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提高自身水平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我县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实效,2021年3月31日我校全体科学教师齐聚总校二楼会议室,参加了建平县师校组织的小学科学线上教研研讨会。 </p> 开场 <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50分,培训会在师校张文议主任的主持下举行,张主任介绍了会议的流程及时间,并对参加会议的全体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新课程下的小学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p> 第一节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来自南京的亓兴华老师带来的《沙子与黏土》一课。用PPT展示沙子与黏土,直接导入课题。接着让小组成员动手操作,从中提炼出三种方法,找出沙子与黏土的不同之处,用6个词汇和实物的结合,做成卡片双面胶粘贴到卡片上,方法简单实用。</p> <p class="ql-block"> 课后,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主编郝京华,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点评从方法,器材,实验过程,儿童认知,学科知识等做了全面的解读,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p> 第二节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来自无锡的顾尹人老师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杯子》。顾老师以游戏导入,使课堂气氛瞬间轻松,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观察杯子,笑一笑,有哪些不同点?找的同时总结出三种方法“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水实验引出水杯的材质不同,到最后展示集各种优点于一体的“保温杯”,叙述并讲解。</p> <p class="ql-block"> 课后,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方锦强对本课进行了点评。点评逐层递进,环环相扣。</p> 第三节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来自南京的杨欢老师带来的《水遇冷以后》。以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入到本节课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边引导边鼓励,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总结结果,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纪律教育,注意安全,不可喧哗。</p> <p class="ql-block"> 课后,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成金燕对本课进行了点评。教态自然,脉络清晰,知识全面,层层递进。</p> 第四节 <p class="ql-block">杨健专家剖析了如何进行深度学习。</p> 第五节 <p class="ql-block"> 苏教版小学《科学》编写组成员李霞,对新课程下思维课堂模式及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不同寻常的一课,字字值得回味!何为一节好的科学课?老师用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一节好的科学课,不要有作秀情节,提倡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现科学课堂的灵魂,把科学课上出科学味!</p> 第六节 <p class="ql-block"> 建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张文仪主任,对小学科学现状的观察与建议,进行了深度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p> <p class="ql-block"> 张文仪主任立足新课改理念,传达创新思维模式,从课程标准,现实意义,三维目标,认知结构,教师素养……等等十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优秀的科学教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文仪主任还提出了教师行动十字方针,字字珠玑。</p> <p class="ql-block">最后,张主任提出了殷切期望,期望中有对教师的指引,有对学生的厚望。</p> 个人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 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p><p class="ql-block"> 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乐学、爱学科学。</p><p class="ql-block"> 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科学方法,体现科学课的灵魂,使科学课上出“科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p> 情怀 <p class="ql-block">愿自己的科学素养像大树一样,深深扎根、默默汲取、向上而生;</p><p class="ql-block">愿学生的科学兴趣像花朵一样,萌芽、含苞,而后百花齐放。</p>