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标

老 根

<p class="ql-block">  看到眼前这些有近七十年历史的苏俄农庄式的军垦旧址时,我想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参与建造?也不知道当年建造者的名字叫什么?更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健在?</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建造这些楼房 时没有劳动工具,建设者们就请石河子老街几家维族老乡打制;自己动手搭围窑,土法烧坯;圆木上钉上蚂蝗钉,拴上绳子,二三人一组,木料由几十公里的南山拉到石河子;请内地的技术人员成立专家组,可谓经历了千辛万苦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这些军垦旧址早已焕然一新 ,成为一个集红色旅游、国防军垦教育基地、兵团军垦文化影视城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区域旅游中心,用"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楼 "的活化石风格,昭示兵团人艰苦创业不朽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一批老建筑,一部兵团史,三代军垦魂,六十甲子一轮回,沧桑巨变中它不仅见证了自己父辈们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付出的心血和艰辛,更见证了我们这个军垦名城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当我每次站在这些军垦旧址前,脑海里总能想起艾青的那首诗: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你说它是城市,却有田园风光。你说它是乡村,却有许多工厂。苍郁的树林里面,是一排排的厂房。百鸟的鼓噪声中,传来马达的声响。空气是这样清新,闻到田园的芳香。微风轻轻吹拂,掀起绿色的波浪……</p> <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四月一目</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结束语 </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兵二代 ,对脚下这方热土有着特殊的情怀,在自己成长的岁月里虽然艰苦但苦中有乐,贫穷让人自强自立,父辈们虽己长眠天山脚下,作为他们的后人将继续沿着他们的脚步 传承兵团精神 ,讲好兵团故事,成为兵团精神的传承者和兵团发展壮大的建设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