,后来的人就以建城者的名字来命名村名——王晁。今天听来,一切是那么的顺理成章。</p><p class="ql-block"> 这些历史上的记载和传说,其真实性与可靠性到底有多少呢?</p><p class="ql-block"> 先看记载,参与编订道光版《滕州志》的级索人氏龙岭先生在《阳城考》一文,指出“炀城的炀是阳之讹”,也就是说“炀城”其实应该是“阳城”,进而得出汉代阳城候刘德的封地就在王晁一带。首先应该说明的是,关于“炀城就是阳城”,这位龙先生没有给出过硬的证据,只是一个推断。就是在这样一个推断的基础上,阳城候刘德落户到了级索王晁村。如果说,这个推断有一点依据的话,可能是因为刘德的高祖刘富受封在据王晁不远的大坞休城。但问题是,司马贞《索引》引韦昭云:“阳城属颍川郡。”明确指出阳城位置大致在今天的登封附近。即便现在对阳城有争论,但关于阳城的位置也都局限于河南、安徽两省,与滕州王晁无关。更何况《滕州志》中一直明确记载的是“炀城”这一称呼。道光年间的龙岭先生热爱家乡之情可以理解,但真相不容无视。</p><p class="ql-block"> 再看传说,王晁因隋炀帝驻跸在这里而得名。我们不禁要问,隋炀帝沿运河从长安洛阳出发南下扬州需要经过王晁吗?好像不需要。即便隋炀帝不是南下,而是是北上。但在早于隋朝的《魏志》中记载“鲁郡阳平有滕城,(蕃)县西五十里有炀城。”因此可见,炀城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王晁因隋炀帝一事而得名不成立。</p> <p class="ql-block">  记载不准确,传说也不真实。“炀城”虽与“阳城”无关,但炀城在南北朝时期或者更早就已经出现,这是不争的事实。“炀城”与隋炀帝无关,但这个传说也向我们传递了另外一种可能:一个叫王晁的人修建了“炀城”。遵循这一思路,一位名为“王子朝”的历史人物走进我们的视野,王晁与“炀城”的历史也在我们面前豁然明朗起来。</p><p class="ql-block"> 关于王子朝的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讧,王子朝(庶长子)占据王城(洛阳)数年,王子匄(嫡次子,被立为周敬王)避居泽邑;周王室两王并立,人称王子朝为西王,周敬王为东王。东、西二王互相攻杀,数年不决。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匄复位,王子朝遂携周室典籍投奔楚国。“王子朝携周典奔楚”是春秋晚期影响深远的重大文化事件,《左传》《史记》等均有记载。华夏典籍因此事件向四夷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繁荣,还催生了诸子百家争鸣,对于研究先秦时期文化交流和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国现存史书中,既没有记载楚国何时何地收到过周王室典籍,也没有明确记载这批珍贵文献的下落,种种迹象表明,王子朝一行并没有到达楚国都城,和这些无价之宝一起王子朝从此就神秘地失踪了。这就给世人留下一大千古文化之谜:即王子朝奔楚,周室图书档案典籍失踪之谜。</p><p class="ql-block"> 对于“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一事,我们也认为存疑。首先,在东周时期,周与楚实为并存的王朝。在东周列国中,除了周人称王之外,唯有楚王问鼎并自称为王。事实上,楚与周(包括中原各诸侯国)长期为敌对方,双方时有征伐;其次,恰在此时,楚平王死了,楚国也在王室继位问题上发生争斗,国家陷入动乱。正所谓“乱邦不入”。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王子朝不会“奔楚”。再次,也许楚王慌不择路“奔楚”。但根据历史资料,“王子朝奔楚”其出走时携带大批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包括黄帝以来尤其是夏商的文物(周王鼎等)、周代列王的诰命、诸侯各国信符奏章,以及各方的地理、人口、风俗、祭祀、特产等需要报告的文书档案资料,王子朝并非仓皇出逃。最后,携带周朝典籍、礼器(周王鼎等),在召、毛、伊、南宫四大家族追随下,王子朝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复国。自顾不暇而且又是敌对国的楚国显然不是首选,寻找自己的同盟军才是必选。还有一点,现在炒得沸沸扬扬的“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的不见冢”成了王子朝的最后归宿。但近两年的考古挖掘,依然没有令人信服的重量级文物证据出土,不得不让人怀疑“奔楚”是否真的存在,极有可能是王子朝一行出逃者的“障眼法”。</p><p class="ql-block"> 那么王子朝到底最后去了哪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猜想,曾经的周王王子朝最后的落脚点就在王晁一带。并且,我们认为“炀城”就是王子朝和他的追随者共同建造。</p><p class="ql-block"> 首先,“炀城”有地理优势。在春秋末期,“古炀城”处于滕国、鲁国、宋国三国的交界地带。滕国、鲁国皆是姬姓之国,与王子朝同宗同姓。这样王子朝流亡集团便可就近获得鲁国与滕国提供的供给和保障,同时郑国与宋国在周朝东西二王之战时,明里暗里是支持东王的。这样,王子朝集团的存活进而借道反攻洛阳才成为可能。</p><p class="ql-block"> 其次,民间流传环环相扣。当地传说皇帝的大将王晁修建了“炀城”这个传说,皇帝就是“天子”,王子朝曾经做过周天子,在百姓看来不就是皇帝吗?古代“朝”与“晁”通用。这个传说似乎告诉人们是曾经的周天子王子朝(王晁)建造了“炀城”。据说王晁护城河南30米处有皇姑墓,是皇帝的女儿葬在这里。又传说村南还有万人坑,坑西有行刑台。</p><p class="ql-block"> 微山湖一带有“落炀城”的传说,所谓淹没于昭阳湖中的古炀城拥有大量的无价之宝,想来应该与此有关。泗水捞鼎故事也可提供佐证。《史记·封禅书》:“鼎没于泗水彭城下。”泗水发源于原鲁国东南的丛山中,向西流经瑕丘(山东兖州北),又折向南,经胡陵(山东鱼台县东南),过沛县东流经彭城北郊。古炀城距湖陵的古泗水不远,秦始皇在徐州附近没有捞到鼎,大约是找错了地方,应该去湖陵方向的古泗水。</p><p class="ql-block"> 再次,考古发掘材料的支持。1975年深秋,王晁农民在北王晁村北挖河培堤时,曾挖掘出商周至汉代的古墓群。诸多的文物,有似龙山文化时代晚期夏代之际的石斧、商代和西周时代的陶罐,战国时代的箭簇,汉代的五铢钱,以及东汉之后各个时代的铜钱币。同时,村民盖房挖台,时有挖出石器、骨器、陶器、铁铜器和大量的秦砖汉瓦,印证了此处是古人类文化遗址,同时也是古城遗址。因此可见,很久以前,在濒临古老的泗水东畔,这里就有古代先民的聚居生息了。只是可惜,我们见不到古炀城的全貌了,因为绝大部分在明朝时就没入了昭阳湖中,我们相信在浩渺的湖水下,有更多的不为人知秘密和宝藏。</p> <p class="ql-block">  再其次,中华文化发展脉络的证明。大家知道邹鲁文化,是周礼文化与商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博大而精深,它继承了周室的礼乐文化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一度成为中国教育、科技、礼乐、诗文最发达的地区;它又是对后世中国影响最深巨的儒学的发祥地,诞生了光耀千古的世界级文化巨人孔子和孟子。孔子整理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说孔子是从五十岁(公元前501年)才见到并开始研究《周易》,因为《周易》等都属于周朝的国家档案,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孔子应该也在此列。而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带周典离开洛阳,15年后孔子看到的《周易》是不是于此有关?是否孔子从民间收集到了这些周朝典籍?古炀城离鲁国并不远,这些都可以反证王子朝集团完全有可能将九鼎和典籍一起运到“炀城”。可能正是由于这一事件,导致邹鲁文化的兴盛,也使山东成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想说说“炀”字。“炀”字,最多的是在古代谥号中常用,如隋炀帝。周朝产生了《谥法》准则,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表彰。从孔子时候起,儒家有意识地把谥法作为以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谥法对所谥字号有着详细解释,关于“炀”的解释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据记载,公元前503年春天,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结合“王子朝携周典逃跑”这个事,一代周天子的王子朝算不算“去礼远众,离德荒国”呢?死后应该配的上“炀”这个字吧。这大概就是炀城的真正由来。</p><p class="ql-block"> 往事已经过去了近3000年,也许王子朝和那些典籍与器物就沉睡在那昭阳湖底下。我们相信,当“落炀城”六十年“现一现”的时候,答案才会真正展现,我们期待着这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崔祥震 冯君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