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说理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德化县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研究暨省级课题研讨活动

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

三月春光无限好,草长莺飞春意浓。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月31日上午在尚思小学举行德化县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暨省级课题“国测导向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20-275)”及“基于思维可视化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653)”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林小霞、赖丽华老师、两个课题组全体成员、赖丽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尚思小学全体数学老师 上午第一节,课题组成员陈忠敬老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分数的意义》一课。陈老师从“分一分、圈一圈、涂一涂、写一写”几个环节进行教学,课堂上,陈老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慢慢等待、安静参与学生的每个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空间里不断辨析、不断输出、不断“说理”,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从“数量比”到“份数比”抽象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条件下,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感悟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渗透数学文化。 上午第二节,课题组成员郑春珠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郑老师紧紧围绕本次数学教学研讨的主题“聚焦说理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采用“实验——收集——整理——分析”的教学模式,这是让学生亲历知识、构建知识的过程,更是让学生主动成长,实现真正学习的过程。课堂上,郑老师精设问题,言简意赅,只是在恰当处、关键处扶学生一把,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两节观摩课后,授课者分别分享了课前的教学设想和教后反思。 上午第三节课,林小霞老师和赖丽华老师组织全体与会教师探索如何以核心问题引领深度学习的说理课堂,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整个研讨气氛热烈。全体数学老师就对本次两节课的教学,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赖育浩老师对第二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从“两条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过渡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怎样处理会更好?处理不好会让学生觉得只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随后黄学铭等老师纷纷针对这两节课如何说理,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教研员赖丽华老师针对如何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林小霞副主任做了精彩点评,首先充分肯定了两位执教者都能紧紧围绕本次的教研主题,将说理进行到底,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这样有深度的卷入式研讨,不仅对两节课进行深度剖析,也对以后教学进行了延展性反思,如何聚焦说理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给与会教师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一起期待更精彩的说理课堂展示…… <h5>撰稿:陈丽莲<br>编辑:许振宝<br>初审:赖育浩 陈忠敬<br>终审:林小霞 赖丽华</h5>

说理

课堂

学生

老师

赖丽华

教学

深度

林小霞

研讨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