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延迟满足是孩子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而不应是父母使用的一种育儿方法。现实中,往往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越是拒绝、越是延迟,孩子越是索取、越是闹情绪,因为内心恐惧和无助,想要以此来确认父母是否爱自己。而随时有被爱、被满足把握的孩子,反而更有耐心,更愿意等待,因为内心丰盈、不匮乏、有安全感,对自己有信心,对环境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不是孩子所有的需求我们都有能力、有意愿去满足,在我们不能满足时,要承认孩子的愿望,认同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坦诚说明不能满足的原因。愿望本身没有对错,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多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愿和需求。一个被真正看见的孩子,满足不会被惯坏,拒绝也不会崩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总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孩子行为的动机,认为孩子哭闹就是在要挟大人。孩子的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之所以常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或因观察不够,或因缺乏同理心。孩子的哭闹是表达情绪、缓解压力和重新获得内在力量的重要方式,背后的动机几乎都是源于其内心对爱的呼唤,对关注的寻求,对安全感的确认,对独立的渴望。真正把爱作为筹码用来要挟的,恰恰是父母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发展孩子自身延迟满足的能力,而不是我们用延迟满足的方式来控制孩子、训练孩子。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与哭声免疫法一样,是对孩子感受、意愿和需求的否定。孩子或许不会再闹情绪,不会再表达需求,但不是构建起了安全感,发展出了自控力,而是因为无助和绝望。安全感、自信心和想象力才是构建延迟满足能力的基础。by王人平</p><p class="ql-block">坚持写日记第446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